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0734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段,其中,该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时域资源不相同,且该多个数据段在时域分布不连续,和/或,该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频域资源不相同,且该多个数据段在频域分布不连续。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第二设备成功地对传输块进行解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下行调度,接入网设备(如基站)会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指示下行数据所在的时频资源以及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等。然后接入网设备根据MCS对下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之后,再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发送该下行数据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如果对该下行数据解码成功,则向接入网设备反馈ACK消息。如果解码失败,则向接入网设备反馈NACK消息。接入网设备接收到ACK消息时,该次下行调度完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NACK消息时,则接入网设备需重传数据。对于上行调度,终端设备首先需要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SR)。然后接入网设备通过PDCCH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信息,该上行授权信息指示上行调度的时频资源和MCS等。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授权信息之后,根据MCS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并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发送编码调制后的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收到该上行数据后,如果对该上行数据解码成功,则向终端设备反馈ACK消息。如果解码失败,则向终端设备反馈NACK消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ACK消息时,该次上行调度完成。终端设备接收到该NACK消息时,终端设备需重传数据。因此,完成一次调度,下行和上行分别占用RTT+T_proc和2*RTT+T_proc。其中RTT(round-triptime)为传输的往返时延。例如,对于下行调度,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间为t1,ACK消息的传输时间为t2,则RTT=t1+t2。T_proc表示总处理时间,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时间和上下行切换时间等。对于卫星系统,RTT较大,例如GEO卫星的RTT=544.751ms。由于RTT较大,此时T_proc相对于RTT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调度一次上行数据所需时间约等于1s,调度一次下行数据所需时间约等于0.5s。接入网设备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或者终端设备所汇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CQI)来设定上行调度或下行调度所使用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若系统传输时延较大,则接入网设备所设定的MCS可能会不准确。这会导致数据接收方不能准确地对数据解码。例如,对于上行调度,接入网设备当前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的信道质量较好,则接入网设备为该PUSCH设置较高的MCS。但由于系统传输时延较大,终端设备需要较长时间才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此时PUSCH的信道质量已经变差,终端设备使用接入网设备设定的MCS对PUSCH的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将导致接入网设备接收该PUSCH的上行数据之后,对该上行数据解码失败。因此,如何降低数据解码失败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有利于降低数据解码失败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段,其中,该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时域资源不相同,且该多个数据段在时域分布不连续,和/或,该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频域资源不相同,且该多个数据段在频域分布不连续。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第二设备成功地对传输块进行解码。可选的,传输块为数据交织后的传输块。采用交织可以使误码离散化,这样接收端就可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技术消除随机差错,从而改善整个数据序列的传输质量。可选的,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段之前,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该第一信息还用于第二设备确定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基于该可选的方式,接入网设备可以预先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通知终端设备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和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地接收到传输块的数据段。可选的,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该第一信息还用于第一设备确定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设备根据数据段数量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段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设备根据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段。基于该可选的方式,接入网设备可以预先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通知终端设备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和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数据段数量对传输块划分数据段,并根据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发送该多个数据段。可选的,任意两个第一时域偏移量相同,任意两个第一频域偏移量,第一时域偏移量为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第一频域偏移量为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第一时域偏移量和第一频域偏移量,该第一数据段为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基于该可选的方式,接入网设备不是直接通知每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只需发送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第一时域偏移量和第一频域偏移量,终端设备就能确定每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有利于节省传输比特。可选的,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时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时域偏移量不相同,至少具有一个第一频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频域偏移量不相同,第一时域偏移量为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第一频域偏移量为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和调度方式编号,调度方式编号与各个第二数据段相对于第一数据段的时域偏移量以及各个第二数据段相对于第一数据段的频域偏移量具有映射关系,第一数据段为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第二数据段为传输块的除第一数据段之外的数据段。基于该可选的方式,接入网设备不是直接通知每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只需发送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和调度方式编号,终端设备就能确定每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有利于节省传输比特。可选的,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时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时域偏移量不相同,至少具有一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n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时域资源不相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段在时域分布不连续,和/或,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频域资源不相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段在频域分布不连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时域资源不相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段在时域分布不连续,和/或,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频域资源不相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段在频域分布不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块为数据交织后的传输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
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段数量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第一时域偏移量相同,任意两个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时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时域偏移量不相同,至少具有一个第一频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频域偏移量不相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和调度方式编号,所述调度方式编号与各个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时域偏移量以及各个所述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频域偏移量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所述第二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除所述第一数据段之外的数据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时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时域偏移量不相同,至少具有一个第一频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频域偏移量不相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和调度方式编号,所述调度方式编号与调制编码方案MCS信息、各个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时域偏移量和各个所述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频域偏移量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所述第二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除所述第一数据段之外的数据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划分的数据段数量和时频资源范围;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范围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


9.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信道质量或传输时延要求确定所述传输块需要划分的数据段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得到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划分的数据段数量和时频资源范围;
所述第一设备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段数量对所述传输块进行分段;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范围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段。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时域资源不相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段在时域分布不连续,和/或,所述多个数据段中的不同数据段的频域资源不相同,且所述多个数据段在频域分布不连续;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多个数据段合成所述传输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块为数据交织后的传输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段数量和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需划分的数据段数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块的各个数据段的时频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第一时域偏移量相同,任意两个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相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时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时域偏移量不相同,至少具有一个第一频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频域偏移量不相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和调度方式编号,所述调度方式编号与各个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时域偏移量和各个所述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频域偏移量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所述第二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除所述第一数据段之外的数据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时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时域偏移量不相同,至少具有一个第一频域偏移量与其他第一频域偏移量不相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时域偏移量,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所述传输块的相邻两次发送的数据段之间的频域偏移量,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段的时频资源和调度方式编号,所述调度方式编号与调制编码方案MCS信息、各个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时域偏移量和各个所述第二数据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频域偏移量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第一个发送的数据段,所述第二数据段为所述传输块的除所述第一数据段之外的数据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划分的数据段数量和时频资源范围;
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段数量在所述时频资源范围从第一设备接收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传输块划分的数据段数量和时频资源范围;
所述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段数量在所述时频资源范围从第一设备接收所述传输块的多个数据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信道质量或传输时延要求确定所述传输块需要划分的数据段数量。


2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垂丽张公正乔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