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具有上盖和底座,上盖顺底座导向杆安装于底座,通过上盖的第一定位销和底座的第一定位孔对齐盖合,盖合后上盖的环形凸条与底座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嵌合连接,上盖与底座外侧通过快卸式夹具锁紧连接,使上盖与底座的连接处形成密封状态,使贮运箱内形成密封空间;利用上盖侧面的充气口向贮运箱内部注入氮气或惰性气体,通过排气口、压力表、第一呼吸阀和第二呼吸阀配合控制贮运箱内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量,使贮运箱体内部形成恒湿恒压的环境,有利于防腐防锈有效延长贮运箱体内物品的保存时间;上盖和底座分别设有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可以吊起整个贮运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贮运箱,特别涉及一种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
技术介绍
通常超大的贮运箱因为体积较大,为了好的密封效果都会利用厚重的上盖压住底座,由于过于厚重通过人力很难搬动,即使将上盖搬上底座也很难将上盖和底座完全对齐盖合,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搬运上盖的过程中存在因受力不均翻倒压伤人员和上盖受损等风险;也有通过机器搬运上盖的情况,但在搬运过程中上盖会摆动无法又快又准地对准底座,仍需通过人员花费很多时间辅助调整,在辅助调整期间人员仍存在人身受伤的风险;上盖与底座通过调整对齐盖合后因为厚重无法通过常规的方法将上盖与底座锁紧连接,因此,对于上盖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性仍无法完全克服,对于整体搬运也很不方便;因为通常的超大贮运箱上盖与底座对齐盖合不方便,密封性不佳,搬运不方便,对于超大贮运箱的运用率就很低,对于体积较大或者需要用超大贮运箱来密封保存的物品无法很难得到长期有效的保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搬运方便,密封性好的超大贮运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搬运方便,密封性好的超大贮运箱。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具有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相对应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吊环和第一定位销,所述底座底部外侧固定设有第二吊环和与第一定位销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上盖底面外壁设有环形凸条,所述底座顶面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环形凸条嵌合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固定设有导向杆;所述上盖与底座通过快卸式夹具锁紧连接,所述快卸式夹具包括上盖固定件、底座固定件、固定孔、连接件、U形连接件、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扭转弹簧、拨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栓槽、第二螺栓槽、套筒、第二定位销、第三定位销、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把手、凸柱、凸柱孔和第四定位孔;所述上盖固定件固定在上盖的侧面外壁下端,与上盖固定件对应的底座固定件固定在底座的侧面外壁上端;所述上盖固定件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拨片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顶至拨片顶部内壁的滑槽内,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上盖固定件内壁上;所述上盖固定件通过第二连接轴与U形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顶部外壁固定设有把手,所述U形连接件顶部内壁固定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拨片顶部的凸柱孔对应;所述U形连接件通过第三连接轴与连接件上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下端底部设有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对应的第二螺栓槽设在底座固定件中端,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槽嵌合连接。上述的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所述上盖顶部外壁设有上堆码器,所述上堆码器对应的堆码槽设置在底座的底部外壁上。上述的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所述上盖侧面设有文件盒、履历盒、充气口、湿度观察窗,第一呼吸阀、航空插座和压力表,所述湿度观察窗内部设有湿度指示器;与所述充气口所在侧面的相对侧面上固定设有排气口、第二呼吸阀和接地桩。上述的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所述连接件外壁固定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连接件连通,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套筒和连接件与上盖固定件上的第四定位孔插拔连接;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上有与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第三定位销通过定位孔与第二定位销固定连接。上述的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所述上盖固定件和底座固定件呈阶梯形并相对设置;所述底座固定件上端顶面设有第一螺栓槽,与第一螺栓槽对应的第一螺栓设在上盖固定件下端底面,所述第一螺栓槽与第一螺栓嵌合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利用底座内部的导向杆防止上盖在安装过程中摆动有利于限位提高安装速度,利用底座内部的导向杆还能防止上盖因摆动幅度过大冲撞内部贮存物品。(2)本技术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利用上盖底面外壁的环形凸条嵌合于底座顶面外壁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使贮运箱体内部形成防潮防尘的密封空间,有利于贮运箱体内物品的保存。(3)本技术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利用上盖侧面的充气口向贮运箱内部注入氮气或惰性气体;通过排气口、压力表、第一呼吸阀和第二呼吸阀配合控制贮运箱内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量,使贮运箱体内部形成恒湿恒压的环境;利用湿度观察窗可在不开箱的同时观察内部湿度指示器上湿度试纸的变化,判断贮运箱内湿度的情况,有利于防腐防锈有效延长贮运箱体内物品的保存时间。(4)本技术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利用上盖顶部外壁的上堆码器与底座底部外壁的堆码槽配合,起到了限位作用,使贮运箱在运输过程中更稳固安全,防止贮运箱在运输过程中滑落与相互碰撞。(5)本技术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利用快卸式夹具将上盖与底座锁紧连接,有利于加固上盖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性,有利于贮运箱体整体的搬运。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上盖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立体面;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盖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上盖右视图中的B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盖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上盖左视图中的A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快卸式夹具的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快卸式夹具的偏右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的快卸式夹具的偏左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的快卸式夹具中的C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01、上盖;102、第一吊环;103、第一定位销;104、充气口;105、湿度观察窗;106、第一呼吸阀;107、航空插座;108、压力表;109、排气口;110、第二呼吸阀;111、接地桩;112、上堆码器;113、文件盒;114、履历盒;201、底座;202、第二吊环;203、第一定位孔;204、导向杆;205、第一密封圈;206、第二密封圈;207、导向套;301、快卸式夹具;302、上盖固定件;303、底座固定件;304、固定孔;305、连接件;306、U形连接件;307、第一连接轴;308、第二连接轴;309、第三连接轴;310、扭转弹簧;311、拨片;312、第一螺栓;313、第二螺栓;314、第一螺栓槽;315、第二螺栓槽;316、套筒;317、第二定位销;318、第三定位销;319、第二定位孔;320、第三定位孔;321、把手;322、凸柱;323、凸柱孔;324、第四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12,本技术具有上盖101和底座201,上盖101相对应的侧面上共焊接固定4个第一吊环102,未焊接固定第一吊环102的侧面上设有文件盒113、履历盒114、充气口104、湿度观察窗105,第一呼吸阀106、航空插座107和压力表108,与充气口104所在侧面的相对侧面上固定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具有上盖(101)和底座(2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1)相对应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吊环(102)和第一定位销(103),所述底座(201)底部外侧固定设有第二吊环(202)和与第一定位销(103)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03);所述上盖(101)底面外壁设有环形凸条,所述底座(201)顶面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205)和第二密封圈(206),所述环形凸条嵌合于第一密封圈(205)和第二密封圈(206)之间;所述底座(201)内部固定设有导向套(207),所述导向套(207)内固定设有导向杆(204);所述上盖(101)与底座(201)通过快卸式夹具(301)锁紧连接,所述快卸式夹具(301)包括上盖固定件(302)、底座固定件(303)、固定孔(304)、连接件(305)、U形连接件(306)、第一连接轴(307)、第二连接轴(308)、第三连接轴(309)、扭转弹簧(310)、拨片(311)、第一螺栓(312)、第二螺栓(313)、第一螺栓槽(314)、第二螺栓槽(315)、套筒(316)、第二定位销(317)、第三定位销(318)、第二定位孔(319)、第三定位孔(320)、把手(321)、凸柱(322)、凸柱孔(323)和第四定位孔(324);所述上盖固定件(302)固定在上盖(101)的侧面外壁下端,与上盖固定件(302)对应的底座固定件(303)固定在底座(201)的侧面外壁上端;所述上盖固定件(302)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307)与拨片(3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307)上套有扭转弹簧(310),所述扭转弹簧(310)的一端顶至拨片(311)顶部内壁的滑槽内,所述扭转弹簧(310)的另一端固定在上盖固定件(302)内壁上;所述上盖固定件(302)通过第二连接轴(308)与U形连接件(306)活动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306)顶部外壁固定设有把手(321),所述U形连接件(306)顶部内壁固定设有凸柱(322),所述凸柱(322)与拨片(311)顶部的凸柱孔(323)对应;所述U形连接件(306)通过第三连接轴(309)与连接件(305)上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05)下端底部设有第二螺栓(313),与第二螺栓(313)对应的第二螺栓槽(315)设在底座固定件(303)中端,所述第二螺栓(313)与第二螺栓槽(315)嵌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密封口径贮运箱,具有上盖(101)和底座(2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1)相对应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一吊环(102)和第一定位销(103),所述底座(201)底部外侧固定设有第二吊环(202)和与第一定位销(103)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03);所述上盖(101)底面外壁设有环形凸条,所述底座(201)顶面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205)和第二密封圈(206),所述环形凸条嵌合于第一密封圈(205)和第二密封圈(206)之间;所述底座(201)内部固定设有导向套(207),所述导向套(207)内固定设有导向杆(204);所述上盖(101)与底座(201)通过快卸式夹具(301)锁紧连接,所述快卸式夹具(301)包括上盖固定件(302)、底座固定件(303)、固定孔(304)、连接件(305)、U形连接件(306)、第一连接轴(307)、第二连接轴(308)、第三连接轴(309)、扭转弹簧(310)、拨片(311)、第一螺栓(312)、第二螺栓(313)、第一螺栓槽(314)、第二螺栓槽(315)、套筒(316)、第二定位销(317)、第三定位销(318)、第二定位孔(319)、第三定位孔(320)、把手(321)、凸柱(322)、凸柱孔(323)和第四定位孔(324);所述上盖固定件(302)固定在上盖(101)的侧面外壁下端,与上盖固定件(302)对应的底座固定件(303)固定在底座(201)的侧面外壁上端;所述上盖固定件(302)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307)与拨片(3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307)上套有扭转弹簧(310),所述扭转弹簧(310)的一端顶至拨片(311)顶部内壁的滑槽内,所述扭转弹簧(310)的另一端固定在上盖固定件(302)内壁上;所述上盖固定件(302)通过第二连接轴(308)与U形连接件(306)活动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306)顶部外壁固定设有把手(321),所述U形连接件(306)顶部内壁固定设有凸柱(322),所述凸柱(322)与拨片(311)顶部的凸柱孔(323)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天明,骞文科,史伟烈,陆进伟,蔡云峰,白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航泰克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