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剥线,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主要作用是将电力或信息传输到另一根导线上,以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及信息的共享。在电缆的铺设现场,由于受场地、环境及距离的影响,通常对电缆的长度需求不一,需临时制作同轴电缆接头,以通过彼此两根同轴电缆接头将若干根电缆连接起来,进一步满足电缆铺设现场的实际需求。
2、在制作同轴电缆过程中,一般选取电缆其中一个端头对其剥线处理,以使剥露出电缆的内芯与另一根剥漏的内芯缠绕并用绝缘胶皮进行连接,以初步完成电缆与另一根电缆的连接过程。在对电缆接头剥皮过程中,对于剥电缆外层不同绝缘皮有不同的长度规格,比如常用的sfv-75-1-1电缆及其配套l9(bnc)-75j-1-1头,和sfv-75-2-1电缆及其配套l9(bnc)-75j-2-1头的尺寸,需剥离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的距离为8.5mm及内导体芯线的距离为3mm。
3、目前用于剥电缆皮的工具或装置有很多,比如专利号为cn202221633485.4中公开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电缆剥线装置和专利号为cn202222706312.7中公开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器,虽然两者均能实现对电缆接头进行剥线,但用这两种装置对电缆接头剥线时,操作人员凭估测要剥皮的距离,对电缆接头外表的不同绝缘层进行剥皮作业,致所剥后的电缆接头长度还需人工再次修正才能达到满足使用标准。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成本,还降低了对电缆接头剥线的效率。
4、由此,有必要对电缆剥线结构进行改进及设计,以解决现有在对不同层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在对不同层电缆剥皮时,所剥出的电缆长度还需人工进行修正才能达到使用标准的繁琐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电缆固定夹持件及电缆剥皮件;所述上箱体通过铰链与下箱体形成剥线工具箱,下箱体及上箱体的内左部盖合形成电缆固定夹持件,上箱体及下箱体的内右部盖合形成电缆剥皮件;电缆剥皮件包括电缆放置件及电缆刮皮件,电缆刮皮件移动设置于上箱体内右部,电缆放置件移动设置于下箱体内右部;电缆放置件通过插接滑块与电缆刮皮件铰接,电缆放置件中的驱动端与放置座连接,放置座顶部设置有第一下刮刀、第二下刮刀及定位挡块;第一上刮刀配合第一下刮刀使用,第二上刮刀配合第二下刮刀使用,第一上刮刀及第二上刮刀分别设置于电缆刮皮件中的移动座上,第二上刮刀长度比第一上刮刀长度长;第一下刮刀与第二下刮刀的间距离设置为8.5mm,第二下刮刀与定位挡块间的距离设置为3mm。
4、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刮刀刮持电缆时与第一下刮刀顶部开设的让位条槽一配合使用,第二上刮刀刮持电缆时与第二下刮刀顶部开设的让位条槽二配合使用,让位条槽二槽深度比让位条槽一深度深。
5、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刮刀及第二上刮刀上分别开设有刮线弧槽一,刮线弧槽一在刮持电缆时配合刮线弧槽二使用,刮线弧槽二分别开设于第一下刮刀及第二下刮刀上。
6、进一步,所述电缆放置件还包括电推杆及锂电池;电推杆固定端通过连接块与下箱体左侧内壁连接,电推杆活动端与放置座侧壁连接,电推杆接线端通过带开关按钮的导线与锂电池电连,锂电池设置于下箱体内底部。
7、进一步,所述电缆刮皮件还包括丝杠;丝杠设置于上箱体内右部空腔壁之间,丝杠与移动座上的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移动座两侧壁与上箱体内右部侧壁滑动连接,移动座顶部一端设置有扣块,扣块与放置座顶部另一端的扣槽配合使用。
8、进一步,所述电缆固定夹持件包括上夹持件及下夹持件;上夹持件设置于上箱体内左部,下夹持件设置于下箱体内左部。
9、进一步,所述上夹持件设置为橡胶夹持板一,橡胶夹持板一设置于上箱体内左部的实心区。
10、进一步,所述下夹持件包括支撑板及橡胶夹持板二;支撑板与下箱体内左部侧壁连接,支撑板顶部与橡胶夹持板二底部连接。
11、工作过程:对同轴电缆接头进行剥线时,先将电缆剥皮件进行复位向左移动,再把需剥皮的电缆放在放置座上的第一下刮刀与第二下刮刀上,并使电缆需剥皮一端与定位挡块侧壁平齐抵触,然后将上箱盖盖合于下箱盖上,电缆另一端则被夹持于电缆固定夹持件处,第一上刮刀则与第一下刮刀配合夹持电缆,第二上刮刀则与第二下刮刀配合夹持电缆;这时,再驱动放置座向远离电缆固定夹持件一端移动向右移动,与放置座通过插接滑块相连的移动座便也同步移动。
12、在该移动过程中,第一上刮刀配合第一下刮刀和第二上刮刀配合第二下刮刀分别对电缆进行刮皮处理,经刮皮后的电缆,由于第一下刮刀与第二下刮刀的间距离设置为8.5mm,第二下刮刀与定位挡块间的距离设置为3mm,且第二上刮刀长度比第一上刮刀长度长,则剥皮后的电缆第一段长度为3mm,剥皮后的电缆第二段长度为8.5mm,无须人工对剥皮后的电缆长度进行再次修正,便可剥出符合电缆接头剥皮的日常要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4、本技术通过将放置座上的第二下刮刀与定位挡块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mm、第二下刮刀与第一下刮刀之间的距离设置为8.5mm及第二上刮刀长度比第一上刮刀长度长,能够在第一上刮刀配合第一下刮刀和第二下刮刀配合第二下刮刀同时对电缆剥皮时,由于第二下刮刀与定位挡块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mm、第二下刮刀与第一下刮刀之间的距离设置为8.5mm及及第二上刮刀长度比第一上刮刀长度长的缘故,则所剥电缆后第一段(第一段:定位挡块与第二下刮刀的电缆段)长度为3mm和所剥电缆后第二段(第二段:第二下刮刀与第一下刮刀的电缆段)长度为8.5mm,无须人工对剥皮后的电缆长度进行再次修正,便可剥出符合电缆接头剥皮的日常要求,以解决现有在对不同层电缆剥皮时,所剥出的电缆长度还需人工进行修正才能达到使用标准的繁琐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电缆固定夹持件(3)及电缆剥皮件(4);所述上箱体(1)通过铰链与下箱体(2)形成剥线工具箱,下箱体(2)及上箱体(1)的内左部盖合形成电缆固定夹持件(3),上箱体(1)及下箱体(2)的内右部盖合形成电缆剥皮件(4);电缆剥皮件(4)包括电缆放置件(5)及电缆刮皮件(6),电缆刮皮件(6)移动设置于上箱体(1)内右部,电缆放置件(5)移动设置于下箱体(2)内右部;电缆放置件(5)通过插接滑块(7)与电缆刮皮件(6)铰接,电缆放置件(5)中的驱动端与放置座(12)连接,放置座(12)顶部设置有第一下刮刀(18)、第二下刮刀(11)及定位挡块(13);第一下刮刀(18)配合第一上刮刀(8)使用,第二下刮刀(11)配合第二上刮刀(9)使用,第一上刮刀(8)及第二上刮刀(9)分别设置于电缆刮皮件(6)中的移动座(10)上,第二上刮刀(9)长度比第一上刮刀(8)长度长;第一下刮刀(18)与第二下刮刀(11)的间距离设置为8.5mm,第二下刮刀(11)与定位挡块(13)间的距离设置为3mm。
2.根据权利要求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刮刀(8)刮持电缆时与第一下刮刀(18)顶部开设的让位条槽一(14)配合使用,第二上刮刀(9)刮持电缆时与第二下刮刀(11)顶部开设的让位条槽二(15)配合使用,让位条槽二(15)槽深度比让位条槽一(14)深度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放置件(5)还包括电推杆(19)及锂电池(22);电推杆(19)固定端通过连接块(23)与下箱体(2)左侧内壁连接,电推杆(19)活动端与放置座(12)侧壁连接,电推杆(19)接线端通过带开关按钮的导线与锂电池(22)电连,锂电池(22)设置于下箱体(2)内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刮皮件(6)还包括丝杠(24);丝杠(24)设置于上箱体(1)内右部空腔壁之间,丝杠(24)与移动座(10)上的内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移动座(10)两侧壁与上箱体(1)内右部侧壁滑动连接,移动座(10)顶部一端设置有扣块(25),扣块(25)与放置座(12)顶部另一端的扣槽(27)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夹持件(3)包括上夹持件(28)及下夹持件(29);上夹持件(28)设置于上箱体(1)内左部,下夹持件(29)设置于下箱体(2)内左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件(28)设置为橡胶夹持板一,橡胶夹持板一设置于上箱体(1)内左部的实心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件(29)包括支撑板(30)及橡胶夹持板二(21);支撑板(30)与下箱体(2)内左部侧壁连接,支撑板(30)顶部与橡胶夹持板二(21)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电缆固定夹持件(3)及电缆剥皮件(4);所述上箱体(1)通过铰链与下箱体(2)形成剥线工具箱,下箱体(2)及上箱体(1)的内左部盖合形成电缆固定夹持件(3),上箱体(1)及下箱体(2)的内右部盖合形成电缆剥皮件(4);电缆剥皮件(4)包括电缆放置件(5)及电缆刮皮件(6),电缆刮皮件(6)移动设置于上箱体(1)内右部,电缆放置件(5)移动设置于下箱体(2)内右部;电缆放置件(5)通过插接滑块(7)与电缆刮皮件(6)铰接,电缆放置件(5)中的驱动端与放置座(12)连接,放置座(12)顶部设置有第一下刮刀(18)、第二下刮刀(11)及定位挡块(13);第一下刮刀(18)配合第一上刮刀(8)使用,第二下刮刀(11)配合第二上刮刀(9)使用,第一上刮刀(8)及第二上刮刀(9)分别设置于电缆刮皮件(6)中的移动座(10)上,第二上刮刀(9)长度比第一上刮刀(8)长度长;第一下刮刀(18)与第二下刮刀(11)的间距离设置为8.5mm,第二下刮刀(11)与定位挡块(13)间的距离设置为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刮刀(8)及第二上刮刀(9)上分别开设有刮线弧槽一(20),刮线弧槽一(20)在刮持电缆时配合刮线弧槽二(16)使用,刮线弧槽二(16)分别开设于第一下刮刀(18)及第二下刮刀(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刮刀(8)刮持电缆时与第一下刮刀(18)顶部开设的让位条槽一(14)配合使用,第二上刮刀(9)刮持电缆时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顺,宋圆航,陈楠,龙波,吴业鹏,陈忠武,杨益,岳东峻,王学问,饶大均,刘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