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86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搅拌腔,搅拌腔上方设有进料口,搅拌腔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传动皮带和电机相连,搅拌轴下方设有刮板,刮板下半部分为软体材料,刮板通过转轴和搅拌腔底部相连,搅拌腔下方设有出料腔,出料腔和搅拌腔之间通过出料口相连,出料腔一侧设有挤出螺杆,挤出螺杆由电机进行驱动,机架底部设有滑轮进行移动。在搅拌腔底部设有刮板,有效将物料旋转刮至出料腔内,且在刮板底部设有软体材料,能够对搅拌腔进行有效的保护,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
技术介绍
捏合机是对高粘度、弹塑性物料的捏合、混炼、硫化、聚合的理想设备。捏合机可用于生产硅橡胶、密封胶、热熔胶、食品胶基、医药制剂等。以往的捏合机在使用的工程中,存在物料传动较为缓慢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进程,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搅拌腔,搅拌腔上方设有进料口,搅拌腔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传动皮带和电机相连,搅拌轴下方设有刮板,刮板下半部分为软体材料,刮板通过转轴和搅拌腔底部相连,搅拌腔下方设有出料腔,出料腔和搅拌腔之间通过出料口相连,出料腔一侧设有挤出螺杆,挤出螺杆由电机进行驱动,机架底部设有滑轮进行移动。进一步地,搅拌腔底部的转轴由外部的电机进行驱动,刮板和搅拌腔内侧壁之间不接触,软体材料为硅胶或橡胶,软体材料和搅拌腔底部接触。进一步地,出料口贯穿搅拌腔和出料腔。进一步地,搅拌轴为“Z”字形。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搅拌腔底部设有刮板,有效将物料旋转刮至出料腔内,且在刮板底部设有软体材料,能够对搅拌腔进行有效的保护,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刮板部分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进料口,3、搅拌腔,4、搅拌轴,5、传动皮带,6、电机,7、转轴,8、刮板,81、软体材料,9、出料口,10、出料腔,11、挤出螺杆,12、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所示,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包括机架1,机架内设有搅拌腔3,搅拌腔3上方设有进料口2,搅拌腔3内设有搅拌轴4,搅拌轴4为“Z”字形,搅拌轴4通过传动皮带5和电机6相连,搅拌轴4下方设有刮板8,刮板8下半部分为软体材料81,刮板8通过转轴7和搅拌腔3底部相连,搅拌腔3下方设有出料腔10,出料腔10和搅拌腔3之间通过出料口9相连,出料口9贯穿搅拌腔3和出料腔10,出料腔10一侧设有挤出螺杆11,挤出螺杆11由电机进行驱动,机架1底部设有滑轮12进行移动。搅拌腔3底部的转轴7由外部的电机进行驱动,刮板8和搅拌腔3内侧壁之间不接触,软体材料81为硅胶或橡胶,软体材料81和搅拌腔3底部接触,在刮板底部设有软体材料,防止在搅拌腔底部的物料堆积,刮板刮过的时候发生卡壳,或损坏搅拌腔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通过传动皮带和电机相连,所述搅拌轴下方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下半部分为软体材料,所述刮板通过转轴和搅拌腔底部相连,所述搅拌腔下方设有出料腔,所述出料腔和搅拌腔之间通过出料口相连,所述出料腔一侧设有挤出螺杆,所述挤出螺杆由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滑轮进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水电机组碳刷用新型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通过传动皮带和电机相连,所述搅拌轴下方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下半部分为软体材料,所述刮板通过转轴和搅拌腔底部相连,所述搅拌腔下方设有出料腔,所述出料腔和搅拌腔之间通过出料口相连,所述出料腔一侧设有挤出螺杆,所述挤出螺杆由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滑轮进行移动。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豪克王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州碳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