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感床上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91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感床上用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枕套功能单一、仅能单季节使用的技术问题。该冷感床上用品包括第一面层、第二面层和启闭件,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边部缝合在一起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启闭件安装在开口处,容置腔内放置有填充物,第一面层采用具备接触冷感功能的冷感面料制成,第二面层采用保暖面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枕套的两个枕面分别采用高导热纤维制成的冷感面料和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保暖面料,使得在感觉到热的时候可以使用冷感面,感觉冷的时候使用保温棉面,大大丰富枕套的使用功能,可在一年四季均可使用一种枕套,减少家庭购买量,降低家庭生活成本。

Cold bed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感床上用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感床上用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床上用品有床单、床罩、被罩、枕套、床垫等,只有美观和实用性,没有保健功能,也没有强烈的冷热感觉,冬天使用时没有热感,夏天使用时没有凉感,使用时感觉不是很好。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现有的枕套功能单一,仅具有保护枕芯的效果,通常采用棉质材料制成,而炎热夏季一般家庭中均采用在枕套上铺设一块草席或竹席制成的凉垫或者直接更换成竹席枕或草垫枕的方式来提升人体头部枕睡时的舒适度;目前的草凉垫或竹凉垫品种繁多,款式多样,但是却没有亲肤性,舒适度和真实的纺织品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草凉垫或竹凉垫由于材料的特性容易在枕睡时夹头发,舒适感较差。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现有的枕套功能单一,仅能单季节使用;为了满足家庭所需,往往都需要购置普通棉质枕套和草凉垫或竹凉垫以满足不同季节所需,在不使用时需要将草凉垫或竹凉垫单独存放,这就势必增加家庭生活成本、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天使用时有温暖感觉、夏天使用时有凉爽感觉的多功能冷感床上用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枕套功能单一、仅能单季节使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感床上用品,包括第一面层、第二面层和启闭件,所述第一面层和所述第二面层边部缝合在一起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启闭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面层采用具备接触冷感功能的冷感面料制成,所述第二面层采用保暖面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感面料为采用高导热性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感面料的Q-max值大于0.2W/cm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感面料为汗布或针织花型面料,所述汗布或所述针织花型面料采用冷感尼龙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为载体的氨纶面料、高分子量PE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和涤纶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和黏胶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和PE为载体的面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暖面料为天然棉制成的汗布、吸水速干功能面料、使用氨基酸处理后的涤纶黏针织汗布或短毛绒面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面层和所述第二面层边部使用绗缝包边工艺缝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面层和/或所述第二面层中间设置有网格状绗缝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格状绗缝线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多条W形缝线和依次并排设置的多条倒W形缝线,且所述W形缝线和其相邻的两根所述倒W形缝线的角部重合形成方形加固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感床上用品为枕套,所述填充物为散棉或絮片棉制成的枕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棉或所述絮片棉的材质为涤纶或涤纶与黏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闭件为拉链、魔术贴或绑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枕套的两个枕面分别采用高导热纤维制成的冷感面料和具有保健功能的保暖面料,使得在感觉到热的时候可以使用冷感面,感觉冷的时候使用保温棉面,大大丰富枕套的使用功能,可在一年四季均可使用一床枕套,减少家庭购买量,降低家庭生活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冷感床上用品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冷感床上用品的爆炸图。图中11、第一面层;12、第二面层;100、网格状绗缝线;200、W形缝线;300、倒W形缝线;400、加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感床上用品,如图1所示,该冷感床上用品为枕套,枕套包括第一面层11、第二面层12和启闭件(未在附图中示出),第一面层11和第二面层12边部缝合在一起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启闭件安装在开口处,用以打开或关闭开口,容置腔内放置有填充物,该填充物为散棉或絮片棉制成的枕芯;启闭件为拉链、魔术贴或绑带;开口位于枕套沿长度方向的一边或沿宽度方向的一边;第一面层11采用具备接触冷感功能的冷感面料制成,第二面层12采用保暖面料制成。通过将枕套的两个枕面分别采用高导热纤维制成的冷感面料和具有保健功能的保暖面料,使得在感觉到热的时候可以使用冷感面,感觉冷的时候使用保温棉面,大大丰富枕套的使用功能,可在一年四季均可使用一床枕套,减少家庭购买量,降低家庭生活成本。本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床单、被罩、坐垫、靠垫等床上用品上。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冷感面料为采用高导热性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进一步的,冷感面料的Q-max值大于0.2W/cm2。Q-max定义:纺织品接触凉感测试中,加热板(加热板温度比测试样温度高Δt)放在测试样表面(模拟织物接触人体皮肤),热传递的峰值即为q-max,俗称凉感,也叫接触瞬间凉感。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冷感面料为汗布或针织花型面料,汗布或针织花型面料采用冷感尼龙为载体的面料(如样品1)、冷感尼龙为载体的氨纶面料(如样品6)、高分子量PE(聚乙烯)为载体的面料(如样品5)、冷感尼龙和涤纶为载体的面料(如样品2)、冷感尼龙和黏胶为载体的面料(如样品3)、冷感尼龙和PE为载体的面料制成(如样品4)。需要说明的是,冷感面料中加入涤纶,床上用品洗涤后,干爽速度有所增加从而实现更快地干爽。黏胶成分的增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吸收人体出汗的汗水;高分子量PE的加入是使面料热传导率进一步提高。以上几种冷感面料的实验数据如下:保暖面料为天然棉制成的汗布、吸水速干功能面料、使用氨基酸处理后的涤纶黏针织汗布(具备亲肤功能弱酸性面料)或短毛绒面料(保温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冷感面料和保暖面料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面料制成。进一步的,第一面层11和所述第二面层12边部使用绗缝包边工艺缝合在一起,第一面层11和/或第二面层12中间设置有网格状绗缝线100,网格状绗缝线,100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多条W形缝线200和依次并排设置的多条倒W形缝线300,且W形缝线200和其相邻的两根倒W形缝线300的角部重合形成方形加固部400。本技术通过将枕套的两个枕面分别采用高导热纤维制成的冷感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感床上用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层(11)、第二面层(12)和启闭件(13),所述第一面层(11)和所述第二面层(12)边部缝合在一起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启闭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面层(11)采用具备接触冷感功能的冷感面料制成,所述第二面层(12)采用保暖面料制成;所述冷感面料为采用高导热性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所述冷感面料的Q-max值大于0.2W/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感床上用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层(11)、第二面层(12)和启闭件(13),所述第一面层(11)和所述第二面层(12)边部缝合在一起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启闭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面层(11)采用具备接触冷感功能的冷感面料制成,所述第二面层(12)采用保暖面料制成;所述冷感面料为采用高导热性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所述冷感面料的Q-max值大于0.2W/cm2;所述冷感面料为汗布或针织花型面料,所述汗布或所述针织花型面料采用冷感尼龙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为载体的氨纶面料、高分子量PE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和涤纶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和黏胶为载体的面料、冷感尼龙和PE为载体的面料制成;所述第一面层(11)和所述第二面层(12)边部使用绗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任昊吴雪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诺得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