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12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中部端面的内径小于外管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的内径,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壁,所述外管包括第一圆柱连接管、第一椎形连接管、和第二椎形连接管,所述内管包括第二圆柱连接管、第三椎形连接管、第三圆柱连接管和第四椎形连接管,所述第四椎形连接管的底部端面内径小于第四椎形连接管顶部端面的内径,所述第三椎形连接管顶部端面内径小于第三椎形连接管底部端面的内径,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所述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的中轴线均与内管的竖直方向呈30~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各种坑道、风口、管道、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低风速、低风量的检测,以确保安全生产,主要由正压取压管和负压取压管组成,是基于差压测量原理,测量装置安装在管道上,其探头与正压取压管和负压取压管连接,当管内有气流流动时,迎风面受气流冲击,在此处气流的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因而迎面管内压力较高,其压力称为“总压”,背风侧由于不受气流冲压,其管内的压力为风管内的静压力,其压力称为“静压”,总压和静压之差称为动压,其大小与管内风速有关,风速越大,动压越大;风速小,动压也小,因此,只要测量出动压的大小,再找出动压与风速的对应关系,就能正确地测出管内风速。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低流速风速传感器在对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进行测量时,对风速的收集不集中,测量的精度较低。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中部端面的内径小于外管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的内径,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壁;<br/>[0008]所述外管包括第一圆柱连接管、第一椎形连接管、和第二椎形连接管,所述内管包括第二圆柱连接管、第三椎形连接管、第三圆柱连接管和第四椎形连接管,所述第四椎形连接管的底部端面内径小于第四椎形连接管顶部端面的内径,所述第三椎形连接管顶部端面内径小于第三椎形连接管底部端面的内径,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所述第一采样管与第二圆柱连接管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均贯穿外管的侧壁端面,所述第二采样管与第三圆柱连接管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的中轴线均与内管的竖直方向呈30~70
°
夹角。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采样管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采样管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采样管内壁上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一对相对端面均与第一采样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一挂接件上连接有第一防堵摆棒。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采样管内壁上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一对相对端面均与第二采样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二挂接件上连接有第二防堵摆棒。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防堵摆棒底部端面位于第三圆柱连接管内,所述第一防堵摆棒底部端面位于第二圆柱连接管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圆柱连接管内壁一侧端面与第二圆柱连接管一外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椎形连接管内壁端面与第四椎形连接管外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爪,多个所述固定爪等角度分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实现对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进行测量精度高,结构接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管、101.第一圆柱连接管、102.第一椎形连接管、103.第二椎形连接管、2.内管、201.第二圆柱连接管、202.第三椎形连接管、203.第三圆柱连接管、204.第四椎形连接管、3.第一采样管、301.第一防护罩、302.第一防堵摆棒、303.第一挂接件、304.第一固定杆、4.第二采样管、401.第二防护罩、402.第二防堵摆棒、403.第二挂接件、404.第二固定杆、5.固定片、6.固定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
[0023]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4]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参图1~图2所示,包括外管1和内管2,内管2位于外管1内壁,外管1和内管2均为中空结构,外管1包括第一圆柱连接管101、第一椎形连接管102、和第二椎形连接管103,内管2包括第二圆柱连接管201、第三椎形连接管202、第三圆柱连接管203和第四椎形连接管204。
[0025]参图1~图2所示,第一圆柱连接管101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椎形连接管102,第一椎形连接管102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椎形连接管103,第二圆柱连接管201上端面固定连接
第三椎形连接管202体,第三椎形连接管202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三圆柱连接管203,第三圆柱连接管203上端面固定连接第四椎形连接管204,第四椎形连接管204上端面位于第一椎形连接管102上端面,第四椎形连接管204距离第二椎形连接管103的距离为3

5cm,第三椎形连接管202下端面位于第一圆柱连接管101内,外管1的中部端面的内径小于外管1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的内径,第四椎形连接管204的底部端面内径小于第四椎形连接管204顶部端面的内径,第三椎形连接管202顶部端面内径小于第三椎形连接管202底部端面的内径,第二圆柱连接管201凸出第一圆柱连接管101端面,实现增强对风速的收集,提高对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进行测量的精度。
[0026]具体的,现有技术的常规管道内风量测量传感器一般要求流速在8米/秒以上,否则信号稳定性差、线性度低,本技术实现可在5米/秒以上准确测量,且差压信号是标准皮托管的7~9倍。
[0027]参图1~图2所示,内管2内设置有第一采样管3和第二采样管4,第二采样管4位于第一采样管3的上端面,第一采样管3与第二圆柱连接管201外侧端面固定连接,第二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中部端面的内径小于外管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的内径,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壁;所述外管包括第一圆柱连接管、第一椎形连接管和第二椎形连接管,所述内管包括第二圆柱连接管、第三椎形连接管、第三圆柱连接管和第四椎形连接管,所述第四椎形连接管的底部端面内径小于第四椎形连接管顶部端面的内径,所述第三椎形连接管顶部端面内径小于第三椎形连接管底部端面的内径,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所述第一采样管和第二采样管的中轴线均与内管的竖直方向呈30~70
°
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管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采样管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下向上流向的低流速风量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管内壁上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一对相对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洪伟董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东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