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及包含其的家纺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18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及包含其的家纺用品,涉及纺织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冷感家纺用品的冷感度一般的技术问题。该冷感复合织物包括能作为家纺用品的表层、填充层或分隔层的织物本体,织物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恒温层;恒温层包括相变储能材料、油墨和粘结剂;家纺用品包括冷感复合织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面料表面设置由相变储能材料制成的恒温层,配合冷感材料就可以实现冷感+持久,实现更优的冷感效果,使面料整体冷感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及包含其的家纺用品
本技术涉及纺织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及包含其的家纺用品。
技术介绍
炎热的夏季,凉席是广大消费者铺床的首选,然而凉席虽然凉爽,但是也有很多缺点:1.传统草席容易长螨虫或者容易滋生细菌,不能进洗衣机洗涤;2.草席对皮肤可能造成过敏;3.草席吸水能力比较强,用过一季后,席面颜色容易变黄;4.草席透气性差、柔软度低、铺垫不平时易折损;5.麻将凉席凉性大、硬度大麻将块之间又有缝隙,舒适度不高。市场中近期出现冷感纤维(以尼龙为主)针织面料的冷感家纺用品,虽然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传统草席问题,却出现了新的缺点:1.普通涤纶中棉加入,冷感度降低;2.普通中棉不吸水,造成潮湿性增加;3.普通中棉具有保温性,适合冬季产品,存在大量流动空气与中棉的静态空气导致热传率变差;4.洗涤后不容易干;比如,夏凉被,表面采用冷感纤维针织面料,中间填充中棉,由于中棉的保温性,导热性差,夏凉被变得很尴尬,盖上被子闷热,在空调环境下不盖被子又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及包含其的家纺用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感家纺用品的冷感度一般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能作为家纺用品的表层、填充层或分隔层,所述织物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恒温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温层包括相变储能材料、油墨和粘结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固液相变或固固相变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PCM微型胶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M微型胶囊的半径为2微米-10微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变储能材料的焓值为40焦耳-200焦耳每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水溶性粉末或者油溶性粉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温层采用丝网印刷或转印方式制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家纺用品,包括所述冷感复合织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家纺用品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表面层、底部层,所述表面层采用所述冷感复合织物制成,且所述恒温层设置在所述表面层里侧,所述织物本体采用冷感纤维面料或普通面料制成;或者是,所述家纺用品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表面层、底部层和填充层,所述填充层采用所述冷感复合织物制成,且所述恒温层设置在所述填充层靠近所述表面层一侧;或者是,所述家纺用品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表面层、无纺布层、填充层和底部层,所述无纺布层采用所述冷感复合织物制成;且所述恒温层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靠近所述表面层一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面料表面设置由相变储能材料制成的恒温层,由于相变储能材料的特性,通过相变进行能量储存和释放,配合冷感材料就可以实现冷感+持久,实现更优的冷感效果;通过在表面设置相变储能材料,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面料纤维中混入相变材料,但由于面料纤维强度限制无法混入过多导致焓值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面料内掺入相变材料后焓值智能保持在80焦耳/克/cm,而本技术汇总在面料表面通过丝网印刷或转印方式设置的恒温层,焓值高达2000焦耳/克/厘米,使面料整体冷感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是本技术冷感复合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织物本体;2-恒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包括织物本体1,织物本体1能作为家纺用品的表层、填充层或分隔层,织物本体1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恒温层2。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恒温层2包括相变储能材料、油墨和粘结剂。相变储能材料的粉末稀释后与油墨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粘结剂混合后进行丝网印花或转印,印花完成后待干燥后即可形成恒温层。通过在面料表面设置由相变储能材料制成的恒温层,由于相变储能材料的特性,通过相变进行能量储存和释放,配合冷感材料就可以实现冷感+持久,实现更优的冷感效果;通过在表面设置相变储能材料,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面料纤维中混入相变材料,但由于面料纤维强度限制无法混入过多导致焓值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面料内掺入相变材料后焓值智能保持在80焦耳/克/cm,而本技术汇总在面料表面通过丝网印刷或转印方式设置的恒温层,焓值高达2000焦耳/克/厘米,使面料整体冷感效果更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相变储能材料为固液相变或固固相变材料。当采用固液相变材料时,相变储能材料具体的为PCM微型胶囊型相变材料。该相变材料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经外购获得。由于PCM微型胶囊的直径过大容易将织物本体1的纤维之间的孔隙堵住,过小成本较高,所以本技术采用的PCM微型胶囊的半径为2微米-10微米。进一步的,相变储能材料的焓值为40焦耳-200焦耳每克。进一步的,相变储能材料为水溶性粉末或者油溶性粉末。进一步的,恒温层2采用丝网印刷或转印方式制成。恒温层2在织物本体1上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只要不将整个织物本体1的表面全部覆盖就可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纺用品,包括上述的冷感复合织物。具体的,家纺用品的第一种实施例为:不具有填充层的家纺用品,如坐垫、枕垫等;家纺用品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表面层、底部层,表面层采用冷感复合织物制成,且恒温层2设置在表面层里侧,表面层中的织物本体1采用冷感纤维面料或普通面料制成;或者是,家纺用品的第二种实施例为:具有填充层的家纺用品,如夏凉被,家纺用品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表面层、底部层和填充层,填充层采用冷感复合织物制成,且恒温层2设置在填充层靠近表面层一侧;或者是,家纺用品的第三种实施例为:具有填充层和无纺布层的家纺用品,家纺用品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表面层、无纺布层、填充层和底部层,无纺布层采用冷感复合织物制成;且恒温层设置在无纺布层靠近表面层一侧。通过在织物本体1上设置由PCM微型胶囊制成的恒温层形成能够在室温上下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复合织物,能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吸收或放出能量,从而减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的波动,提高服用舒适性。在本技术中丝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能作为家纺用品的表层、填充层或分隔层,所述织物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恒温层;所述恒温层包括有相变储能材料;所述恒温层采用丝网印刷或转印方式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感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能作为家纺用品的表层、填充层或分隔层,所述织物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恒温层;所述恒温层包括有相变储能材料;所述恒温层采用丝网印刷或转印方式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感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固液相变或固固相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感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PCM微型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感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CM微型胶囊的半径为2微米-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冷感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材料的焓值为40焦耳-200焦耳每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任昊吴雪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诺得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