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5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体组件;三个投料组件,三个所述投料组件横向并排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的顶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上;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上,所述曝气组件在所述搅拌组件的下端,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本体;四个吊装块,四个所述吊装块焊接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顶部四角;滗水器,所述滗水器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内腔右侧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定时定量的向污水内投放菌种,保障污水的净化,并且能够均匀的将菌种与污水混合在一起,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SBR是一种间歇式的活性泥泥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固液分离、排水、排泥。可通过双池或多池组合运行实现连续进出水。SBR通过对反应池曝气量和溶解氧的控制而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SBR池通常每个周期运行4-6小时,当出现雨水高峰流量时,SBR系统就从正常循环自动切换至雨水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其循环周期,以适应来水量的变化。SBR系统通常能够承受3-5倍旱流量的冲击负荷。现有的SBR污水处理设备自动化较低,无法定时定量的投放菌种,需要人工进行菌种的投放,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现有的SBR污水处理设备菌种投放时只是单纯的将菌种投放在污水上,菌种和污水进行自然的融合,从而造成污水净化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SBR污水处理设备自动化较低,无法定时定量的投放菌种,需要人工进行菌种的投放,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现有的SBR污水处理设备菌种投放时只是单纯的将菌种投放在污水上,菌种和污水进行自然的融合,从而造成污水净化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体组件;三个投料组件,三个所述投料组件横向并排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的顶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上;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上,所述曝气组件在所述搅拌组件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本体;四个吊装块,四个所述吊装块焊接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顶部四角;滗水器,所述滗水器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内腔右侧底部;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左侧底部,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贯穿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左侧壁;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右侧底部,所述排污管的左端贯穿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右侧壁;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的底部四角。优选的,三个所述投料组件包括:投料箱;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投料箱的顶部;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焊接在所述投料箱的外壁底部;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盖板的顶部中端;螺杆,所述螺杆安装在所述盖板的底部中端,所述螺杆的顶部贯穿所述盖板的顶部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到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输出轴上,所述螺杆的外径与所述投料箱底部直筒部分的内径相同;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盖板的顶部右侧,所述密封堵头的底部贯穿所述盖板的底部,所述密封堵头的底部与所述盖板的底部平齐。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输出轴上;四个搅拌叶,四个所述搅拌叶呈十字焊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多个方孔,多个所述方孔开设在四个所述搅拌叶的前表面,所述方孔贯穿所述搅拌叶的后表面,每个所述搅拌叶上的方孔的数量相同。优选的,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管;多个曝气头,多个所述曝气头均匀安装在所述曝气管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定时定量的向污水内投放菌种,保障污水的净化,并且能够均匀的将菌种与污水混合在一起,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盖板的顶部中端,第一电机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连接,通过PLC控制器设定第一电气的启闭时间和工作时间,能够对菌种进行定时定量的进行投料,第一电机通电启动,第一电机底部输出轴旋转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放置于投料箱内的菌种播种到污水上,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体本体的右侧,转轴同构轴承横向安装在外壳体本体内腔,转轴的右端贯穿外壳体本体的右侧壁并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第二电机的左侧输出轴上,第二电机通电启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旋转,通过转轴带动搅拌旋转,通过搅拌叶搅拌污水,在搅拌叶旋转过程中污水从方孔内穿过,能够充分的使得菌种与污水进行融合,能够有效的保障污水的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投料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曝气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外壳体组件、110外壳体本体、120吊装块、130滗水器、140进水管、150排污管、160支腿、200投料组件、210投料箱、220盖板、230安装板、240第一电机、250螺杆、260密封堵头、300搅拌组件、310第二电机、320转轴、330搅拌叶、340方孔、400曝气组件、410曝气管、420曝气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定时定量的向污水内投放菌种,保障污水的净化,并且能够均匀的将菌种与污水混合在一起,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请参阅图1,外壳体组件100、投料组件200、搅拌组件300和曝气组件400;请参阅图1和图2,外壳体组件100包括:外壳体本体110;四个吊装块120焊接在外壳体本体110的顶部四角,通过四个吊装块120能够对本设备进行吊装安装,安装方便;滗水器130安装在外壳体本体110的内腔右侧底部,通过滗水器130能够从静止的池表面将澄清水滗出;进水管140安装在外壳体本体110的左侧底部,进水管140的右端贯穿外壳体本体110的左侧壁,进水管140通过水泵与污水池连接,通过水泵将污水泵到进水管140,通过进水管140将污水排到外壳体本体110的内腔;排污管150安装在外壳体本体110的右侧底部,排污管150的左端贯穿外壳体本体110的右侧壁,排污管150与排泥泵连接,通过排泥泵和排污管150的配合将外壳体本体110内沉淀的污泥排出;四个支腿160安装在外壳体本体110的底部四角;请参阅图1和图3,三个投料组件200横向并排安装在外壳体组件100的顶部,三个投料组件200包括:投料箱210安装在外壳体本体110的顶部,投料箱210底部直筒部分贯穿外壳体本体110顶部,投料箱210底部直筒部分插接在外壳体本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组件(100);/n三个投料组件(200),三个所述投料组件(200)横向并排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100)的顶部;/n搅拌组件(300),所述搅拌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100)上;/n曝气组件(400),所述曝气组件(40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100)上,所述曝气组件(400)在所述搅拌组件(300)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组件(100);
三个投料组件(200),三个所述投料组件(200)横向并排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100)的顶部;
搅拌组件(300),所述搅拌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100)上;
曝气组件(400),所述曝气组件(40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组件(100)上,所述曝气组件(400)在所述搅拌组件(300)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00)包括:
外壳体本体(110);
四个吊装块(120),四个所述吊装块(120)焊接在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顶部四角;
滗水器(130),所述滗水器(13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内腔右侧底部;
进水管(140),所述进水管(14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左侧底部,所述进水管(140)的右端贯穿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左侧壁;
排污管(150),所述排污管(15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右侧底部,所述排污管(150)的左端贯穿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右侧壁;
四个支腿(160),四个所述支腿(160)安装在所述外壳体本体(110)的底部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R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投料组件(200)包括:
投料箱(210);
盖板(220),所述盖板(220)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投料箱(210)的顶部;
安装板(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蓝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