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和滴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97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和滴液装置,该组件定位构件,定义装有显色剂A液的滴瓶为第一滴瓶,定义装有显色剂B液的滴瓶为第二滴瓶,定位构件具有与第一滴瓶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和与第二滴瓶相适配的第二通孔,还包括设置于定位构件底部的滴嘴构件,滴嘴构件包括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滴嘴和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滴嘴,定义第一滴嘴与第二滴嘴的中心点距离为滴嘴间距,滴嘴间距与微孔板条中的相邻两个微孔的中心点距离相适配,滴嘴间距的范围为1±0.2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通过设置定位构件和滴嘴构件,使用双滴瓶同时滴液操作,并结合滴嘴间距的设计,既实现显色的目的,又相较于传统的两次滴液操作节省一半的滴液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和滴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和滴液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实验中,通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型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在检测待测样品的显色步骤中,一般需要在微孔板条中的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液再加入显色剂B液,然后振荡摇匀,最后避光显色,但目前进行显色步骤的操作是:先用装有显色剂A液的滴瓶滴入微孔板条的微孔中,然后再用装有显色剂B液的滴瓶重复滴入每个微孔中,这样分别采用两次加入显色剂的方式,存在操作步骤繁杂、滴加显色剂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滴液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次加显色剂的方式存在操作步骤繁杂、滴加显色剂时间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包括定位构件,定义装有显色剂A液的滴瓶为第一滴瓶,定义装有显色剂B液的滴瓶为第二滴瓶,所述定位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滴瓶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滴瓶相适配的第二通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构件底部的滴嘴构件,所述滴嘴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滴嘴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滴嘴,定义所述第一滴嘴与所述第二滴嘴的中心点距离为滴嘴间距,所述滴嘴间距与微孔板条中的相邻两个微孔的中心点距离相适配,所述滴嘴间距的范围为1±0.2cm。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放置孔和向左斜向连通孔,所述向左斜向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放置孔和第一滴嘴;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二放置孔和向右斜向连通孔,所述向右斜向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放置孔和第二滴嘴;所述向左斜向连通孔与所述向右斜向连通孔朝向所述第一滴嘴与所述第二滴嘴的中心轴相向设置。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一放置孔连接所述向左斜向连通孔的一端为第一瓶颈端,所述第一瓶颈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滴瓶瓶颈上的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且/或;定义所述第二放置孔连接所述向右斜向连通孔的一端为第二瓶颈端,所述第二瓶颈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滴瓶瓶颈上的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放置孔中部外侧的第一按压件和设于所述第二放置孔中部外侧的第二按压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第一弹簧和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弹簧伸缩的第一挤压按钮,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挤压按钮的一端在未压缩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放置孔内壁齐平;且/或,所述第二按压件包括第二弹簧和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弹簧(141)伸缩的第二挤压按钮,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二挤压按钮的一端在未压缩状态下与所述第二放置孔内壁齐平。可选地,所述第一滴嘴与所述第二滴嘴的形状均呈漏斗型设置。可选地,所述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构件两侧的握持构件。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构件与所述定位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和为15cm。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构件与所述握持构件均由橡胶制成。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有显色剂A液的第一滴瓶、装有显色剂B液的第二滴瓶和上述的辅助滴液组件,所述第一滴瓶倒扣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滴瓶倒扣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通过设置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定位构件,可同时放置装有显色剂A液和B液的两个滴瓶,实现双滴瓶同时滴液的功能;再通过将第一滴嘴和第二滴嘴的滴嘴间距范围设置为1±0.2cm,从而使从两个滴瓶所滴出的显色剂液之间的距离与微孔板条中相邻两个微孔相适配,根据滴嘴间距的设置,确定了滴液时滴入微孔板条中每个微孔的滴液顺序,即每个微孔中都是先滴入显色剂A液,再滴入显色剂B液,实现显色的目的,通过定位构件与滴嘴构件的结合设计,既满足双滴瓶同时滴液,又满足各显色剂的先后加入,减少了两个滴瓶分开的重复操作,相较于两次分开滴液操作节省了一半的滴加显色剂时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带滴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首次滴液操作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在滴液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滴液组件在滴完一行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定位构件,11-第一通孔,111-第一放置孔,1111-第一瓶颈端,1112-内螺纹,112-向左斜向连通孔,12-第二通孔,121-第二放置孔,1211-第二瓶颈端,122-向右斜向连通孔,13-第一按压件,131-第一弹簧,132-第一挤压按钮,14-第二按压件,141-第二弹簧,142-第二挤压按钮,2-滴嘴构件,21-第一滴嘴,22-第二滴嘴,3-握持构件,4-第一滴瓶,5-第二滴瓶,6-微孔板条,d-滴嘴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一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型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该原理为:在微孔条上预包被春花乙肝e抗体(HBeAb),加入待测样品,同时加入酶标记乙肝e抗体(HBeAb-HRP)当标本中存在乙肝e抗原时形成“包被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入显色剂,复合物上连接的HRP使显色剂生成蓝色产物,终止后变为黄色,当待检样品中无HBeAg存在时,不显色。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对待测样品进行检验时的步骤为:1.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2.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每板应阴性对照孔3孔,阳性对照孔2孔和空白对照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构件(1),定义装有显色剂A液的滴瓶为第一滴瓶(4),定义装有显色剂B液的滴瓶为第二滴瓶(5),所述定位构件(1)具有与所述第一滴瓶(4)相适配的第一通孔(11)和与所述第二滴瓶(5)相适配的第二通孔(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构件(1)底部的滴嘴构件(2),所述滴嘴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11)连通的第一滴嘴(2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12)连通的第二滴嘴(22),定义所述第一滴嘴(21)与所述第二滴嘴(22)的中心点距离为滴嘴间距d,所述滴嘴间距d与微孔板条(6)中的相邻两个微孔的中心点距离相适配,所述滴嘴间距d的范围为1±0.2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滴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构件(1),定义装有显色剂A液的滴瓶为第一滴瓶(4),定义装有显色剂B液的滴瓶为第二滴瓶(5),所述定位构件(1)具有与所述第一滴瓶(4)相适配的第一通孔(11)和与所述第二滴瓶(5)相适配的第二通孔(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构件(1)底部的滴嘴构件(2),所述滴嘴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11)连通的第一滴嘴(2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12)连通的第二滴嘴(22),定义所述第一滴嘴(21)与所述第二滴嘴(22)的中心点距离为滴嘴间距d,所述滴嘴间距d与微孔板条(6)中的相邻两个微孔的中心点距离相适配,所述滴嘴间距d的范围为1±0.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滴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包括第一放置孔(111)和向左斜向连通孔(112),所述向左斜向连通孔(112)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放置孔(111)和第一滴嘴(21);
所述第二通孔(12)包括第二放置孔(121)和向右斜向连通孔(122),所述向右斜向连通孔(122)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放置孔(121)和第二滴嘴(22);
所述向左斜向连通孔(112)与所述向右斜向连通孔(122)朝向所述第一滴嘴(21)与所述第二滴嘴(22)的中心轴相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滴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放置孔(111)连接所述向左斜向连通孔(112)的一端为第一瓶颈端(1111),所述第一瓶颈端(11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滴瓶(4)瓶颈上的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1112);且/或,
定义所述第二放置孔(121)连接所述向右斜向连通孔(122)的一端为第二瓶颈端(1211),所述第二瓶颈端(12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滴瓶(5)瓶颈上的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11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武清罗俊陈福义任家荣彭书生陈建国闵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