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72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所述阵列结构还包括若干第四组合管、若干第三组合管、若干第二组合管和第一组合管,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上,另一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合管上,若干所述第四组合管上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第二组合管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与第一组合管之间,所述阵列结构关于第一组合管对称,所述第一组合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传感器包括正压采集管和负压采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巨型的圆形风道水平流向气体流量的测量,可增加测量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测量的准确性;一体化程度高,在风道施工时也无需耗费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阵列结构
,具体涉及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测量空气流量的仪表有多种形式,工作原理大多采用节流原理测量,在气体管道内配合安装节流件进而对风量进行测量;对于稳定的流体而言,节流件产生的差压值的平方根与气体流速成正比,符合伯努利方程,节流件产生的差压信号经仪表转换成气体流速、流量信号,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采用正压采集管和负压采集管进行采压,通过相应的算法即可得到气体流量的数值。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气体流量数值,通常会在风道内安装多组传感器,对于巨型圆形风道,与常规尺寸的圆形风道不同,巨型圆形风道的截面积较大,其风量均匀程度更差,常规的传感器布置方式不能够满足巨型圆形风道的测量需求,而且巨型圆形风道所需使用的传感器数量较多,在风道施工时也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影响效率。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所述阵列结构还包括若干第四组合管、若干第三组合管、若干第二组合管和第一组合管,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上,另一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合管上,若干所述第四组合管上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第二组合管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与第一组合管之间,所述阵列结构关于第一组合管对称,所述第一组合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正压采集管和负压采集管,所述第四组合管包括第四正压管和第四负压管,所述第三组合管包括第三正压管和第三负压管,所述第二组合管包括第二正压管和第二负压管,所述第一组合管包括第一正压管和第一负压管。一实施例中,所述正压采集管、第四正压管、第三正压管、第二正压管与第一正压管依次相互连通,所述负压采集管、第四负压管、第三负压管、第二负压管与第一负压管依次相互连通。一实施例中,所述法兰与第一正压管和第一负压管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压管的上端连接有正压信号端,所述第一负压管的上端连接有负压信号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能够满足巨型的圆形风道水平流向气体流量的测量,可增加测量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测量的准确性;一体化程度高,在风道施工时也无需耗费较长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3为图1中B处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4为图1中C处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5为图1中D处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中:1.传感器、101.正压采集管、102.负压采集管、2.第四组合管、3.第三组合管、301.第三正压管、302.第三负压管、4.第二组合管、401.第二正压管、402.第二负压管、5.第一组合管、501.第一正压管、502.第一负压管、6.法兰、7.加强筋、8.正压信号端、9.负压信号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公开了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1,阵列结构还包括若干第四组合管2、若干第三组合管3、若干第二组合管4和第一组合管5,第四组合管2、第三组合管3、第二组合管4和第一组合管5的组合参图1所示,不仅仅对传感器1具有支撑固定的作用,而且能够实现将传感器1上采集的正压和负压数据分别集中并传输,部分第四组合管2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3上,另一部分第四组合管2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合管5上,若干第四组合管2上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第二组合管4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3与第一组合管5之间,阵列结构关于第一组合管5对称,可较大限度实现传感器1的均匀分布。参图1~图2所示,第一组合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6,法兰6与第一正压管501和第一负压管50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7,法兰6可实现固定连接在传感器1上,加强筋7可增大法兰6与第一组合管5之间的强度,安装时可提前将本技术所有结构焊接组装完毕,形成一体化结构,即可实现在风道上的快速施工。参图2~图4所示,传感器1包括正压采集管101和负压采集管102,第四组合管2包括第四正压管和第四负压管,第三组合管3包括第三正压管301和第三负压管302,第二组合管4包括第二正压管401和第二负压管402,第一组合管5包括第一正压管501和第一负压管502,正压采集管101、第四正压管、第三正压管301、第二正压管401与第一正压管501依次相互连通,负压采集管102、第四负压管、第三负压管302、第二负压管402与第一负压管502依次相互连通。参图2所示,第一正压管501的上端连接有正压信号端8,第一负压管502的上端连接有负压信号端9,正压信号端8和负压信号端9可与差压变送器进行连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选择合适的其他设备,即可得出气体的流量。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满足巨型的圆形风道水平流向气体流量的测量,可增加测量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测量的准确性;一体化程度高,在风道施工时也无需耗费较长的时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结构还包括若干第四组合管(2)、若干第三组合管(3)、若干第二组合管(4)和第一组合管(5),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2)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3)上,另一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2)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合管(5)上,若干所述第四组合管(2)上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所述第二组合管(4)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3)与第一组合管(5)之间,所述阵列结构关于第一组合管(5)对称,所述第一组合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6)。/n

【技术特征摘要】
1.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包括若干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结构还包括若干第四组合管(2)、若干第三组合管(3)、若干第二组合管(4)和第一组合管(5),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2)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3)上,另一部分所述第四组合管(2)固定连接在第一组合管(5)上,若干所述第四组合管(2)上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所述第二组合管(4)固定连接在第三组合管(3)与第一组合管(5)之间,所述阵列结构关于第一组合管(5)对称,所述第一组合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型圆形风道内水平流向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包括正压采集管(101)和负压采集管(102),所述第四组合管(2)包括第四正压管和第四负压管,所述第三组合管(3)包括第三正压管(301)和第三负压管(302),所述第二组合管(4)包括第二正压管(40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立贾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东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