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14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5
提供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转子的定子;减速装置,其与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经由减速装置而与马达连接;壳体,其具有在内部收纳马达的马达收纳部;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转子的旋转;以及布线组件,其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壳体具有收纳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装置收纳部在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马达收纳部的一侧。马达收纳部具有供布线组件通过的布线通路。布线组件从旋转检测装置经由马达收纳部的内部延伸到布线通路。旋转检测装置具有供第1连接器从轴向的另一侧连接的第2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种车辆的驱动装置,其具有检测马达的旋转的旋转检测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旋转变压器作为旋转检测装置的车辆驱动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1732号公报在上述那样的驱动装置中,例如存在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的布线组件的绕线复杂化的情况。因此,驱动装置的组装所需的工时和时间有可能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能够抑制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的布线组件的绕线复杂化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减速装置,其与所述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经由所述减速装置而与所述马达连接;壳体,其具有马达收纳部,该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布线组件,其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所述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所述装置收纳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一侧。所述马达收纳部具有供所述布线组件通过的布线通路。所述布线组件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经由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布线通路。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有第2连接器,该第2连接器供所述第1连接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减速装置,其与所述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经由所述减速装置而与所述马达连接;壳体,其具有马达收纳部,该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布线组件,其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所述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所述装置收纳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一侧。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有第2连接器,该第2连接器供所述第1连接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在驱动装置中,能够抑制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的布线组件的绕线复杂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3中的IV-IV剖视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收纳部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架和旋转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驱动装置;2:马达;4:减速装置;5:差动装置;6:壳体;20:转子;21:轴;21b:台阶部;24:转子主体;26:轴承;30:定子;55:车轴;70:旋转检测装置;71:旋转变压器转子;72:旋转变压器定子;76:第2连接器;78:固定部件;83:马达收纳部;83a:布线通路;84a:分隔壁部;84c:保持部;84d:布线贯通孔;84g:保护壁部;84h:装置收纳部;101、201:布线组件;101a、201a:第1布线;101b:第2布线;101c:第1连接器;101d、101e:中继连接器;110、210:汇流条保持架;111:汇流条;210b:布线保持部;J1:马达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为基础来规定铅垂方向并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Z侧是铅垂方向上侧,-Z侧是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者垂直的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是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是车辆的后侧,-X侧是车辆的前侧。在该情况下,+Y侧是车辆的右侧,-Y侧是车辆的左侧。各图中适当示出的马达轴线J1沿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1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右侧(-Y侧)相当于轴向的一侧,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Y侧)相当于轴向的另一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右侧称为“轴向一侧”,将左侧称为“轴向另一侧”。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并作为其动力源来使用。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具有马达2、减速装置4、差动装置5、壳体6、逆变器单元8、油冷却器97以及油泵96。壳体6具有:壳体主体81,其收纳马达2和后述的旋转检测装置70;以及齿轮收纳部82,其在内部收纳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齿轮收纳部82位于壳体主体81的轴向另一侧(+Y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2具有转子20、定子30以及轴承26、27。转子20能够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20具有轴21和转子主体24。转子主体24固定在轴21的外周面上。转子主体24在定子30的径向内侧与定子30隔着间隙而对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转子主体24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子磁铁。转子20的转矩被传递到减速装置4。轴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轴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轴21是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在轴21上设置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沿径向延伸并连接中空部22和轴21的外部。轴21横跨壳体6的壳体主体81和齿轮收纳部82而延伸。轴21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向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突出。在轴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减速装置4的后述的第1齿轮41。轴21被轴承26、27支承为能够旋转。如图4所示,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向后述的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突出。在轴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使轴21的外径减小的台阶部21b。由此,轴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成为外径变小的缩径部21a。如图1所示,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更详细地说,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包围转子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其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其中,/n该驱动装置具有:/n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n减速装置,其与所述马达连接;/n差动装置,其经由所述减速装置而与所述马达连接;/n壳体,其具有马达收纳部,该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n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n布线组件,其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所述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n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n所述装置收纳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一侧,/n所述马达收纳部具有供所述布线组件通过的布线通路,/n所述布线组件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经由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布线通路,/n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有第2连接器,该第2连接器供所述第1连接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9 JP 2019-0803551.一种驱动装置,其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其中,
该驱动装置具有:
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
减速装置,其与所述马达连接;
差动装置,其经由所述减速装置而与所述马达连接;
壳体,其具有马达收纳部,该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
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
布线组件,其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所述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
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
所述装置收纳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一侧,
所述马达收纳部具有供所述布线组件通过的布线通路,
所述布线组件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经由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布线通路,
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有第2连接器,该第2连接器供所述第1连接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转子具有转子主体,该转子主体在所述定子的内侧与所述定子隔开间隙而对置,
所述第2连接器位于所述转子主体的所述轴向的一侧,
所述壳体具有保护壁部,该保护壁部位于所述第2连接器与所述转子主体的所述轴向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2连接器的整体被所述保护壁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将所述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
所述壳体具有对所述轴承进行保持的保持部,
所述保护壁部从所述保持部向以所述马达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
汇流条,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
汇流条保持架,其对所述汇流条进行保持,
所述布线组件具有:
第2布线,其与所述第1布线连接,并通过所述布线通路;以及
中继连接器,其连接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
所述中继连接器保持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