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相关指纹防伪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46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相关指纹防伪方法,其中该触控显示装置可包含一触控显示面板以及一处理电路。该触控显示面板可包含多个显示单元以及一或多个码书,其中每一该显示单元包含一感测单元,而该一或多个码书可使对应的显示单元中的该感测单元接收到放置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一物体的一感测信息。另外,该处理电路可自该感测单元取得该感测信息,并基于该感测信息以及一参考信息判断该物体是否为真实手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相关指纹防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防伪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相关的指纹防伪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智能手机问世以来,简易操作的安全性防护一直受到重视,诸如当下非常流行的指纹识别功能,其可辨别使用者的身份,并于验证通过后将手机解锁。即便制造商强调指纹识别的错误几率低于5万分之1,能够提供相当高的信息安全防护效果。但随着有心人士不断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去成功地“欺骗”指纹识别系统,也让指纹识别变得不再安全。举例来说,受害者可能在喝水的时候无意识地将指纹留在玻璃杯上,有心人士窃取到之后,可利用树脂、硅胶等材料制造出来的假指纹就能够骗过一般的指纹感测器。此外,随着3D打印技术的演进,指纹仿冒技术也不断地提升,令人防不胜防,因此识别指纹的真伪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议题。综上所述,实有需要一种新颖的指纹防伪技术来改善智能手机或其他指纹识别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相关的指纹防伪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相关的指纹防伪方法,以在没有副作用或较不可能带来副作用的状况下改善指纹认证装置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触控显示装置可包含一触控显示面板以及一处理电路。该触控显示面板可包含多个显示单元,且每一该显示单元可包含一感测单元。该触控显示面板可另包含对应于该多个显示单元中的一或多组显示单元的一或多个码书(codebook),其中该一或多个码书可用以使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接收到放置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一物体的一感测信息。该处理电路可自该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取得该感测信息,并基于该感测信息以及一参考信息判断该物体是否为真实手指。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防伪方法,其应用于一触控显示装置。该指纹防伪方法包含:利用该触控显示装置的一触控显示面板的一或多个码书(codebook)使得对应于该一或多个码书的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感测单元接收到放置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一物体的一感测信息;将该感测信息传送至该触控显示装置的一处理电路;以及利用该处理电路基于该感测信息以及一参考信息判断该物体是否为真实手指。本专利技术利用码书以及色谱分离器取得感测物的色谱组成,并且将该感测物的色谱组成与真实指纹的色谱组成作比较,以判断该感测物是否为真实指纹。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利用类神经(neutralnetwork,NN)网络(neutralnetwork)作深度学习来进一步优化对于伪指纹影像的识别,以因应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骇客手段。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相关实施例来实施并不会增加许多额外的成本。因此,相关技术的问题可被解决,且整体成本不会增加太多。相较于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能在没有副作用或较不可能带来副作用的状况下提升移动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的一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图2B示出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的数据传输电路内的某些电路封装成一薄膜覆晶封装的例子。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图4A为一码书的对应的一组显示单元的例子。图4B为一码书的对应的一组显示单元的另一个例子。图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指纹防伪方法的工作流程。附图标记说明:50:触控显示装置100:触控显示面板120:处理电路140:数据传输电路10:上盖20:偏光板30:彩色滤光片40:共电极层6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60F:电路60U:显示单元61U:光感测器70:背光模块80:液晶层310:上层板320:液晶层330:下层板342:读出集成电路344:触控显示驱动整合电路A1,A2,A3,A4,A5,A6,A7,A8,A9:显示单元S510,S520,S530,S54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本专利技术着重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OLED)显示器的内嵌式触控指纹防伪系统。相较于On-Cell,In-cell是将触控层和显示层融合在一起,故能减少电路面积,因此更加地适用于移动装置、穿戴式装置的指纹防伪。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50的示意图,其中触控显示装置50可为智能手机,其包含指纹感测功能,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应用至固定式的指纹检测器,而不限于移动装置或穿戴装置。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装置50可包含一触控显示面板100、一处理电路120、以及一数据传输电路140,其中该数据传输电路140耦接于该触控显示面板100与该处理电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可用来进行触控显示,其中触控显示装置50的指纹识别功能可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例如触控显示装置50可通过触控显示面板100取得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上的物体(例如手指)的信息(例如指纹信息)。另外,处理电路120可通过数据传输电路140自触控显示面板100取得该信息并进行相关处理(例如针对该指纹信息进行分析及比对)。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20以及数据传输电路140可分别设置在不同封装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20以及数据传输电路140可制造成设置同一封装中的不同集成电路或芯片。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20以及数据传输电路140可整合在同一集成电路或芯片。图2A为触控显示装置50中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结构图,其中图2A是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如图2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在法向量方向上可包含多层,该多层例如可包含上盖10(例如一层玻璃材质,作为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表层)、偏光板(polarizer)20、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CF)30、共电极层(commonelectrode)40、液晶层(liquidcrystal,LC)80、薄膜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包含:/n一触控显示面板,包含:/n多个显示单元,每一该显示单元包含一感测单元;以及/n一或多个码书,对应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中的一或多组显示单元,用以使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接收到放置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一物体的一感测信息;以及/n一处理电路,自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取得该感测信息,并基于该感测信息以及一参考信息判断该物体是否为真实手指。/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02 US 62/956,4171.一种具备指纹防伪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包含:
一触控显示面板,包含:
多个显示单元,每一该显示单元包含一感测单元;以及
一或多个码书,对应于所述多个显示单元中的一或多组显示单元,用以使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接收到放置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上的一物体的一感测信息;以及
一处理电路,自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取得该感测信息,并基于该感测信息以及一参考信息判断该物体是否为真实手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码书以一预定密度分布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一或多组显示单元内的该感测单元仅接收到属于特定色谱的色谱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码书包含:
多个色谱分离器,设置于对应感测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多个色谱分离器分别对应多个色谱,且所述多个感测单元分别仅接收到该色谱信息中的分别属于所述多个色谱的分离后色谱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分析于该色谱信息中的该分离后色谱信号之间的强度比例,并且将该强度比例与对应于该参考信息的参考比例作比较,以产生一比较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佑柏堂宏林郁轩周正三
申请(专利权)人: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