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662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回收系统,用于废气回收,包括第一回收罐,第二回收罐,第一回收罐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道,废气气体依次进入在第一回收罐和第二回收罐,在第一回收罐内经冷却介质冷却而被冷凝成液体;部分未液化的气体被泵抽取至第二回收罐并被加压,气体在第二回收罐内因压力增加而液化。冷凝而成的液体和剩余的没有被冷凝的气体分别从不同的管道从回收罐内排出,并分开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凝回收系统能够对废气气体进行两次液化处理,使废气中更多的气体能够转变为液体,充分回收废气中的可再利用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料回收,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气。废气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因为其中有毒物质及粉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使自然环境恶化;而且废气中还含有可再利用的成分,直接排放就不能够再利用其中的可再利用的成分,对原料的最终转化率不利。若直接对废气气体进行分离回收,所需的吸附材料较多,成本高,且回收纯度不高、处理效率低。针对该问题,目前多采用冷凝法使废气气体冷凝成液体,对液体进行回收再作后续的处理。但大多冷凝法只经过一次冷凝处理,冷凝不充分,废气中还有不少可利用的成分没有转换为液体并被收集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废料冷凝回收系统,能够对废气气体进行两次液化处理,使废气中更多的气体能够转变为液体,充分回收废气中的可再利用成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冷凝回收系统,应用于废气的回收,包括:第一回收罐,所述第一回收罐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与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流道,进入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离开所述第一流道;第二回收罐,所述第二回收罐包括第三壳体,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均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设有泵,所述泵用于将所述废气从所述第一腔体转移至所述第二腔体。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使废气在第一回收罐内被冷却而发生液化、在第二回收罐内因压力增加导致气体液化,即令气体在整个系统内发生两次液化,对废气中的可再利用成分回收充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五管道设有第五阀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二回收罐还包括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二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所述第四壳体上设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与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入口进入所述第二流道,进入所述第二流道的所述第二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出口离开所述第二流道。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设有第一介质进入阀,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入口设有第二介质进入阀,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设有第一介质排出阀,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出口设有第二介质排出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回收罐的上部,所述第三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回收罐的上部,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回收罐的底部,所述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回收罐的底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回收罐,所述第三回收罐包括第五壳体,所述第五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五壳体上设有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三腔体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三腔体的上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凝回收系统,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回收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回收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回收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冷凝回收系统。本实施例中的冷凝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回收罐101,第二回收罐119以及第五管道114。第一回收罐101包括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第一壳体102与第二壳体103之间形成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104,第二壳体103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一腔体113;第一回收罐101还包括第一管道105,第二管道111,第一冷却介质入口107,第一冷却介质出口109;第一管道105设置有第一阀门106,第二管道111设置有第二阀门112,第一冷却介质入口107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入阀108,第一冷却介质出口109设置有第一介质排出阀110;第二管道111位于第一回收罐101的底部,第一管道105位于第一回收罐101的上部。第二回收罐119包括第三壳体116,第三管道118以及第四管道120,第三壳体116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二腔体117,第四管道120设置有第三阀门121,第三管道118设有第四阀门122,第三管道118位于第二回收罐119的上部,第四管道120位于第二回收罐119的底部。第五管道114与第一回收罐的第一腔体113、第二回收罐的第二腔体117分别连通,第五管道114上设有第五阀门115以及泵123。使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回收系统,应用于废气的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回收罐,所述第一回收罐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与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流道,进入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离开所述第一流道;/n第二回收罐,所述第二回收罐包括第三壳体,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均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n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设有泵,所述泵用于将所述废气从所述第一腔体转移至所述第二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回收系统,应用于废气的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回收罐,所述第一回收罐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与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流道,进入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离开所述第一流道;
第二回收罐,所述第二回收罐包括第三壳体,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存放所述废气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均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设有泵,所述泵用于将所述废气从所述第一腔体转移至所述第二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五管道设有第五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收罐还包括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二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所述第四壳体上设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与第二冷却介质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飞高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氏粘合剂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