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彦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19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4
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侧开口,箱体的底侧为弧形曲面,开口的底侧设有环形的海绵垫,环形海绵垫的外周覆盖一层防水皮革,箱体右侧的上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轴承连接往复丝杠外周的右端,往复丝杠的左端与箱体内壁的右端轴承连接,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转轴的左端与往复丝杠的右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加快愈合速度的基础上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创口影响,且能够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到红外线固定照射的影响,同时能够使创口能够得到匀速且快速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妇产科临床手术上,实施腹部切口手术后患者腹部的创口会使患者很长一换时间承受痛苦或负担,因此为了加快愈合速度,往往采用红外设备对创口进行处理,但现有的红外促愈装置,在使用中往往需要将创口暴露在外界的空气中,利用红外装置对创口进行红外照射来促进愈合,但创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空气中飞絮粉尘的影响,飞絮粉尘等附着在创口表面造成创口感染,同时长时间的对创口进行固定红外照射同样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并且由于照射角度问题,整个创口的愈合速度也不一定相同,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促愈装置变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侧开口,箱体的底侧为弧形曲面,开口的底侧设有环形的海绵垫,环形海绵垫的外周覆盖一层防水皮革,箱体右侧的上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轴承连接往复丝杠外周的右端,往复丝杠的左端与箱体内壁的右端轴承连接,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转轴的左端与往复丝杠的右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杠的外周螺纹安装螺母,螺母的底端固定连接红外辐照装置的顶面,往复丝杠的上方设有两个导电杆,导电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导电杆的外周分别套装导电环,导电环的内周分别与对应的导电杆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导电环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一个螺母的外周,箱体的外周固定安装蓄电池,蓄电池上设有开关,蓄电池的一根导线与一根导电杆电性连接,蓄电池的另一根导线与与另一根导电杆电性连接,电机的电路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导电杆上,红外辐照装置的电路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电环电性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所述的箱体的顶面开设通风口,通风口内固定安装排风扇,排风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所述的排风扇为静音排风扇。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所述的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进风口。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所述的进风口的内周分别固定安装过滤网。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所述的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腰带条的一侧,箱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腰带卡扣的一侧。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在加快愈合速度的基础上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创口影响,且能够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到红外线固定照射的影响,同时能够使创口能够得到匀速且快速愈合。在使用本技术时,将箱体下方的开口置于创口上,使防水皮革与皮肤接触配合,打开蓄电池上的开关,导电杆和导电环带电并对红外辐照装置供电,使红外辐照装置开启,同时电机开启,电机的转轴带动往复丝杠缓缓转动,导电环能够限制螺母的运动方向,使螺母仅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螺母带动红外辐照装置和导电环缓慢进行往复运动,红外辐照装置在往复运动的同时对下方的创口进行照射促进创口愈合,实现对创口的不同位置的加速愈合,同时红外辐照装置的往复运动能够使创口能够得到均匀照射,使创口的愈合速度相同,实现创口的均匀愈合,并且整个愈合过程位于密闭空间之中,能够避免创口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减少创口感染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侧开口,箱体1的底侧为弧形曲面,开口的底侧设有环形的海绵垫2,环形海绵垫2的外周覆盖一层防水皮革3,箱体1右侧的上部开设通孔4,通孔4内轴承连接往复丝杠5外周的右端,往复丝杠5的左端与箱体1内壁的右端轴承连接,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6,电机6转轴的左端与往复丝杠5的右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杠5的外周螺纹安装螺母7,螺母7的底端固定连接红外辐照装置8的顶面,往复丝杠5的上方设有两个导电杆9,导电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导电杆9的外周分别套装导电环10,导电环10的内周分别与对应的导电杆9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导电环10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一个螺母7的外周,螺母7不具有导电性,箱体1的外周固定安装蓄电池11,蓄电池11上设有开关12,蓄电池11的一根导线与一根导电杆9电性连接,蓄电池11的另一根导线与另一根导电杆9电性连接,电机6的电路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导电杆9上,红外辐照装置8的电路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电环10电性连接。本技术在加快愈合速度的基础上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创口影响,且能够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到红外线固定照射的影响,同时能够使创口能够得到匀速且快速愈合。在使用本技术时,将箱体1下方的开口置于创口上,使防水皮革3与皮肤接触配合,打开蓄电池11上的开关12,导电杆9和导电环10带电并对红外辐照装置8供电,使红外辐照装置8开启,同时电机6开启,电机6的转轴带动往复丝杠5缓缓转动,导电环10能够限制螺母7的运动方向,使螺母7仅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螺母7带动红外辐照装置8和导电环10缓慢进行往复运动,红外辐照装置8在往复运动的同时对下方的创口进行照射促进创口愈合,实现对创口的不同位置的加速愈合,同时红外辐照装置8的往复运动能够使创口得到均匀照射,使创口的愈合速度相同,实现创口的均匀愈合,并且整个愈合过程位于密闭空间之中,能够避免创口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减少创口感染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顶面开设通风口13,通风口13内固定安装排风扇14,排风扇14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当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本装置,使用者自身以及红外辐照装置8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累积在箱体1内部,因此在箱体1的顶面开设通风口13并固定安装排风扇14,排风扇14转动向外散热,避免箱体1内部温度过高导致使用者出汗影响到创口的愈合。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排风扇14为静音排风扇。排风扇14为静音排风扇能够在散热时减小噪音的产生,避免风扇长时间工作令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感受。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左右两侧开设进风口15。进风口15能够与通风口13进行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侧开口,箱体(1)的底侧为弧形曲面,开口的底侧设有环形的海绵垫(2),环形海绵垫(2)的外周覆盖一层防水皮革(3),箱体(1)右侧的上部开设通孔(4),通孔(4)内轴承连接往复丝杠(5)外周的右端,往复丝杠(5)的左端与箱体(1)内壁的右端轴承连接,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6),电机(6)转轴的左端与往复丝杠(5)的右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杠(5)的外周螺纹安装螺母(7),螺母(7)的底端固定连接红外辐照装置(8)的顶面,往复丝杠(5)的上方设有两个导电杆(9),导电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导电杆(9)的外周分别套装导电环(10),导电环(10)的内周分别与对应的导电杆(9)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导电环(10)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一个螺母(7)的外周,箱体(1)的外周固定安装蓄电池(11),蓄电池(11)上设有开关(12),蓄电池(11)的一根导线与一根导电杆(9)电性连接,蓄电池(11)的另一根导线与另一根导电杆(9)电性连接,电机(6)的电路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导电杆(9)上,红外辐照装置(8)的电路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电环(10)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侧开口,箱体(1)的底侧为弧形曲面,开口的底侧设有环形的海绵垫(2),环形海绵垫(2)的外周覆盖一层防水皮革(3),箱体(1)右侧的上部开设通孔(4),通孔(4)内轴承连接往复丝杠(5)外周的右端,往复丝杠(5)的左端与箱体(1)内壁的右端轴承连接,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电机(6),电机(6)转轴的左端与往复丝杠(5)的右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杠(5)的外周螺纹安装螺母(7),螺母(7)的底端固定连接红外辐照装置(8)的顶面,往复丝杠(5)的上方设有两个导电杆(9),导电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导电杆(9)的外周分别套装导电环(10),导电环(10)的内周分别与对应的导电杆(9)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导电环(10)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一个螺母(7)的外周,箱体(1)的外周固定安装蓄电池(11),蓄电池(11)上设有开关(12),蓄电池(11)的一根导线与一根导电杆(9)电性连接,蓄电池(11)的另一根导线与另一根导电杆(9)电性连接,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粉
申请(专利权)人:杨彦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