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芹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9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基座底部的连接柱转动连接有清洗转盘,隔板将清洗转盘的内腔均匀分成四个过渡空腔,清洗转盘底部对应过渡空腔范围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具有透水性的清洗球组件,基座内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清洗转盘的中心套接,基座上表面连接螺旋软管内排出孔道和输入孔道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依次与过滤盒和微型泵的吸入端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微型泵的排出端连接,基座内两侧的第一、二通道分别与排出孔道和输入孔道连接,且第一、二通道的底端分别与呈轴对称关系的两个过渡空腔连通;解决了目前皮肤清洁护理方式费时费力且不够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维护皮肤清洁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于内科肢体活动受限的卧床病人需要定期进行皮肤的清洁护理。皮肤清洁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对皮肤污垢进行清除。皮肤污垢是指附着在皮肤表面的垢着物,能影响毛孔通畅,妨碍皮肤和黏膜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皮肤污垢包括生理性污垢、病理性污垢、外源性污垢等。目前,医院内科住院部,常对卧床病人采用的皮肤清洁护理方式是采用毛巾沾水擦拭,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不够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全卫生地对内科卧床病人进行皮肤清洁护理的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皮肤清洁护理方式费时费力且不够卫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包括基座和微型泵,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清洗转盘,所述清洗转盘内腔的底面沿径向设置有四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清洗转盘的内腔均匀分成四个过渡空腔,所述清洗转盘的底部对应所述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包括基座(1)和微型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清洗转盘(2),所述清洗转盘(2)内腔的底面沿径向设置有四个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所述清洗转盘(2)的内腔均匀分成四个过渡空腔(23),所述清洗转盘(2)的底部对应所述过渡空腔(23)范围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具有透水性的清洗球组件(21),所述基座(1)的内腔居中位置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端的底端贯穿所述连接柱(12)与所述清洗转盘(2)的中心位置套接,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连接有螺旋软管(3),所述螺旋软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包括基座(1)和微型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清洗转盘(2),所述清洗转盘(2)内腔的底面沿径向设置有四个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所述清洗转盘(2)的内腔均匀分成四个过渡空腔(23),所述清洗转盘(2)的底部对应所述过渡空腔(23)范围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具有透水性的清洗球组件(21),所述基座(1)的内腔居中位置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端的底端贯穿所述连接柱(12)与所述清洗转盘(2)的中心位置套接,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连接有螺旋软管(3),所述螺旋软管(3)的内腔设置有排出孔道(301)和输入孔道(302),所述排出孔道(30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1),所述第一连接管(31)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盒(5),所述过滤盒(5)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泵(4)的吸入端连接,所述输入孔道(30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2),所述第二连接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型泵(4)的排出端连接,所述基座(1)内位于所述电机(6)两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所述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的顶端分别对应与所述排出孔道(301)和输入孔道(302)的底端连接,且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连接柱(12)后与呈轴对称关系的两个过渡空腔(2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5)内腔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过滤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科卧床病人清洁护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芹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