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632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包括废气进管、过滤器、吸附罐和催化炉,所述废气进管与吸附罐连通,废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一号阀门,所述吸附罐上连有补冷管、排放总管和脱附管,所述排放总管上设有二号阀门,所述补冷管上设有风冷阀门,所述催化炉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所述脱附管与燃烧室连接,脱附管上设有三号阀门和脱附风机,脱附管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接的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上设有六号阀门,所述蓄热室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通的第一排放管和补冷管连通的回流管,所述第一排放管上设有四号阀门,所述回流管上设有五号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
技术介绍
活性炭吸附的实质是利用活性炭吸附的特性把低浓度大风量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吸附到活性炭中并浓缩,经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的气体直接排空,其实质是一个吸附浓缩的过程,并没有把有机溶剂处理掉,是一个物理过程。当废气总浓度为1000g/m3以下,出口温度小于45℃,其性质属于低浓度废气。因此选择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较为合理。催化燃烧脱附的实质是加热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有机溶剂,使之达到溶剂的沸点,使有机溶剂从活性炭中脱附出来,并且通过催化燃烧实现对废气中有机物的处理,现有处理设备,脱附后废气中的余热造成大量的浪费,而活性炭需要借助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能耗高,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借助废气中的余热实现对活性炭的持续加热,保证吸附罐内的有机物能够彻底脱附,无需给脱附管额外增加加热装置,节省了成本,实现了余热的合理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包括废气进管、过滤器、吸附罐和催化炉,所述废气进管与吸附罐连通,废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一号阀门,所述吸附罐上连有补冷管、排放总管和脱附管,所述排放总管上设有二号阀门,所述补冷管上设有风冷阀门,所述催化炉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所述脱附管与燃烧室连接,脱附管上设有三号阀门和脱附风机,脱附管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接的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上设有六号阀门,所述蓄热室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通的第一排放管和补冷管连通的回流管,所述第一排放管上设有四号阀门,所述回流管上设有五号阀门。优选的,所述吸附罐内设有蜂窝活性炭吸附材料。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内设有贵金属钯、铂作为催化剂。优选的,所述蓄热室内设有蜂窝状陶瓷砖作为蓄热床。优选的,所述吸附罐设有多个,多个吸附罐相并联。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内采用电加热管或燃烧器为加热载体。优选的,废气处理浓度范围<1000mg/m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借助废气中的余热实现对活性炭的持续加热,保证吸附罐内的有机物能够彻底脱附,无需给脱附管额外增加加热装置,节省了成本,实现了余热的合理利用。2、本技术设置补冷管,能够保证进入脱附管内的废气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废气内的有机物在吸附罐内发生氧化反应,防止吸附罐被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废气进管;2-过滤器;3-一号阀门;4-吸附罐;5-二号阀门;6-排放总管;7-风冷阀门;8-补冷管;9-脱附管;10-三号阀门;11-脱附风机;12-催化炉;13-燃烧室;14-蓄热床;15-蓄热室;16-第一排放管;17-四号阀门;18-回流管;19-五号阀门;20-第二排放管;21-六号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包括废气进管1、过滤器2、吸附罐4和催化炉12,废气进管1与吸附罐4连通,废气进管1上设有过滤器2和一号阀门3,吸附罐4上连有补冷管8、排放总管6和脱附管9,排放总管6上设有二号阀门5,补冷管8上设有风冷阀门7,催化炉12包括燃烧室13和蓄热室15,脱附管9与燃烧室13连接,脱附管9上设有三号阀门10和脱附风机11,脱附管9上连有与排放总管6连接的第二排放管20,第二排放管20上设有六号阀门21,蓄热室15上连有与排放总管6连通的第一排放管16和补冷管8连通的回流管18,第一排放管16上设有四号阀门17,回流管18上设有五号阀门19。其中,吸附罐4内设有蜂窝活性炭吸附材料,具有阻力低、寿命长、净化效率高等优点。燃烧室13内设有贵金属钯、铂作为催化剂,分解温度底、脱附预热时间短、能耗低。蓄热室15内设有蜂窝状陶瓷砖作为蓄热床14,成本低。吸附罐4设有多个,多个吸附罐4相并联,本实施例中为三个。燃烧室13内采用电加热管或燃烧器为加热载体。处理废气量2000-80000m3/h,废气浓度范围:<1000mg/m3,净化效率≥95%。该装置运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可处理苯类、酮类、醇类、醚类、烷类及其混合类有机废气,主要用于化工、机械、电子、电器、涂装、制鞋、橡胶、塑料、印刷及各种工业生产车间产生的有害废气的净化处理。工作过程:废气首先经过过滤器2除去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然后进入吸附罐4内,废气中的有机物被活性炭吸附浓缩,被净化的废气由排放总管6排出,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时,此时启动催化炉12与脱附风机11,将催化炉12内的热风通过回流管18流入吸附罐4,使有机物达到沸点,使有机溶剂从活性炭中脱附出来,或温度过高,则开启补冷管8引入了冷风,使进入吸附罐4内的温度为60~110℃,并且把这高浓度的废气由脱附管9引入到催化炉12内,在250℃的催化起燃温度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气化碳排入大气,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并非明火的燃烧,且能彻底解决脱附时的二次污染。燃烧后的废气经过蓄热床14交换热量后,由第一排放管16排出,当蓄热床14温度饱和后,可通过开启回流管18,使得净化后的废气再次进入吸附罐4对活性炭加热,然后通过脱附管9、第二排放管20排走,本技术借助废气中的余热实现对活性炭的持续加热,保证吸附罐4内的有机物能够彻底脱附,无需给脱附管9额外增加加热装置,节省了成本,实现了余热的合理利用。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进管、过滤器、吸附罐和催化炉,所述废气进管与吸附罐连通,废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一号阀门,所述吸附罐上连有补冷管、排放总管和脱附管,所述排放总管上设有二号阀门,所述补冷管上设有风冷阀门,所述催化炉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所述脱附管与燃烧室连接,脱附管上设有三号阀门和脱附风机,脱附管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接的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上设有六号阀门,所述蓄热室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通的第一排放管和补冷管连通的回流管,所述第一排放管上设有四号阀门,所述回流管上设有五号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进管、过滤器、吸附罐和催化炉,所述废气进管与吸附罐连通,废气进管上设有过滤器和一号阀门,所述吸附罐上连有补冷管、排放总管和脱附管,所述排放总管上设有二号阀门,所述补冷管上设有风冷阀门,所述催化炉包括燃烧室和蓄热室,所述脱附管与燃烧室连接,脱附管上设有三号阀门和脱附风机,脱附管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接的第二排放管,所述第二排放管上设有六号阀门,所述蓄热室上连有与排放总管连通的第一排放管和补冷管连通的回流管,所述第一排放管上设有四号阀门,所述回流管上设有五号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内设有蜂窝活性炭吸附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澳纳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