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33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其特征是它包括顶板(10)、装置在顶板(10)上面的驱动机构(1)、改向机构(2)、装置在顶板(10)下面的导轨(3)、车架(4)、料斗(5);导轨(3)沿铅垂方向设置固定在框架(7)上,料斗装置在车架(4)的下部,料斗(5)与驱动机构(1)之间设置有改向机构(2),车架(4)料斗、驱动机构及改向机构通过柔性牵引索(8)联接传动;在车架(4)上部的两个角及中间位置呈矩形分布装置有4个使车架、料斗作垂直运动的导轮组(6)。(*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送样器,尤其适用于松散物料采样中使用。
技术介绍
松散物料采样时,采样设备中的送样器结构一般为料车、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等。上述设备安装及运动需较大空间,且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破损率较大,用途受到局限,在特殊场合根本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平时车架、料斗缩到设备内部,运动时料斗垂直运动,动作灵活,满足输送距离最小原则,物料在运送过程中原始粒度基本不遭破坏。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它包括顶板(10)、装置在顶板上面的驱动机构、改向机构、装置在顶板下面的导轨、车架、料斗;导轨沿铅垂方向设置固定在框架上,料斗装置在车架的下部,料斗与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改向机构,车架料斗、驱动机构及改向机构通过柔性牵引索联接传动;在车架上部的两个角及中间位置呈矩形分布装置有4个使车架、料斗作垂直运动的导轮组。所述导轮组由三个导轮组成,三个导轮之间布置在导轨的外周前、后、左或右方向上。由于车架上有四组导轮组,分别固定在车架的四角,同时每组导轮组的三个导轮,在导轨的前、后、左、右方向上固定了车架的位置,从而使车架在垂直运动过程中,料斗在空间不歪斜、倾翻。料斗与牵引机构采用柔性联接方式,消除了运动过程的噪音。料斗在高空收集到足够的样品后,牵引机构开启,料斗形如壁虎沿垂直方向运动;料斗和车架,下降至卸料位卸料,放料后牵引机构反转,料斗自动回至高空接料位。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平时车架、料斗缩在设备内部,可紧贴设备内、外墙壁,占据空间小;运动时料斗垂直运动,动作灵活,输送距离短。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架及料斗在最高位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最高位时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驱动机构,2、改向机构,3、导轨,4、车架,5、料斗,6、导轮组,7、框架,8、牵引索,9、导轮,10、顶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包括顶板(10)、装置在顶板(10)上面的驱动机构(1),改向机构(2),装置在顶板下面的导轨(3)、车架(4)、料斗(5)。导轨(3)沿铅垂直方向设置并固定在框架(7)上。料斗(5)装置固定在车架(4)的下部,料斗通过柔性牵引索(8)及改向机构(2)与驱动机构(1)联接传动,在驱动机构(1)的驱使下上下移动。在车架(4)的上方两个角上和下部成矩形布置固定有4组导轮组(6),参照图3,每组导轮组有三个导轮(9),三个导轮分布在导轨(3)的前、后、左或右方向上固定了车架(4)的位置,从而使车架在垂直运动过程中料斗在空间不歪斜、倾翻。料斗(5)与牵引机构采用钢丝绳柔性联接,消除了运动过程的噪声。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索(8)采用钢丝绳,驱动机构(1)采用电动机。具体工作过程是料斗(5)在高空收集到足够的样品后,驱动机构(1)开动,料斗(5)在动力的驱使下如壁虎般沿垂直方向运动;料斗(5)和车架(4)下降至卸料位卸料;卸料后驱动机构反转,料斗(5)及车架(4)自动返回至高空接料位。权利要求1.一种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其特征是它包括顶板(10)、装置在顶板(10)上面的驱动机构(1)、改向机构(2)、装置在顶板(10)下面的导轨(3)、车架(4)、料斗(5);导轨(3)沿铅垂方向设置固定在框架(7)上,料斗装置在车架(4)的下部,料斗(5)与驱动机构(1)之间设置有改向机构(2),车架(4)料斗、驱动机构及改向机构通过柔性牵引索(8)联接传动;在车架(4)上部的两个角及中间位置呈矩形分布装置有4个使车架、料斗作垂直运动的导轮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其特征是所述导轮组(6)由三个导轮组成,三个导轮布置在导轨(3)的外周前、后、左或右方向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壁虎式多级送样器,它由驱动机构、改向机构、导轨、车架、料斗几部分组成;车架上有四组导轮组,导轮组有效地阻止料斗在垂直升降过程中的歪斜,倾翻。料斗与驱动机构采用柔性联接方式,消除了运动过程中的噪音。料斗在高空位收取样品,送料时驱动机构开启,车架连同料斗下降至卸料位,放料后驱动机构反转,料斗自动回至高空受料位。具有结构紧凑,占据空间体积小、输送距离短的优点。文档编号G01N1/20GK2748903SQ20042010935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滨生, 冯福忠, 王芹, 宰绍锋 申请人:徐州市三原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滨生冯福忠王芹宰绍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三原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