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95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立柱、支撑板、调节杆及定位杆;立柱固定于支撑板上,立柱为中空结构,调节杆的下端套接于立柱内,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训练部件,立柱的内孔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齿条,调节杆的侧面设置有空缺部,所述空缺部上轴连接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齿轮,调节杆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定位槽,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定位杆穿过所述通孔插入于定位槽内;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把手穿过所述滑道与调节杆的侧壁相连接,该装置的高度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康复设备
,涉及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患侧上肢,现有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人工辅助训练,即由康复治疗师手动对患者的患侧上肢进行牵引训练,康复治疗是恢复运动功能的有效途径,传统物理治疗师与病人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治疗费用高等不足,因此,康复训练设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59150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该技术包括底座、支撑架、定滑轮、拉绳、把手、绕线轮、紧固装置以及转动手柄;该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在控制转动手柄转动的过程中该侧手的手腕、胳膊以及肩关节均能得到锻炼,而握住把手的手则可进行被动拉伸训练,且在病患控制转动手柄转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可通过调整钩挂在挂钩上的负重块的个数来达到满足病患对不同力量锻炼的需求。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调节杆高度不便于调节,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的高度便于调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立柱、支撑板、调节杆及定位杆;立柱固定于支撑板上,立柱为中空结构,调节杆的下端套接于立柱内,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训练部件,立柱的内孔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齿条,调节杆的侧面设置有空缺部,所述空缺部上轴连接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齿轮,调节杆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定位槽,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定位杆穿过所述通孔插入于定位槽内;立柱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把手穿过所述滑道与调节杆的侧壁相连接。齿轮通过销轴连接于空缺部上。定位杆上设置有挡块,挡块位于通孔内,定位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挡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通孔的内壁上。所述训练部件包括第一训练构件及第二训练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训练构件包括固定杆、安装箱及转动手柄,其中,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杆上,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箱上,转动手柄的端部连接于安装箱内;第二训练构件包括套座、定滑轮、动滑轮、悬吊线、第一拉套及第二拉套,调节杆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套座套接于调节杆上,套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动滑轮固定于套座上,定滑轮固定于调节杆上端的端部,第一拉套固定于悬吊线的一端,悬吊线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及动滑轮后与第二拉套相连接。还包括紧固销,其中,紧固销穿过套座的侧壁与调节杆相接触。调节杆为┌形结构。调节杆上设置有加劲杆。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患者需要对上肢进行康复训练时,可根据患者的身高选择调节杆的高度,首先向外拉动定位杆,将定位杆从定位槽中离开,随后使用人员拨动把手,把手带动着齿轮转动,而齿轮与齿条之间啮合,根据把手的正向或反向转动,以带动调节杆上下运动,当定位杆与其中的一个定位槽水平共线时,将定位杆插入于定位槽内,对调节杆进行限位固定,以实现调节杆高度的调节,解决了调节杆高度不便于调节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杆9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支撑板、2为立柱、3为滑道、4为把手、5为定位杆、6为固定杆、7为安装箱、8为转动手柄、9为调节杆、10为定滑轮、11为悬吊线、12为第一拉套、13为第二拉套、14为空缺部、15为齿条、16为齿轮、17为销轴、18为定位槽、19为通孔、20为挡块、21为弹簧、22为滑槽、23为套座、24为滑块、25为紧固销、26为动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立柱2、支撑板1、调节杆9及定位杆5;立柱2固定于支撑板1上,立柱2为中空结构,调节杆9的下端套接于立柱2内,调节杆9的上端设置有训练部件,立柱2的内孔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齿条15,调节杆9的侧面设置有空缺部14,所述空缺部14上轴连接有与所述齿条15相配合的齿轮16,调节杆9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8,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9,定位杆5穿过所述通孔19插入于定位槽18内;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3,把手4穿过所述滑道3与调节杆9的侧壁相连接,其中,齿轮16通过销轴17连接于空缺部14上。定位杆5上设置有挡块20,挡块20位于通孔19内,定位杆5上套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一端固定于挡块20上,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于通孔19的内壁上,调节杆9为┌形结构,调节杆9上设置有加劲杆。所述训练部件包括第一训练构件及第二训练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训练构件包括固定杆6、安装箱7及转动手柄8,其中,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杆9上,固定杆6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箱7上,转动手柄8的端部连接于安装箱7内;第二训练构件包括套座23、定滑轮10、动滑轮26、悬吊线11、第一拉套12及第二拉套13,调节杆9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滑槽22,套座23套接于调节杆9上,套座2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2相配合的滑块24,动滑轮26固定于套座23上,定滑轮10固定于调节杆9上端的端部,第一拉套12固定于悬吊线11的一端,悬吊线11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0及动滑轮26后与第二拉套13相连接,本技术还包括紧固销25,其中,紧固销25穿过套座23的侧壁与调节杆9相接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患者需要对上肢进行康复训练时,可根据患者的身高选择调节杆9的高度,首先向外拉动定位杆5,由挡块20挤压着弹簧21,此时弹簧21产生弹性形变,定位杆5从定位槽18中离开,随后使用人员拨动把手4,把手4带动着齿轮16转动,而齿轮16与齿条15之间啮合,根据把手4的正向或反向转动,以带动调节杆9上下运动,当定位杆5与其中的一个定位槽18水平共线时,松开定位杆5,弹簧21恢复形变,定位杆5插入于定位槽18内,对调节杆9进行限位固定,以实现调节杆9高度的调节,解决了调节杆9高度不便于调节使用的问题,随后患者使用第一拉套12和第二拉套13进行手臂的康复训练,便于使用训练器械,其次患者还可使用转动手柄8进行另一角度的训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2)、支撑板(1)、调节杆(9)及定位杆(5);/n立柱(2)固定于支撑板(1)上,立柱(2)为中空结构,调节杆(9)的下端套接于立柱(2)内,调节杆(9)的上端设置有训练部件,立柱(2)的内孔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齿条(15),调节杆(9)的侧面设置有空缺部(14),所述空缺部(14)上轴连接有与所述齿条(15)相配合的齿轮(16),调节杆(9)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8),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9),定位杆(5)穿过所述通孔(19)插入于定位槽(18)内;/n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3),把手(4)穿过所述滑道(3)与调节杆(9)的侧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2)、支撑板(1)、调节杆(9)及定位杆(5);
立柱(2)固定于支撑板(1)上,立柱(2)为中空结构,调节杆(9)的下端套接于立柱(2)内,调节杆(9)的上端设置有训练部件,立柱(2)的内孔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齿条(15),调节杆(9)的侧面设置有空缺部(14),所述空缺部(14)上轴连接有与所述齿条(15)相配合的齿轮(16),调节杆(9)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8),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9),定位杆(5)穿过所述通孔(19)插入于定位槽(18)内;
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3),把手(4)穿过所述滑道(3)与调节杆(9)的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16)通过销轴(17)连接于空缺部(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杆(5)上设置有挡块(20),挡块(20)位于通孔(19)内,定位杆(5)上套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一端固定于挡块(20)上,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于通孔(19)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赵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