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71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罐体、位于反应器罐体中部的阳极、进水管、溢流出水槽、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位于反应器罐体底部的阴极、布孔进气管、排污管、位于反应器罐体顶部的出沼气孔、位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集气罐、气泵、导气管、导线、储放电装置、进料口,所述阳极是由三片圆盘形生物炭载体组成,所述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下端位于阳极、阴极内部,上端经导线连接储放电装置,所述阴极为内锥面圆柱形生物炭载体,底部与排污管相连,所述布孔排气管位于阴极内部,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气泵相连接,所述布孔排气管的形状呈螺旋状,上表面与侧面设有多处开孔,末端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每年,工业过程(包括反渗透和食品加工)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占全世界需要处理的废水的15%。该废水不仅含盐量高(>1%),而且还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化学需氧量(COD)>2000mg/L),如果不进行处理,这些有机化合物将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废水处理中,厌氧消化是依赖于厌氧微生物之间的共营养相互作用,从而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用的沼气,这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厌氧颗粒污泥处理有机废水中,生物炭载体的添加,为生物膜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表面,并通过吸附有害物质为厌氧消化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嵌入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被包裹在细胞外聚合物的基质中,保护它们免受包括高渗环境在内的极电极棒端条件的影响。MEC技术促进产甲烷性能,并且通过微生物间的电子转移可以促进废水处理。将技术应用在厌氧反应器中,不仅有利于系统的电子传递,还有利于有机生物质在系统里更充分地降解,对提高产气效率和有机废弃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罐体、位于反应器罐体中部的阳极、进水管、溢流出水口、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位于反应器罐体底部的阴极、布孔进气管、排污管、位于反应器罐体顶部的出沼气孔、位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集气罐、气泵、导气管、导线、储放电装置、进料口,所述阳极是由三片圆盘形生物炭载体组成,所述阴极为内锥面圆柱形生物炭载体,底部与排污管相连,所述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下端位于阳极、阴极内部,上端经导线连接储放电装置,所述布孔排气管位于阴极内部,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气泵相连接,所述布孔排气管的形状呈螺旋状,上表面与侧面设有多处开孔,末端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罐体、位于反应器罐体中部的阳极、进水管、溢流出水口、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位于反应器罐体底部的阴极、布孔进气管、排污管、位于反应器罐体顶部的出沼气孔、位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集气罐、气泵、导气管、导线、储放电装置、进料口,所述阳极是由三片圆盘形生物炭载体组成,所述阴极为内锥面圆柱形生物炭载体,底部与排污管相连,所述阳极电极棒、阴极电极棒下端位于阳极、阴极内部,上端经导线连接储放电装置,所述布孔排气管位于阴极内部,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气泵相连接,所述布孔排气管的形状呈螺旋状,上表面与侧面设有多处开孔,末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圆柱体,罐体的高径比为8: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位于距离反应器罐体顶部1/4处,高度占反应器罐体顶部的1/8,是由三片圆盘形生物炭载体组成,可由水溶液聚合法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与厌氧消化耦合型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位于反应器罐体顶部中间位置,采用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凌曲强邵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