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96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包括上夹块、下夹块、前部外壳、后部外壳、电机传动轴、蜗杆、上蜗轮外齿轮、上蜗轮内齿轮、下蜗轮外齿轮、下蜗轮内齿轮、上传动齿轮、下传动齿轮、齿条螺母、上齿条、下齿条、上导轨、下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齿轮传动,蜗杆采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前端的手爪可自由开合与抓紧,适用于配电作业抓取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属于配网带电作业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是保证电力持续供应的关键。目前,传统配网检修作业(接、断线、更换等)主要由穿戴绝缘手套的人工进行。虽然徒手作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由于配电网线路通常十分紧凑,各线路间距小,增加了工人的作业复杂性和危险性,操作不当时极易造成短路从而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在一些条件复杂的场所工人无法进行带电作业。可见,这种作业方式工作效率低且危险系数高,这将严重影响配电网的持续稳定运行。为了保证配网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配电网带电作业效率,部分环节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作人员进行配电网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以用于构建进行配网作业机器人末端的手爪,通过该手爪进行开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包括上夹块1-1、下夹块1-2、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电机传动轴8、蜗杆9、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齿轮13、齿条螺母14、上齿条15、下齿条16、上导轨17、下导轨18;所述电机传动轴8一端从盖合的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伸出,电机传动轴8另一端与蜗杆9一端固定连接,蜗杆9另一端为螺纹端,蜗杆9螺纹端上下分别与上蜗轮外齿轮10-1、下蜗轮外齿轮11-1啮合,与上蜗轮外齿轮10-1同轴安装的上蜗轮内齿轮10-2与上传动齿轮12一端啮合,与下蜗轮外齿轮11-1同轴安装的下蜗轮内齿轮11-2与下传动齿轮13一端啮合,上传动齿轮12另一端与上齿条15齿端啮合,下传动齿轮13另一端与下齿条16齿端啮合,上齿条15另一端与上导轨17一端固定,下齿条16另一端与下导轨18一端固定,上导轨17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上夹块1-1,下导轨18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下夹块1-2。所述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靠近上夹块1-1、下夹块1-2一侧安装上导轨17、下导轨18处设有开口,上导轨17两侧设有凸卡Ⅰ19、下导轨18凸卡Ⅱ20,一侧的凸卡Ⅰ19、凸卡Ⅱ20与位于前部外壳4的凹轨Ⅰ3配合,对称设置在另一侧的凸卡Ⅰ19、凸卡Ⅱ20与位于后部外壳21的凹轨Ⅱ22配合。所述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通过螺栓经螺母2、边缘螺母6固定实现盖合。所述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内侧设有齿轮转轴固定轴承5、涡轮转轴固定轴承7;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齿轮13分别与各自的齿轮转轴通过平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齿轮转轴轴端用挡圈与对应的齿轮转轴固定轴承5内圈固定;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与安装二者的涡轮转轴通过平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涡轮转轴轴端用挡圈与对应的涡轮转轴固定轴承7内圈固定;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与安装二者的涡轮转轴通过平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涡轮转轴轴端用挡圈与对应的涡轮转轴固定轴承7内圈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齿轮传动,蜗杆采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前端的手爪可自由开合与抓紧,适用于配电作业抓取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蜗轮蜗杆及传动齿轮结构图;图3为执行卡爪、导轨、齿条结构图;图4为导轨结构图;图5为执行卡爪结构图;图中各标号为:1-1-上夹块,1-2-下夹块,2-螺母,3-凹轨Ⅰ,4-前部外壳,5-齿轮转轴固定轴承,6-边缘螺母,7-涡轮转轴固定轴承,8-电机传动轴,9-蜗杆,10-1-上蜗轮外齿轮,10-2-上蜗轮内齿轮,11-1-下蜗轮外齿轮,11-2-下蜗轮内齿轮,12-上传动齿轮,13-下传动齿轮,14-齿条螺母,15-上齿条,16-下齿条,17-上导轨,18-下导轨,19-凸卡Ⅰ,20-凸卡Ⅱ,21-后部外壳,22-凹轨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包括上夹块1-1、下夹块1-2、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电机传动轴8、蜗杆9、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齿轮13、齿条螺母14、上齿条15、下齿条16、上导轨17、下导轨18;所述电机传动轴8一端从盖合的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伸出,电机传动轴8另一端与蜗杆9一端通过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连接,蜗杆9另一端为螺纹端,蜗杆9螺纹端上下分别与上蜗轮外齿轮10-1、下蜗轮外齿轮11-1啮合,与上蜗轮外齿轮10-1同轴安装的上蜗轮内齿轮10-2与上传动齿轮12一端啮合,与下蜗轮外齿轮11-1同轴安装的下蜗轮内齿轮11-2与下传动齿轮13一端啮合,上传动齿轮12另一端与上齿条15齿端啮合,下传动齿轮13另一端与下齿条16齿端啮合,上齿条15另一端与上导轨17一端通过齿条螺母14配合螺栓固定,下齿条16另一端与下导轨18一端通过齿条螺母14配合螺栓固定,上导轨17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上夹块1-1,下导轨18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下夹块1-2。再进一步地,夹块采用V形块,各夹块开齿状小口槽,上下夹块齿槽交错排列,各夹块与导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连接处垫有绝缘垫片。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靠近上夹块1-1、下夹块1-2一侧安装上导轨17、下导轨18处设有开口,开口宽度为导轨厚度,开口长度为导轨轨迹长度,上导轨17两侧设有凸卡Ⅰ19、下导轨18凸卡Ⅱ20,一侧的凸卡Ⅰ19、凸卡Ⅱ20与位于前部外壳4的凹轨Ⅰ3配合,对称设置在另一侧的凸卡Ⅰ19、凸卡Ⅱ20与位于后部外壳21的凹轨Ⅱ22配合。本申请中导轨通过两侧的凸嵌在相应的限位直线凹槽(即凹轨)中上下移动,使得上下夹块只能上下移动,而不会进行左右移动(上下左右是以图1为示意进行的说明),减少张合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通过螺栓经螺母2、边缘螺母6固定实现盖合。外壳由高强度合金制成。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内侧设有齿轮转轴固定轴承5、涡轮转轴固定轴承7;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齿轮13分别与各自的齿轮转轴通过平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齿轮转轴轴端用挡圈与对应的齿轮转轴固定轴承5内圈固定;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与安装二者的涡轮转轴通过平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设计为分开的两个轮,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同理),涡轮转轴轴端用挡圈与对应的涡轮转轴固定轴承7内圈固定;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与安装二者的涡轮转轴通过平键配合紧定螺钉固定,涡轮转轴轴端用挡圈与对应的涡轮转轴固定轴承7内圈固定。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块(1-1)、下夹块(1-2)、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电机传动轴(8)、蜗杆(9)、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齿轮(13)、齿条螺母(14)、上齿条(15)、下齿条(16)、上导轨(17)、下导轨(18);/n所述电机传动轴(8)一端从盖合的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伸出,电机传动轴(8)另一端与蜗杆(9)一端固定连接,蜗杆(9)另一端为螺纹端,蜗杆(9)螺纹端上下分别与上蜗轮外齿轮(10-1)、下蜗轮外齿轮(11-1)啮合,与上蜗轮外齿轮(10-1)同轴安装的上蜗轮内齿轮(10-2)与上传动齿轮(12)一端啮合,与下蜗轮外齿轮(11-1)同轴安装的下蜗轮内齿轮(11-2)与下传动齿轮(13)一端啮合,上传动齿轮(12)另一端与上齿条(15)齿端啮合,下传动齿轮(13)另一端与下齿条(16)齿端啮合,上齿条(15)另一端与上导轨(17)一端固定,下齿条(16)另一端与下导轨(18)一端固定,上导轨(17)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上夹块(1-1),下导轨(18)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下夹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作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手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块(1-1)、下夹块(1-2)、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电机传动轴(8)、蜗杆(9)、上蜗轮外齿轮(10-1)、上蜗轮内齿轮(10-2)、下蜗轮外齿轮(11-1)、下蜗轮内齿轮(11-2)、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齿轮(13)、齿条螺母(14)、上齿条(15)、下齿条(16)、上导轨(17)、下导轨(18);
所述电机传动轴(8)一端从盖合的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伸出,电机传动轴(8)另一端与蜗杆(9)一端固定连接,蜗杆(9)另一端为螺纹端,蜗杆(9)螺纹端上下分别与上蜗轮外齿轮(10-1)、下蜗轮外齿轮(11-1)啮合,与上蜗轮外齿轮(10-1)同轴安装的上蜗轮内齿轮(10-2)与上传动齿轮(12)一端啮合,与下蜗轮外齿轮(11-1)同轴安装的下蜗轮内齿轮(11-2)与下传动齿轮(13)一端啮合,上传动齿轮(12)另一端与上齿条(15)齿端啮合,下传动齿轮(13)另一端与下齿条(16)齿端啮合,上齿条(15)另一端与上导轨(17)一端固定,下齿条(16)另一端与下导轨(18)一端固定,上导轨(17)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上夹块(1-1),下导轨(18)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前部外壳(4)、后部外壳(21)外侧的下夹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江波王彧李锐郑昆高代勇林邦周伟彭熠耿远林党杰黄宏徐云水赵泽彪邱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