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旻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85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其包括上球体以及下球体,所述上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环,所述下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环,所述第一底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转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穿过所述固定槽后与第二底环下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底环滑移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接杆位置的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设置有凹型腔,所述凹型腔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卡接杆插接于所述凹型腔内;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凹型块运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上球体以及下球体之间卡接固定效果,提升上球体与下球体之间固定稳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
技术介绍
目前,我们知道,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生化处理中,微生物能够通过生物絮凝作用使废水或污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质形成沉淀,甚至能够将杂质和污染物质转化成无害的物质,因此,微生物是废水或污水生化处理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而在污水处理中,填料的主要作用是容纳附着微生物,是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微生物会在填料的表面进行累积,以增大与污水的表面接触,对污水进行污水降解处理;一般填料都装在填料球内后放置污水处理池中。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014522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浮球填料,属污水处理设备
该浮球填料由上球体、下球体、挂载绳、分隔筒、净化束和挂载盘构成:上球体和下球体扣合形成的球状体内竖直状栓接有挂载绳,挂载绳上通过间隔状设置的分隔筒安装有多个挂载盘,挂载盘上夹装有多个净化束。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球体以及下球体通过插接销与插接孔扣合在一起,当装有填料的填料球放置在环境复杂的污水池中,仅仅依靠插销的固定并不能确保上球体与下球体之间固定稳固,造成对填料污水处理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其具有实现上球体以及下球体之间固定稳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包括上球体以及下球体,所述上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环,所述下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环,所述第一底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转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穿过所述固定槽后与第二底环下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底环滑移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接杆位置的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设置有凹型腔,所述凹型腔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卡接杆插接于所述凹型腔内;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凹型块运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球体以及下球体扣合在一起,且内腔均为中空设置,上球体以及下球体周向设置为网格状,便于填料实现净化的作用;当第二底环朝向第一底环方向运动,固定杆以及卡接杆均穿过固定槽,卡接杆穿过固定槽后运动至第二底环的下侧面,驱动卡接杆转动,卡接杆转动至于固定槽垂直的位置,卡接杆与第二底环之间实现卡接的效果,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凹型块朝向卡接杆端部运动,凹型腔罩设于卡接杆端部,实现对卡接杆的限制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型块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滑块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两端为闭合设置,所述滑槽长度方向沿着垂直于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滑块在滑槽内运动,凹型块跟随滑块一起朝向卡接杆端部运动,凹型腔运动至将卡接杆端部包裹,限制卡接杆转动的限制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驱动杆以及与所述驱动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驱动杆穿出的通孔,所述手柄位于所述通孔远离于所述滑槽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便于对驱动杆施加作用力,且手柄用于防止驱动杆完全运动至滑槽内,驱动杆驱动滑块朝向卡接杆端部方向运动,凹型块运动至将凹型腔罩设于卡接杆的端部,实现对卡接杆的固定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杆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转块转动的转槽,所述转块以及所述转槽截面设置为“T”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块朝向转槽开口处的运动被限制,转块在转槽内转动,实现固定杆与卡接杆之间的转动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槽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卡接杆的长度尺寸,所述固定槽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卡接杆的长度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卡接杆穿过固定槽,且卡接杆转动至于固定槽垂直位置时卡接杆与第二底环实现卡接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型腔张口尺寸等于所述卡接杆的端面尺寸,所述卡接杆与所述凹型腔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杆与凹型腔内壁抵接,卡接杆的晃动被限制,即卡接杆的位置固定稳固;凹型腔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层,当卡接杆插接于凹型腔内时,橡胶层发生形变,确保卡接杆被固定稳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型腔内壁固定设置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杆插接于凹型腔内时,橡胶层发生形变,确保卡接杆被固定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固定杆以及卡接杆均穿过固定槽,卡接杆穿过固定槽后运动至第二底环的下侧面,驱动卡接杆转动,卡接杆转动至于固定槽垂直的位置,卡接杆与第二底环之间实现卡接的效果;2.驱动滑块在滑槽内运动,凹型块跟随滑块一起朝向卡接杆端部运动,凹型腔运动至将卡接杆端部包裹,限制卡接杆转动的限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球体;2、下球体;3、第一底环;4、第二底环;5、固定杆;6、固定槽;7、卡接杆;8、凹型块;9、凹型腔;10、滑块;11、滑槽;12、驱动杆;13、手柄;14、转块;15、转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包括上球体1以及下球体2,上球体1以及下球体2扣合在一起,且内腔均为中空设置,上球体1以及下球体2周向设置为网格状,便于填料实现净化的作用,为了便于实现更换填料的效果,第一底环3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5,第二底环4上设置有固定槽6,固定杆5端部转动连接有卡接杆7,卡接杆7穿过固定槽6后与第二底环4下侧面抵接,实现第一底环3与第二底环4之间扣合固定的效果。参照图1和图3,固定杆5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块14,固定杆5上设置有用于转块14转动的转槽15,转块14以及转槽15截面设置为“T”字型,转块14朝向转槽15开口处的运动被限制,转块14在转槽15内转动,实现固定杆5与卡接杆7之间的转动效果;固定槽6长度尺寸大于卡接杆7的长度尺寸,固定槽6宽度尺寸小于卡接杆7的长度尺寸,当第二底环4朝向第一底环3方向运动,固定杆5以及卡接杆7均穿过固定槽6,卡接杆7穿过固定槽6后运动至第二底环4的下侧面,驱动卡接杆7转动,卡接杆7转动至于固定槽6垂直的位置,卡接杆7与第二底环4之间实现卡接的效果。参照图1和图3,为了限制卡接杆7位置发生偏移,第二底环4滑移设置有用于限制卡接杆7位置的凹型块8,凹型块8内设置有凹型槽,凹型槽朝向卡接杆7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凹型块8固定连接有滑块10,第二底环4上设置有用于滑块10滑移的滑槽11,滑槽11两端为闭合设置,滑槽11长度方向沿着垂直于固定槽6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滑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包括上球体以及下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环,所述下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环,所述第一底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转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穿过所述固定槽后与第二底环下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底环滑移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接杆位置的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设置有凹型腔,所述凹型腔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卡接杆插接于所述凹型腔内;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凹型块运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包括上球体以及下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底环,所述下球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底环,所述第一底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转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穿过所述固定槽后与第二底环下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底环滑移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卡接杆位置的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设置有凹型腔,所述凹型腔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卡接杆插接于所述凹型腔内;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凹型块运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块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底环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滑块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两端为闭合设置,所述滑槽长度方向沿着垂直于所述固定槽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池填料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旻
申请(专利权)人:黄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