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富勇专利>正文

一种痰培养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44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痰培养杯,由培养杯、大痰杯及吸引器构成。培养杯分别通过螺纹与杯盖、杯底相连接。在培养杯盖上配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软管,分别称为吸痰管和联通管。吸痰管的端头插入患者肺内,联通管的端头与大痰杯相通,大痰杯与吸引器之间通过软管相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是一种痰培养杯。目前,监床对痰进行取样时,所使用的方法见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由吸引器(1)、大痰杯(2)和吸痰管(3)构成。医护人员先将吸痰管(3)的端头插入患者肺内,吸引器(1)将患者的痰全部抽到大痰杯(2)内。医护人员取样时,须从大痰杯(2)内倒出部分痰作为标本,以进行痰培养实验。这种方法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医护人员的工作烦琐,劳动强度大。第二,污染环境卫生,损害人体健康。第三,增加传染病的传播机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卫生的痰培养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吸痰管和大痰杯之间增加一个培养杯。培养杯与大痰杯之间通过软管相联通,培养杯分别通过螺纹与杯盖、杯底相连接,杯盖、杯底螺纹完全一致。杯盖上配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吸痰管和联通管,大痰杯口上通过软管与吸引器联通。吸引器开始工作时,将抽出的痰一部分先进入培养杯内,剩余部分经联通管流入大痰杯内。医护人员将培养杯从杯盖上拧下,并将杯底作为杯盖,送交实验室做培养实验。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图2是痰培养杯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痰培养杯的结构图。其中,吸引器(1)、大痰杯(2)、吸痰管(3)、联通管(4)、培养杯(5)、杯底(6)、杯盖(7)。本技术是一种痰培养杯,见图3所示,培养杯(5)通过螺纹分别与杯底(6)和杯盖(7)相连接。杯盖上有两根软管,分别为吸痰管(3)和联通管(4)。见图2所示,联通管(4)的端头与大痰杯(2)相通。大痰杯(2)杯口通过软管与吸引器(1)相连。工作时,当吸痰管(3)插入患者的肺内,吸引器(1)从患者肺内抽出的痰一部分先进入培养杯(5)。此时,医护人员可旋下培养杯(5),并将杯底(6)作为杯盖以封闭培养杯。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便、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痰培养杯,由培养杯、大痰杯及吸引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培养杯与大痰杯之间通过软管相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痰培养杯,其特征在于培养杯分别通过螺纹与杯盖、杯底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痰培养杯,其特征在于培养杯盖上配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吸痰管和联通管,联通管的端头与大痰杯相联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痰培养杯,其特征在于大痰杯杯口上通过软管与吸引器联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痰培养杯,其特征在于培养杯直径为25~30mm,高为70~8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痰培养杯,由培养杯、大痰杯及吸引器构成。培养杯分别通过螺纹与杯盖、杯底相连接。在培养杯盖上配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软管,分别称为吸痰管和联通管。吸痰管的端头插入患者肺内,联通管的端头与大痰杯相通,大痰杯与吸引器之间通过软管相联通。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文档编号G01N1/28GK2235119SQ9520488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富勇 申请人:富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痰培养杯,由培养杯、大痰杯及吸引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培养杯与大痰杯之间通过软管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勇
申请(专利权)人:富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