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13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换热器,所述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放置腔室,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密闭腔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运输过程比较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换热器材领域,具体涉及热交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体式水源热泵,由室内机和主机两部分组成,相互之间由制冷连接管联通。主机上包括压缩机、换热器、箱体等,压缩机、换热器在箱体内,换热器多采用圆环状的蜗卷式换热器,体积较大,蜗卷式换热器的内侧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压缩机同样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多,从而导致整机的体积大,不便于安装、运输,影响了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特点是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运输过程比较容易。其技术方案如下: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换热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放置腔室,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密闭腔室内。进一步地,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内筒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所述换热器、所述内筒体在俯视方向上均呈圆环形,所述换热器套在所述内筒体上,所述外筒体套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一盖板盖合于所述外筒体一端,所述第二盖板盖合于所述外筒体另一端,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为所述密闭腔室。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一端,所述第二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另一端。进一步地,包括第三盖板、第四盖板,所述内筒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轴向长度,所述外筒体通过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内筒体上,所述第三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一端,所述第四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另一端。进一步地,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节流元件、截止阀,所述放置腔室设有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密闭腔室,所述压缩机、所述密闭腔室、所述节流元件、所述蒸发器首尾相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节流元件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均设有所述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集水管、至少一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沿着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所述集水管接通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进一步地,包括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套在所述换热管上,所述翅片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间距。进一步地,包括水源、供水管道、回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一端连通所述水源,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所述回水管道一端连通所述水源,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热交换装置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壳体放入第二壳体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将换热器放入密闭腔室,将密闭腔室各处密封;将放置物放入第一壳体的放置腔室;完成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将第一壳体放入第二壳体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将换热器放入密闭腔室,将密闭腔室各处密封的步骤,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换热器在俯视方向上均呈圆环形,第二壳体套在第一壳体上,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为密闭腔室,将换热器套在第一壳体上且在第二壳体内,换热器处于密闭腔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在密闭腔室内通入换热工质,换热工质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使得两者的温度趋于一致,密闭腔室可以容纳换热工质而不外泄,保证良好的换热效率;第一壳体内作为放置腔室,可以储放其他相关零件,根据放置的其他相关零件的特性,热交换装置还具有对应作用,这样不仅提高了热交换装置内的空间利用率,不需要额外的空间放置其他相关零件,并且也能充分发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作用,整机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装置正视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装置俯视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安装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安装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装置正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装置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装置安装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内筒体,1011、放置腔室,102、外筒体,103、第一盖板,104、第二盖板,105、密闭腔室,1051、入口,1052、出口,106、第三盖板,107、第四盖板,201、压缩机,2011、排气管,2012、回气管,202、节流元件,203、蒸发器,204、截止阀,205、四通阀,30、换热器,301、换热管,302、翅片,303、过渡管,304、集水管,401、供水管道,402、回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毫无疑义,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器30、压缩机201、蒸发器203、节流元件202、截止阀204、内筒体101、外筒体102、第一盖板103、第二盖板104、供水管道401、回水管道402。如图1和图9所示,以热交换装置应用于水源热泵机组为说明,所述供水管道401一端连通地下水源,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30;所述回水管道402一端连通地下水源,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30。密闭腔室105有入口1051和出口1052,所述压缩机201通过入口1051连通所述密闭腔室105,节流元件202通过出口1052连通所述密闭腔室105,所述压缩机201、所述密闭腔室105、所述节流元件202、所述蒸发器203首尾相接连通,连通的管道内有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201和所述蒸发器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换热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放置腔室,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密闭腔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换热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放置腔室,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密闭腔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内筒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所述换热器、所述内筒体在俯视方向上均呈圆环形,所述换热器套在所述内筒体上,所述外筒体套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一盖板盖合于所述外筒体一端,所述第二盖板盖合于所述外筒体另一端,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为所述密闭腔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一端,所述第二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盖板、第四盖板,所述内筒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筒体的轴向长度,所述外筒体通过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内筒体上,所述第三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一端,所述第四盖板盖合于所述内筒体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节流元件、截止阀,所述放置腔室设有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密闭腔室,所述压缩机、所述密闭腔室、所述节流元件、所述蒸发器首尾相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宇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