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32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5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多个滑轮、第一缓冲垫片、第二缓冲垫片、第一压簧及第二压簧,基板有带散气孔的缓冲垫,第一支撑杆活动设置于基板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第二支撑杆活动设置于基板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带滑轮,第一缓冲垫片与第一压簧套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第二缓冲垫片与第二压簧套设于第二支撑杆上。在路面凸凹不平时,缓冲垫缓冲滑板传导到脚踝的碰撞力度,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依碰撞力度而滑动,第一缓冲垫片与第一压簧缓冲第一支撑杆的滑动程度,第二缓冲垫片与第二压簧缓冲第二支撑杆的滑动程度,达到滑板减震效果,保护滑板与使用者的脚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效果好的滑板
本技术涉及滑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
技术介绍
滑板运动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前者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由度,最早的滑板是由爱好者把双排轮滑的支架装在木板上,后来慢慢的发展成现在的滑板,滑板使用时一般是使用者通过一只脚踩踏于滑板上,另一只脚蹬踏地面推动滑板的移动,滑板运动现已成为世界上最炫酷的运动之一。然而,滑板运动多流行于青少年人群,青少年人群的骨骼较为脆弱,当他们在进行滑板练习时,滑板与地面会产生摩擦碰撞并传导至使用者的脚踝,当路面出现凹凸不平时,滑板与地面的碰撞力度过大容易损伤使用者的脚踝。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使用者因滑板传导的碰撞力度过大导致受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该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多个滑轮、第一缓冲垫片、第二缓冲垫片、第一压簧及第二压簧,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开设有若干散气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第一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一压簧均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压簧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片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二压簧均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压簧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垫片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垫片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垫片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片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活动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活动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分别至少为一个。上述减震效果好的滑板,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有带有散气孔的缓冲垫、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在路面出现凸凹不平时,带有散气孔的缓冲垫初步缓冲滑板传导到脚踝的碰撞力度,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依碰撞力度而滑动,进一步起到减震作用,同时第一缓冲垫片与第一压簧连接、第二缓冲垫片与第二压簧连接,缓冲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滑动程度,进一步起到减少滑板传导的与地面的碰撞力度,达到滑板减震效果,从而保护滑板与使用者的脚踝。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减震效果好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减震效果好的滑板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减震效果好的滑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减震效果好的滑板的另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10,该减震效果好的滑板10包括:基板100、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第一连接杆310、第二连接杆320、多个滑轮400、第一缓冲垫片510、第二缓冲垫片520、第一压簧610及第二压簧620,基板100上设置有缓冲垫110,缓冲垫110的材质为橡胶,缓冲垫110能缓冲人员运动时对滑板的压力,同时减小滑板滑动时产生的震动,缓冲垫110上开设有若干散气孔111,若干散气孔111均匀排列于缓冲垫110上,且若干散气孔111的孔深小于缓冲垫110的厚度,散气孔111为缓冲垫110提供透气与溃缩分压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缓冲垫110上自带有防滑层112,以避免使用者脚踩滑板时打滑,以及避免砂石进入散气孔影响透气效果和难以清洁,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与基板100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210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连接杆310上,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与基板10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220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二连接杆320上,也就是说,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分别相对设置于基板100的两端,第一支撑杆210设置于基板100与第一连接杆310之间,且第一支撑杆210远离基板10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10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杆220设置于基板100与第二连接杆320之间,且第二支撑杆22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20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310与第二连接杆32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轮400,且第一连接杆310的两端底部分别滚动设置有一滑轮400,第二连接杆320的两端底部分别滚动设置有一滑轮400,第一缓冲垫片510与第二缓冲垫片520均开设有通孔,第一缓冲垫片510与第一压簧610均套设于第一支撑杆210上,第一压簧610与第一缓冲垫片510连接,第二缓冲垫片520与第二压簧620均套设于第二支撑杆220上,第二压簧620与第二缓冲垫片520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支撑杆210通过第一缓冲垫片510的通孔穿设于第一缓冲垫片510上,第二支撑杆220通过第二缓冲垫片520的通孔穿设于第二缓冲垫片520上。上述减震效果好的滑板10,滑板与地面摩擦碰撞,并将该碰撞作用力传导至使用者脚踝,使用者在滑动滑板时,缓冲垫110因压力下凹并对使用者有一定的反作用力,第一支撑杆210因压力往第一连接杆310处滑动,第一压簧610与第一缓冲垫片510对第一支撑杆210的滑动起到一定的反向作用,第二支撑杆220因压力往第二连接杆320处滑动,第二压簧620与第二缓冲垫片520对第二支撑杆220的滑动起到一定的反向作用,因此减少滑板传导的与地面的碰撞力度,达到滑板减震效果,从而保护滑板与使用者的脚踝。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缓冲垫片是滑板的一个组成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轮、第一缓冲垫片、第二缓冲垫片、第一压簧及第二压簧,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开设有若干散气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第一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一压簧均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压簧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片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二压簧均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压簧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轮、第一缓冲垫片、第二缓冲垫片、第一压簧及第二压簧,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开设有若干散气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第一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一压簧均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压簧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片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片与所述第二压簧均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压簧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片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垫片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效果好的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片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片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云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富宏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