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75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包括配重车、配重组、配重架和智能化操作终端;配重车包括车身底盘、第一配重放置盘及配重起升装置,车身底盘设有四个行走轮,车身底盘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电池组;第一配重放置盘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的各个配重;配重起升装置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配重车本身亦是一个配重,其重量为630kg;配重组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配重架重量为20kg。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所需的载荷试验种类提示所需的载荷试验重量,并指示配置重量组合方式,操作人员根据指示利用配重起升装置转移各配重即可,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载荷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经在居民住宅小区、写字楼和商场等地得到广泛的应用。曳引式驱动电梯是依靠曳引轮与曳引钢丝绳摩擦力驱动的电梯,也是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垂直电梯,其具有安全性能高、易于自动化控制、相对节能等特点。近年来电梯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电梯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性能很高,但在日常使用中电梯事故仍时有发生。为了保障电梯的使用安全,国家相关法规中明确要求在电梯法定检验工作中要进行不同种类的载荷试验项目检验,所谓载荷试验即按照项目要求在电梯中放置一定重量的重物进行试验。现有的载荷试验重物主要是25kg的砝码,然后利用人工将砝码搬运至电梯轿厢来进行试验,效率很低,且由于电梯数量日益增长,所需试验的电梯数量巨大,耗时耗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为例,一次下行制动试验需要搬运1250kg砝码,就是需要搬运50个25kg的砝码,我国现有在用电梯约500万台,以一年试重100万台计算,全年就需要人工搬运5000万个砝码。且在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包括配重车、配重组、配重架和智能化操作终端;所述配重车包括车身底盘、第一配重放置盘及配重起升装置,车身底盘设有四个行走轮,车身底盘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电池组;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的各个配重;所述配重起升装置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所述配重车本身亦是一个配重,其自身重量也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其重量为630kg;所述配重组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各个配重的重量均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所述配重架用来放置由配重车转移出来的配重,配重架自身也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其重量为20kg。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上以及配重组的每个配重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指示灯,指示灯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上设有配重放置槽位。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化操作终端为配重组合方式的自动化计算终端,智能化操作终端固定在配重车上,且便于操作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起升装置为一套升降机,用来升降转移配重。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上设有转向控制车把,转向控制车把下端通过一转向联动机构与行走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上设有护栏。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架上设有第二配重放置盘。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架上设有扶手。当然,本技术中,配重的组合方式不一定要按照此种组合,也可换做其他重量,包括车身装置、配重架的重量,核心是每部分的重量都要通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各部件的机械结构没有唯一性,均可改变(如配重、配重架、车身装置、车辆驱动装置等等);配重车的行走驱动方式为电机驱动,也可改变为其他方式,如燃气机驱动、液压驱动等等。通过本技术实施垂直电梯载荷试验的方法,即由操作者在智能化操作终端上输入试验电梯的额定起重量与载荷试验项目,智能化操作终端根据所设置的软件程序自动组合最优化的配重组合方式,并通过每个配重旁边的指示灯指引提示操作人员利用配重车自带的起升装置将配重车上多余的配重移动至配重架,以确保配重组合重量为载荷试验所需重量,再将计算好总重量的配重车送入电梯进行载荷试验。本技术的优势特点:1、解决现有的通过人工搬运砝码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所需人手多、耗时多、搬运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为25kg的整数倍重量,无法任意组合重量)2、原有的重物方式,完成一台电梯的载荷试验需要3至5人配合搬运重物,耗时在1到2小时。采用此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重物装置只需1人配合,耗时在5到10分钟。3、通过智能化的操作终端,操作者无需懂的电梯的相关知识,也能按照提示完成配重组合。4、通过提高重物搬运效率,可大大提高电梯检验工作效率,为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作出贡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打破原有人工搬运的方式,打破重物均为25kg标准砝码的限制。可以根据所需的载荷试验种类提示所需的载荷试验重量,并指示配置重量组合方式,操作人员根据指示利用配重起升装置转移各配重即可。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需求;也降低重物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前轮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后轮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包括配重车1、配重组2、配重架3和智能化操作终端(图中未示);其中,配重车1和配重架3是各自独立的小车,二者之间没有连接,附图中所示是二者并排放置的状态。所述配重车1包括车身底盘1-1、第一配重放置盘1-2及配重起升装置1-3,车身底盘1-1设有四个行走轮1-4,车身底盘1-1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5和电池组1-6;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1-2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2的各个配重;所述配重起升装置1-3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所述配重车1本身亦是一个配重,其自身重量也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其重量为630kg;所述配重组2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各个配重的重量均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所述配重架3用来放置由配重车1转移出来的配重,配重架3自身也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测标定,其重量为20kg。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1上以及配重组2的每个配重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指示灯(图中未示),指示灯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1-2上设有配重放置槽位1-7。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化操作终端为配重组合方式的自动化计算终端,智能化操作终端(图中未示)固定在配重车1上,且便于操作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起升装置1-3为一套升降机,用来升降转移配重。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1上设有转向控制车把1-8,转向控制车把1-8下端通过一转向联动机构1-9与行走轮1-4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车1上设有护栏1-10。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架3上设有第二配重放置盘3-1。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架3上设有扶手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车、配重组、配重架和智能化操作终端;/n所述配重车包括车身底盘、第一配重放置盘及配重起升装置,车身底盘设有四个行走轮,车身底盘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电池组;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的各个配重;所述配重起升装置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n所述配重车本身亦是一个配重,其重量为630kg;/n所述配重组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n所述配重架重量为20k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车、配重组、配重架和智能化操作终端;
所述配重车包括车身底盘、第一配重放置盘及配重起升装置,车身底盘设有四个行走轮,车身底盘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电池组;所述第一配重放置盘主要用来放置配重组的各个配重;所述配重起升装置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
所述配重车本身亦是一个配重,其重量为630kg;
所述配重组由10个配重组成,10个配重的重量分别为:一个200kg、一个170kg、两个100kg、一个50kg、一个30kg、一个20kg、一个10kg、一个5kg、一个2.5kg;
所述配重架重量为2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车上以及配重组的每个配重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指示灯,指示灯与智能化操作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垂直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康谢璐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方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