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1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涉及差压流量计技术领域。该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差压变送器和流量显示仪,且固定板内固定安装有自调节孔板机构,固定板的左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杆,且四根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与两相检测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两相检测机构包括固定环片、电热环、竖杆、第一接触式传感器。该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通过两相检测机构与自调节孔板机构相配合,相较于传统流量计,不仅省去了对被测流体成分的分析步骤,能够在不影响流体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基于流量计本身实现检测功能,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孔板进行相应的调节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压流量计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
技术介绍
差压式流量计是基于流体流动时的节流原理,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差而实现流量测量的。它是目前流量计领域中测量准确度较为成熟,且常用的装置之一。通常是由能将被测物体的流量转换成压力差信号的节流装置和能将此压力差转换成对应流量值显示出来的差压流量计所组成。孔板式流量计属于差压流量计中的一种,采用孔板作为节流装置是孔板式流量计的特点之一,孔板的形态包括:标准孔板、圆缺孔板、偏心孔板和内藏孔板,偏心孔板和圆缺孔板只适用于安装在水平或倾斜的管道上,不能够在垂直管道上使用,其缺点在于,当被测流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开口或缺口需置于下方,当被测流体中析出气体时,开口或缺口需置于上方,目前孔板式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流体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孔板式流量计适用性较差,需提前对流体进行分析才能进行使用,并根据流体状态对内部孔板进行手动调节,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效率与便捷性,对生产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能够实时检测流体中是否含有固体颗粒以及析出气体,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孔板进行相应调整,使其符合流体测定要求。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差压变送器和流量显示仪,且固定板内固定安装有自调节孔板机构,固定板的左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杆,且四根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与两相检测机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两相检测机构包括固定环片、电热环、竖杆、第一接触式传感器、检测件、连接弹簧、导热杆和导热环,所述固定环片的右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电热环嵌装在固定环片内,竖杆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竖杆呈排状等距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片内,第一接触式传感器接触端朝下固定安装在竖杆上并位于检测件的上方,检测件三个为一组呈列状等距套装在单个竖杆上,且每两个相邻检测件之间通过连接弹簧固定连接,导热杆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导热杆分别穿插在三根竖杆内,导热杆的底端贯穿竖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环片内与电热环固定连接,导热环三个为一组呈列状等距套装在竖杆上对应检测件的位置,且导热环的内壁与导热杆的外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中空球囊、热辐射片、隔热片、第二接触式传感器、散热片和膨胀气囊,所述中空球囊套装在竖杆上,热辐射片嵌装在中空球囊内,且热辐射片的内壁与导热环的外表面接触,隔热片套装在中空球囊内腔的中部并与热辐射片的顶部接触,且隔热片将中空球囊的内腔划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二接触式传感器嵌装在热辐射片的左侧,散热片嵌装在中空球囊的左侧并贯穿其内壁,膨胀气囊粘接在散热片贯穿中空球囊内壁的一侧,且膨胀气囊相对第二接触式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自调节孔板机构包括固定圈、电磁铁、固定框板、驱动电机、磁铁和封闭机构,所述固定圈焊接在固定板内,电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磁铁分别嵌装在固定圈的上下两侧内,固定框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圈内,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板内后壁的中部,磁铁的中部套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封闭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封闭机构呈上下对称状分别设置在固定框板内腔的上下两侧。优选的,所述电磁铁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均与第一接触式传感器和第二接触式传感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单次转动的角度为一百八十度。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软囊、固定连接环、铁块、塑料弹簧、柔性片和磁块,位于所述固定框板内腔上部封闭机构内的软囊贯穿固定框板的顶部,位于所述固定框板内腔下部封闭机构内的软囊贯穿固定框板的底部,软囊与固定框板的连接处粘接有固定连接环,且固定连接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板的内壁上,若干铁块呈排状等距嵌装在软囊内壁相近电磁铁的一侧,塑料弹簧固定连接在铁块相背软囊内壁的一侧,且塑料弹簧远离铁块的一端与柔性片固定连接,柔性片固定连接在软囊的内腔中部并将其内腔划分为上下两部分,若干磁块呈排状等距嵌装在柔性片内并贯穿其上下两侧,软囊贯穿固定框板的一侧与固定圈的内壁紧密贴合,且软囊位于固定框板内的一侧与磁铁紧密接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通过两相检测机构同时能够对流体是否含有固体颗粒以及气体析出进行检测,相较于传统孔板流量计的使用,省去了对被测流体提前分析的步骤,从而有效提高了该流量计的适用性,同时部分流体其是否含有固体颗粒或气体析出取决于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通过两相检测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流体在受外界因素影响下出现夹带固体颗粒以及气体析出情况,对流量计正常测定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2)、该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基于自调节孔板机构的设置,当其接收到两相检测机构传出的信号时,根据检测结果对孔板上的流体实际流经部位进行调节,若检测结果为流体中带有固体颗粒,则对孔板上部通口进行封闭,使带有固体颗粒的流体经由孔板下部流通,若检测结果为流体中有气体析出时,则对孔板下部通口进行封闭,使带有气体分子的流体经由孔板上部流通,从而确保流量计的测定准确度。(3)、该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通过两相检测机构与自调节孔板机构相配合,相较于传统流量计,不仅省去了对被测流体成分的分析步骤,能够在不影响流体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基于流量计本身实现检测功能,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孔板进行相应调节,进一步省去了需要封闭管道并人工对孔板进行调节的步骤,从而在避免对生产活动造成停滞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流量计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两相检测机构的左剖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检测件的正剖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调节孔板机构的左剖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固定板、2差压变送器、3流量显示仪、4自调节孔板机构、5连接杆、6两相检测机构、61固定环片、62电热环、63竖杆、64第一接触式传感器、65检测件、66连接弹簧、67导热杆、68导热环、651中空球囊、652热辐射片、653隔热片、654第二接触式传感器、655散热片、656膨胀气囊、41固定圈、42电磁铁、43固定框板、44驱动电机、45磁铁、46封闭机构、461软囊、462固定连接环、463铁块、464塑料弹簧、465柔性片、466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差压变送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差压变送器(2)和流量显示仪(3),且固定板(1)内固定安装有自调节孔板机构(4),固定板(1)的左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杆(5),且四根连接杆(5)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均与两相检测机构(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差压变送器(2)和流量显示仪(3),且固定板(1)内固定安装有自调节孔板机构(4),固定板(1)的左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杆(5),且四根连接杆(5)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均与两相检测机构(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检测机构(6)包括固定环片(61)、电热环(62)、竖杆(63)、第一接触式传感器(64)、检测件(65)、连接弹簧(66)、导热杆(67)和导热环(68),所述固定环片(61)的右侧与连接杆(5)固定连接,电热环(62)嵌装在固定环片(61)内,竖杆(63)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竖杆(63)呈排状等距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片(61)内,第一接触式传感器(64)接触端朝下固定安装在竖杆(63)上并位于检测件(65)的上方,检测件(65)三个为一组呈列状等距套装在单个竖杆(63)上,且每两个相邻检测件(65)之间通过连接弹簧(66)固定连接,导热杆(67)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导热杆(67)分别穿插在三根竖杆(63)内,导热杆(67)的底端贯穿竖杆(63)的底端延伸至固定环片(61)内与电热环(62)固定连接,导热环(68)三个为一组呈列状等距套装在竖杆(63)上对应检测件(65)的位置,且导热环(68)的内壁与导热杆(67)的外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差压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65)包括中空球囊(651)、热辐射片(652)、隔热片(653)、第二接触式传感器(654)、散热片(655)和膨胀气囊(656),所述中空球囊(651)套装在竖杆(63)上,热辐射片(652)嵌装在中空球囊(651)内,且热辐射片(652)的内壁与导热环(68)的外表面接触,隔热片(653)套装在中空球囊(651)内腔的中部并与热辐射片(652)的顶部接触,且隔热片(653)将中空球囊(651)的内腔划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二接触式传感器(654)嵌装在热辐射片(652)的左侧,散热片(655)嵌装在中空球囊(651)的左侧并贯穿其内壁,膨胀气囊(656)粘接在散热片(655)贯穿中空球囊(651)内壁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潘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