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43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在板(11)配备前侧桥(14)和后侧桥(15)。前侧桥(14)与后侧桥(15)的悬架(24)均经由中心销(22)与衬套(25、26)而安装于底板(21)。前侧桥(14)的底板(21)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轴心(18)旋转自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板。
技术介绍
作为滑板的一种具有如下所述的滑板:包括前板和后板,并构成为前板和后板能够根据操作者的体重、脚力而围绕前后方向的轴心向彼此相反方向弹性地扭转变形(WO2003/092831)。该WO2003/092831所记载的滑板中,在前板的底面和后板的底面分别安装有配备了滚轮的脚轮,脚轮构成为围绕在侧视观察下相对于铅垂轴向斜前方倾斜的轴心而摆头。由此,回转转向性良好、例如能够在波形的路径即连续的多个S字形的路径上滑行。但是,WO2003/092831所记载的滑板中,前后的脚轮的滚轮均为一轮。因此,前后的各一轮的脚轮围绕在侧视观察下相对于铅垂轴向斜前方倾斜的轴心而摆头,由此与自行车相同地、滑行时姑且不论,停止时稳定差无法将前后的板保持成水平方向。因此,滑行开始时的稳定不好,从停止状态到转变为稳定的滑行状态之间的操作需要熟练度。为了消除该不稳定性,考虑将前侧和后侧均设为两轮、即共计四轮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若设为前侧两轮且后侧两轮,则脚轮摆头时的、来自路面的阻力大,因此,难以在滑行时进行稳定的回转,从而难以发挥如前后各一轮的情况那样的良好的转向性。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点从而能够使前侧和后侧均为两轮即合计四轮的滑板的回转转向性良好。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滑板是以下构成的滑板,即:在板配备前侧桥与后侧桥,所述前侧桥与后侧桥的悬架均经由中心销和衬套而安装于底板,所述前侧桥的底板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第一轴心旋转自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板,优选的是,板包括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并且构成为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能够根据操作者的体重、脚力而围绕前后方向的轴心向彼此相反方向弹性地扭转变形,后侧桥的底板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第二轴心旋转自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板,优选的是,后侧桥的、围绕第二轴心的旋转阻力比前侧桥的、围绕第一轴心的旋转阻力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板,优选的是,板构成为其前部和后部无法根据操作者的体重、脚力而围绕前后方向的轴心向彼此相反方向弹性地扭转变形,前侧桥安装在将底板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体,所述支承体经由具有弹簧弹性的弹性体而安装于板,后侧桥的底板以无法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板。专利技术效果若为这样的结构,由于前侧桥和后侧桥均为具有悬架的结构,所以利用该悬架装备左右的两轮,故成为配备有前后四轮的结构,因此,滑行时的稳定性、特别是滑行开始时的稳定性优异。不仅如此,还由于利用具有弹性的衬套将悬架安装于底板,因而相对于底板而言能够在路面侧发挥弹簧作用,因此,能够使板相对于车轮所触地的路面灵活地位移。此时,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滑板,由于底板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第一轴心旋转自如,所以操作者根据体重、脚力而对板的前部赋予前后方向的、围绕轴心的位移,由此能够使被支承于悬架的前侧的车轮产生良好的转向力、或者使前侧的车轮产生向前的推进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弹簧作用而能够使板灵活且顺畅地位移。因此,虽然是四轮的滑板,但能够成为其回转操作性格外良好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滑板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滑板的整体的侧视图。图3是上述滑板的前侧桥的放大侧视图。图4是上述滑板的后侧桥的放大侧视图。图5是上述滑板的整体的俯视图。图6是上述滑板的整体的仰视图。图7是上述滑板的前侧桥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滑板的仰视图。图9是上述滑板的后侧桥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滑板的仰视图。图11是上述滑板的前侧桥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上述滑板的前侧桥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滑板。此处,11为板,由树脂等成型。板11为前侧部分12和后侧部分13前后相连而成的结构,并且构成为:前侧部分12和后侧部分13能够根据乘踏于板11的操作者的体重、脚力而围绕前后方向的轴心向彼此相反方向弹性地扭转变形。这样的板11本身记载于日本国外观设计登记第1376897号公报及其他文件中,由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熟知的结构,所以针对该结构的细节省略说明。在前侧部分12的下表面装配有前侧桥14,并且在后侧部分13的下表面装配有后侧桥15。在前后的桥14、15中,16、17为推力轴承,这些推力轴承16、17均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轴心18、19旋转自如。即,轴心18、19以其上侧位于比下侧更靠前侧的位置的方式以倾斜的状态设置。在前侧桥14和后侧桥15中,在推力轴承16、17的下侧安装有底板21、21。即,底板21、21通过推力轴承16、17而被支承为围绕轴心18、19旋转自如。该底板21是与广泛用于配备有板状的板和四轮的通常的滑板的结构同样的结构。在各个底板21通过中心销22和中心销螺母23安装有悬架24。并且,在悬架24与底板21之间和在悬架24与中心销螺母23之间分别装配有衬套25、26。衬套25、26的内部贯通有中心销22。并且,衬套25、26由合成橡胶等、具有弹簧弹性的弹性体构成,并设置成相对于底板21弹性地支承悬架24。在悬架24设有车轴27,利用该车轴27安装有左右的车轮28、28。在悬架24设有枢轴29,该枢轴29经由省略了图示的枢轴衬套而嵌入于底板21的枢轴罩30。图示的中心销22、中心销螺母23、悬架24、衬套25、26、车轴27、车轮28、枢轴29、枢轴罩30和省略了图示的枢轴衬套均如底板21那样,是与广泛用于配备有板状的板和四轮的通常的滑板的结构同样的结构。在图示的例中,构成为通过中心销22将悬架24安装于底板21。在图示的滑板中,构成为:后侧桥15的、围绕轴心19的旋转阻力比前侧桥14的、围绕轴心18的旋转阻力大。详细地说,在前侧桥14中,底板21、悬架24及其他的部件被推力轴承16支承为能够围绕轴心18自由地旋转。与其相对,在后侧桥15中,设有复原弹簧32,该复原弹簧32用于将底板21及其他的部件复原到中立位置、也就是不偏向左右的位置。复原弹簧32由一对拉伸螺旋弹簧33、33构成,且其一端连接于从底板21隔开距离的位置处的板11的中心。拉伸螺旋弹簧33、3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底板21的从中心向右方向和左方向隔开距离的位置。由此,一对拉伸螺旋弹簧33、33配置为以上述一端为中心的V字形,且当底板21及其他的部件向右方向或者左方向摆头时,通过在弹簧33、33中的一者产生伸长,从而显现出上述的复原力。另外,由于具有这样的复原性的结构,所以也能够防止后侧桥15超出必要地过度旋转。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前侧桥14中优选设有防止该前侧桥14超出必要地过度旋转的限位器。根据这种结构,当操作者乘踏于板11,并通过体重、脚力使板11倾向左右中的任一方向时,桥14、15由于是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轴心18、19旋转的结构,所以桥14、15与板11的斜率相应地向右方向或左方向回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其特征在于,/n在板配备前侧桥与后侧桥,/n所述前侧桥与后侧桥的悬架均经由中心销和衬套而安装于底板,/n所述前侧桥的底板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第一轴心旋转自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2 JP 2018-0292681.一种滑板,其特征在于,
在板配备前侧桥与后侧桥,
所述前侧桥与后侧桥的悬架均经由中心销和衬套而安装于底板,
所述前侧桥的底板围绕向前上方倾斜的第一轴心旋转自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板包括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并且构成为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能够根据操作者的体重、脚力而围绕前后方向的轴心向彼此相反方向弹性地扭转变形,
后侧桥的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部秀康朝山义和三岛史宽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亚托拉斯汽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