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16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充气颈枕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充气颈枕设有充放气口,马甲由穿戴背部,穿戴左前部和穿戴右前部组成,穿戴背部与穿戴左前部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穿戴背部与穿戴右前部通过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连接,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右侧袖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根据术后体位进行充气调节,以保证患者的术后体位,半卧位时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充气高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可拆卸的马甲结构方便患者穿戴,适用范围广泛,穿戴过程对患者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
技术介绍
头颈部术后患者,多采用头低卧位,头部不易固定,并且头颈患者术后创伤较大,伤口引流较多,容易造成活动受限。现有的用于头部的伤口引流装置大部分为负压引流鼓或引流球,位置多位于患者颈部,但是负压引流鼓或引流球不易固定,并且会导致患者颈部有负重感,从而限制自身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充气颈枕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充气颈枕设有充放气口。优选地,充放气口为充气嘴。优选地,充放气口为设有充气嘴的充放气软管。优选地,充放气口连接有充气软管和放气软管,充气软管和放气软管末端设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优选地,充放气口连接有电动气泵。优选地,马甲由穿戴背部,穿戴左前部和穿戴右前部组成,穿戴背部与穿戴左前部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穿戴背部与穿戴右前部通过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连接,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右侧袖口。优选地,左肩连接结构和右肩连接结构为纽扣,拉链或绑带。优选地,左侧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为纽扣,拉链或绑带。优选地,穿戴左前部和穿戴右前部设有口袋。优选地,充气颈枕上中设有限位拉条,限位拉条为一条或多条。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装置可根据术后体位进行充气调节,以保证患者的术后体位,半卧位时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充气高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可拆卸的马甲结构方便患者穿戴,适用范围广泛,穿戴过程对患者影响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中:11、穿戴左前部12、穿戴右前部13、穿戴背部2、充气颈枕31、充气嘴32、充放气软管33、充气软管34、放气软管4、可拆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出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2,马甲用于穿戴在患者身上,充气颈枕2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患者颈部枕在充气颈枕2上,通过调节颈枕高度调整体位,充气颈枕2设有充放气口,用于实现充气放气过程。充放气口可以为充气嘴31,通过充气嘴31向充气颈枕2中充气,通过气量多少控制充气颈枕2的高度,为了增加充气颈枕2的舒适性,中间可设有一条或多条限位拉条,避免充气颈枕2中间高两侧底,保持充气颈枕2整体高度统一。为了使得充放气过程更快捷简便,充放气口可以为设有充气嘴31的充放气软管32,充放气软管32具有一定长度,可通过其他人或患者本身通过充放气软管32对充气颈枕2进行实时调整。为了增加充气颈椎的精确性,充放气口可连接有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末端设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充气软管33用于充气,放气软管34用于放气,使得气体沿固定的方向流动,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可设置在充气颈枕2上方靠边位置或设置在充气颈枕2侧面,为了方便存放,避免损坏,可在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根部设有存储袋,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从存储袋中伸出,也可以卷曲固定放置在存储袋中;避免充放气完毕塞住充气口的过程中气量的改变。充放气口还可设为连接有电动气泵,通过电动气泵调整充气颈枕2的充气量,使得充气放气的过程更为精准和便捷。马甲由穿戴背部13,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组成,分别覆盖患者背部和前身,穿戴背部13,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通过可拆连接结构4相互连接,穿戴背部13与穿戴左前部11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穿戴背部13与穿戴右前部12通过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连接,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右侧袖口。马甲采用可拆卸的三片式替代传统穿戴结构,方便用于行动不方便的患者,避免大幅度挪动患者造成的疼痛或二次伤害。其中,左肩连接结构和右肩连接结构为纽扣,拉链或绑带,相应的,左侧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为纽扣,拉链或绑带。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设有口袋,能够用于放置引流鼓及随身个人物品。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2,充气颈枕2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充气颈枕2设有充放气口,充放气口为充气嘴31。马甲由穿戴背部13,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组成,穿戴背部13与穿戴左前部11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穿戴背部13与穿戴右前部12通过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连接,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右侧袖口,左肩连接结构,右肩连接结构,左侧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均为纽扣。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设有口袋,充气颈枕2上中设有一条限位拉条。实施例2:如图2所示,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2,充气颈枕2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充气颈枕2设有充放气口,充放气口为设有充气嘴31的充放气软管32。马甲由穿戴背部13,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组成,穿戴背部13与穿戴左前部11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穿戴背部13与穿戴右前部12通过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连接,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右侧袖口,左肩连接结构,右肩连接结构,左侧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均为拉链。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设有口袋。实施例3:如图3所示,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2,充气颈枕2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充气颈枕2设有充放气口,充放气口连接有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充气软管33和放气软管34末端设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马甲由穿戴背部13,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组成,穿戴背部13与穿戴左前部11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穿戴背部13与穿戴右前部12通过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连接,右肩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右侧袖口,左肩连接结构,右肩连接结构,左侧连接结构和右侧连接结构均为绑带。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设有口袋,充气颈枕2上中均匀设有三条限位拉条。实施例4: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2,充气颈枕2固定设置在马甲后领口位置,充气颈枕2设有充放气口,充放气口连接有电动气泵。马甲由穿戴背部13,穿戴左前部11和穿戴右前部12组成,穿戴背部13与穿戴左前部11通过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连接,左肩连接结构和左侧连接结构中间形成左侧袖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所述充气颈枕固定设置在所述马甲后领口位置,所述充气颈枕设有充放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马甲和充气颈枕,所述充气颈枕固定设置在所述马甲后领口位置,所述充气颈枕设有充放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口为充气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口为设有充气嘴的充放气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口连接有充气软管和放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和所述放气软管末端设有方向相反的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口连接有电动气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头颈部术后充气引流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马甲由穿戴背部,穿戴左前部和穿戴右前部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雪蔡永华董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