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53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安装了至少两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以底座中心点为中心环形分散设置,所述挡位机构包括气弹簧、挡柱,所述气弹簧的缸筒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弹簧的活塞端连接挡柱,所述挡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挡柱的下端设置万向轮,在底座上设有与气弹簧平行的凹槽轨道,所述挡柱通过万向轮在凹槽轨道内的运动实现挡柱远离或靠近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规格的轮辋进行堆叠放置,且不会对轮毂造成磕碰;可以对轮辋的外表面进一步的保护,实现轮辋的高质量转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便捷、运输简单,适合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制备
,特别涉及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轮辋(wheelrim)俗称轮圈,是在车轮上周边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与轮辐组成车轮。轮辋和轮辐可以是整体式的、永久连接式的或可拆卸式的。专利号CN207759238U公开了一种轮辋包装圈放置架,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上固定有立架,所述立架的上侧固定有至少两根第一支撑杆,所述立架的下侧固定有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杆,且该第二支撑杆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适应,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立架之间、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立架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架,在所述底座的底面通过垫块连接有带刹车的转移轮组。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比如占用空间大、安装不便,在实际的轮辋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磕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具有保护轮辋、有效避免磕碰、节省空间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安装了至少两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以底座中心点为中心环形分散设置,所述挡位机构包括气弹簧、挡柱,所述气弹簧的缸筒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弹簧的活塞端连接挡柱,所述挡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挡柱的下端设置万向轮,在底座上设有与气弹簧平行的凹槽轨道,所述挡柱通过万向轮在凹槽轨道内的运动实现挡柱远离或靠近固定座;还包括环形支撑垫,所述环形支撑垫通过若干个支撑柱安装在挡位机构的上方。<br>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挡位机构包括三组,三组挡位机构彼此间隔120°,所述底座上设有与三组挡位相匹配的三条凹槽轨道。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凹槽轨道的长度大于所述气弹簧的长度。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环形支撑垫的横截面为弧形凹槽。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环形支撑垫的材质为硬质钢板,在所述环形支撑垫的上表面涂有防滑涂层。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环形支撑垫的直径与轮毂的直径相匹配。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挡柱的外表面设有橡胶保护层。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环形套在挡柱上,所述缓冲垫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缓冲垫直径与所述环形支撑垫直径一致。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缓冲垫采用硅胶制得。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气弹簧的统一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巧妙,能够统一堆叠多个轮辋,实现对轮辋的高效率运输。本技术设计独特的挡柱结构,可以实现对各种规格的轮辋进行堆叠放置,且不会对轮毂造成磕碰。本技术设计缓冲垫,可以对轮辋的外表面进一步的保护,实现轮辋的高质量转运。本技术科学合理、使用便捷、运输简单,适合大规模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挡位机构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挡柱22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垫4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了三组挡位机构2,轮辋可以直接套在三组挡位机构2上,实现防脱胎轮辋的堆叠放置。具体的:三个所述的挡位机构2以底座的中心点呈中心环形分散设置。如图所示,三个挡位机构彼此间隔120°,分布科学合理。本实施例中的三个挡位机构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轮辋进行固定,具体是轮辋的内圈紧固的套在三个挡位机构上。以一个挡位机构为例,包括气弹簧21、挡柱22,所述气弹簧21的缸筒通过固定座20固定在底座1上,而气弹簧21的活塞端连接挡柱22,所述挡柱22与气弹簧21垂直设置。为实现挡柱22的移动,在所述挡柱22的下端设置万向轮23,在底座1上设有与气弹簧平行的凹槽轨道11。通过上述的描述,实现气弹簧21通过活塞拉动挡柱22在凹槽轨道11内运动。三个挡柱绕底座的中心点发散分开或者集中,实现不同直径的轮辋堆叠。本实施例中凹槽轨道11的长度大于所述气弹簧21的长度,可以实现挡柱22的大距离移动,符合各种内径的轮辋。为保证轮辋的表面免受磕碰,在上述的三个挡位机构上方设置环形支撑垫3。环形支撑垫3为的材质为硬质钢板,其横截面为弧形凹槽,在所述环形支撑垫3的上表面涂有防滑涂层。环形支撑垫3穿过挡柱22并通过若干个支撑柱31安装在气弹簧21的上方。支撑垫3用于放置轮辋,轮辋又被三个挡柱22紧密固定,实现较好的运输效果。本实施例中环形支撑垫的直径与轮毂的直径相匹配,可以定制不同的规格,以满足不同直径的轮辋。本实施例中挡柱22的外表面设有橡胶保护层221,便于保护轮辋的内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环形套在挡柱22上,所述缓冲垫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缓冲垫4的直径与所述环形支撑垫直径一致。上述的缓冲垫4采用硅胶制得。上述的缓冲垫4用于间隔两个轮辋,防止上下罗列的轮辋相互摩擦,导致产生划痕。本实施例还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气弹簧的统一运动。便于对三个气弹簧同步运动,实现对轮辋的固定。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对轮毂的尺寸进行查看,得到具体的数值。然后操控PLC控制器,使得三个挡柱22距离中心点的距离略小于轮毂的内径。将一个轮辋穿过三个挡柱并放置在环形支撑垫3上,然后在这个轮辋上铺垫缓冲垫4,在继续增加轮辋、缓冲垫4直至结束。当所有轮辋堆叠完毕,操控PLC控制器控促使三个挡柱22向远离中心点运动,实现三个挡柱22三个方向从轮辋的内圈紧固,实现堆叠的轮毂紧固放置,便于运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安装了至少两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以底座中心点为中心环形分散设置,所述挡位机构包括气弹簧、挡柱,所述气弹簧的缸筒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弹簧的活塞端连接挡柱,所述挡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挡柱的下端设置万向轮,在底座上设有与气弹簧平行的凹槽轨道,所述挡柱通过万向轮在凹槽轨道内的运动实现挡柱远离或靠近固定座;还包括环形支撑垫,所述环形支撑垫通过若干个支撑柱安装在挡位机构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安装了至少两组挡位机构,挡位机构以底座中心点为中心环形分散设置,所述挡位机构包括气弹簧、挡柱,所述气弹簧的缸筒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弹簧的活塞端连接挡柱,所述挡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挡柱的下端设置万向轮,在底座上设有与气弹簧平行的凹槽轨道,所述挡柱通过万向轮在凹槽轨道内的运动实现挡柱远离或靠近固定座;还包括环形支撑垫,所述环形支撑垫通过若干个支撑柱安装在挡位机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挡位机构包括三组,三组挡位机构彼此间隔120°,所述底座上设有与三组挡位相匹配的三条凹槽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胎轮辋生产用堆叠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轨道的长度大于所述气弹簧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江萍于子云宿玉乾姜延昌徐京和李涛于勤正穆晓磊宿文波李超于友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海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