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及其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及其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运输业,如快递行业,在投递和分发的起始和目的环节中,往往采用汇集,到分发中心集中运输后分散派送的形式,劳动方式以人工拾取和派送为主,工人劳动量巨大,且运送效率较低,在广大偏远的地区,更为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案,其中之一为使用无人机派送和收件的方式,但该方案存在一些问题,他们选取的无人机均为轻型无人机,载重较小航程较短,无法满足大范围空域的派送任务,如采取中间降落充电的方法,会导致巨额的充电装置建设成本,且时间花销巨大。如采取大型无人机,又存在起降场地限制,条件不足,效费比低的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运输方便,且能满足不同劳动量需求的无人机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主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指令接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对接分离系统;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机身、固定翼、折叠翼和对接机构;所述机身两侧与所述固定翼平滑过渡一体成型;所述折叠翼与所述固定翼的端面铰接;所述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翼与所述折叠翼对接的端面上;所述主控系统设置于所述机身内部,且分别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所述指令接收系统、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和所述对接分离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主控系统(2)、能量管理系统(3)、指令接收系统(4)、飞行控制系统(5)和对接分离系统(6);/n所述无人机本体(1)包括机身(11)、固定翼(12)、折叠翼(13)和对接机构(14);所述机身(11)两侧与所述固定翼(12)平滑过渡一体成型;所述折叠翼(13)与所述固定翼(12)的端面铰接;所述对接机构(14)设置在所述固定翼(12)与所述折叠翼(13)对接的端面上;/n所述主控系统(2)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分别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3)、所述指令接收系统(4)、所述飞行控制系统(5)和所述对接分离系统(6)电性连接;/n所述能量管理系统(3)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用于提供飞行动力;/n所述指令接收系统(4)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用于控制飞行路线;/n所述飞行控制系统(5)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用于控制飞行姿态;/n所述对接分离系统(6)设置于所述固定翼(12)与所述折叠翼(13)对接的端面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对接机构(14)与相同的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所述对接机构(1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主控系统(2)、能量管理系统(3)、指令接收系统(4)、飞行控制系统(5)和对接分离系统(6);
所述无人机本体(1)包括机身(11)、固定翼(12)、折叠翼(13)和对接机构(14);所述机身(11)两侧与所述固定翼(12)平滑过渡一体成型;所述折叠翼(13)与所述固定翼(12)的端面铰接;所述对接机构(14)设置在所述固定翼(12)与所述折叠翼(13)对接的端面上;
所述主控系统(2)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分别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3)、所述指令接收系统(4)、所述飞行控制系统(5)和所述对接分离系统(6)电性连接;
所述能量管理系统(3)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用于提供飞行动力;
所述指令接收系统(4)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用于控制飞行路线;
所述飞行控制系统(5)设置于所述机身(11)内部,且用于控制飞行姿态;
所述对接分离系统(6)设置于所述固定翼(12)与所述折叠翼(13)对接的端面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对接机构(14)与相同的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所述对接机构(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分布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14)包括X轴转动舵机(141)、外框(142)、Y轴转动舵机(143)、内杆(144)、微调螺旋桨(145)、电磁铁(146)和磁铁;所述X轴转动舵机(141)固定在所述固定翼(12)内部顶面;所述外框(142)位于所述固定翼(12)内部,且其边沿与所述X轴转动舵机(1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Y轴转动舵机(143)固定在所述外框(142)的侧边上;所述内杆(144)位于所述外框(142)内部,且一端与所述Y轴转动舵机(14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微调螺旋桨(145)与所述内杆(1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磁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军,许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