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护理尿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清洗喷头、双腔管、清水罐和污水罐;双腔管包括:清洗腔和排污腔;清洗喷头包括:清洗控制舱和收集槽;所述清洗腔一端与所述清洗控制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连接;所述排污腔一端与所述收集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连接;所述清水罐固定安装在所述污水罐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尿壶设置有清洗喷头,通过将清洗喷头与人体皮肤贴合,能够实现实时对清洗小便失禁病人进行护理,同时,通过双腔管将清洗喷头分别连接清水罐和污水罐,能够实现对病人排泄物收集之后对皮肤进行清洗和烘干,避免了由于排泄失禁而造成皮肤环境滋生细菌,侵染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护理尿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尿壶。
技术介绍
在医疗条件日益完善的今天,经过重大手术的病人在术后期间内无法进行自理生活,病情严重恶化的病人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在康复阶段和愈后阶段,不少病人会出现小便失禁,若排泄物无法及时排除和清洗,会出现异味并且长期潮湿的人体环境容易滋生真菌细菌,造成皮肤溃疡和湿疹。对于护理人来说,也增大了对病人的监护频数和难度,无法实时监护和护理病人是当前的棘手问题。在现有的医疗护理领域,对于小便失禁的病人采取的是人工清理的方式,现有的手持尿壶无法进行清洁护理,不适用于小便失禁的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手持尿壶无法进行清洁护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尿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医疗护理尿壶包括清洗喷头、双腔管、清水罐和污水罐;所述双腔管包括:清洗腔和排污腔;所述清洗喷头包括:清洗控制舱和收集槽;所述清洗腔一端与所述清洗控制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连接;所述排污腔一端与所述收集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连接;所述清水罐固定安装在所述污水罐上部。优选的,所述清洗喷头,还包括:漏斗状壳体;所述漏斗状壳体的窄端与所述双腔管连接;所述清洗控制舱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的内壁;所述收集槽嵌套设置在所述清洗控制舱内,并与所述清洗控制舱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清洗控制舱,包括:控制舱壳体、喷雾装置、烘干装置、供电装置和液体传感器;所述控制舱壳体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的内壁,并与所述漏斗状壳体内壁之间形成腔室;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清洗腔贯通连接;所述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控制舱壳体内部;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的内壁上,与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电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传感器有线通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体传感器的液流信号控制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的启停。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管筒、风机和加热丝;所述管筒贯穿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一端与所述漏斗状壳体导通,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舱壳体导通;所述风机和加热丝设置在所述管筒内,并与所述供电装置并联连接。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具有若干数量出水口的分液泵、若干导管和若干雾化喷孔;所述分液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双腔管连接,出水口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雾化喷孔连接;所述雾化喷孔设置在所述控制舱壳体外壁上;所述分液泵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用于抽取所述清水罐中的液体并分别输送至所述雾化喷孔。优选的,所述清水罐,包括:桶状壳体、加料孔和第一导通孔;所述第一导通孔设置于所述桶状壳体顶部的中心位置,用于导通所述清洗腔至所述清水罐内部;所述加料孔设置于所述桶状壳体顶部。优选的,所述污水罐,包括:圆台状壳体、第二导通孔、排污口和把手;所述第二导通孔设置于所述圆台状壳体顶部的中心位置,用于导通所述排污腔至所述污水罐内部;所述排污口和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圆台状壳体的侧壁的设定位置。优选的,所述医疗护理尿壶,还包括:密封软胶;所述密封软胶设置在所述清洗喷头外沿,用于充分与人体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尿壶设置有清洗喷头,通过将清洗喷头与人体皮肤贴合,能够实现实时对清洗小便失禁病人进行护理,同时,通过双腔管将清洗喷头分别连接清水罐和污水罐,能够实现对病人排泄物收集之后对皮肤进行清洗和烘干,避免了由于排泄失禁而造成皮肤环境滋生细菌,侵染皮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医疗护理尿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清洗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双腔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清洗喷头;2-双腔管;3-清水罐;4-污水罐;5-密封软胶;11-收集槽;12-清洗控制舱;13-漏斗状壳体;121-控制舱壳体;122-烘干装置;123-供电装置;124-液体传感器;125-分液泵;126-导管;127-雾化喷孔;21-清洗腔;22-排污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尿壶,所述医疗护理尿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清洗喷头1、双腔管2、清水罐3和污水罐4;所述双腔管2包括:清洗腔21和排污腔22,双腔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清洗喷头1包括:清洗控制舱12和收集槽11;所述清洗腔21一端与所述清洗控制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3连接;所述排污腔22一端与所述收集槽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4连接;所述清水罐3固定安装在所述污水罐4上部。所述清洗喷头1还包括:漏斗状壳体13;清洗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窄端与所述双腔管2连接,漏斗状壳体13的宽端与人体贴合,便于收集人体排泄的尿液,通过在清洗过程中,清洗废水也通过漏斗状壳体13排出,宽端能够防止漏水;所述清洗控制舱12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内壁,用于将来自于所述清水罐3的液体清洗人体皮肤并烘干,所述清洗控制舱12为不规则舱体,如图2所示,所述清洗控制舱12与漏斗状壳体13固定安装,形成的腔室用于安装烘干装置122、供电装置123、液体传感器124和连接导线,所述控制舱12还具有一个与所述漏斗状壳体13宽端圆口相平行的半圆圆面,用于安装雾化喷孔127,所述控制12的梯形侧壁上安装液体传感器124。所述收集槽11嵌套设置在所述清洗控制舱12内,并与所述清洗控制舱12一体成型,所述收集槽11用于将排泄废水疏通至所述污水罐4。所述清洗控制舱12,包括:控制舱壳体121、喷雾装置、烘干装置122、供电装置123和液体传感器124;所述控制舱壳体121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内壁,并与所述漏斗状壳体13内壁之间形成腔室;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双腔管2贯通连接;所述烘干装置122贯穿设置在离漏斗状壳体13的宽端2cm处的腔室内,实现对人体皮肤雾化清洗后进行烘干操作;所述供电装置123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内壁上,与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122电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传感器124有线通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体传感器124的液流信号控制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122的启停。所述供电装置123包括电池组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体传感器124有点通讯连接,当所述液体传感器124首次采集到所述收集槽11内的液体信息时,产生通讯信号并上传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首先控制所述喷雾装置喷雾清洗人体皮肤,达到30秒的清洗时间之后,关闭所述喷雾装置并导通所述烘干装置122,直至所述烘干装置122工作达到30秒的烘干时间,完成一个工作周期。一个工作周期内,所述液体传感器124采集一个液体信息并进行上传,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护理尿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喷头(1)、双腔管(2)、清水罐(3)和污水罐(4);所述双腔管(2)包括:清洗腔(21)和排污腔(22);/n所述清洗喷头(1)包括:清洗控制舱(12)和收集槽(11);/n所述清洗腔(21)一端与所述清洗控制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3)连接;/n所述排污腔(22)一端与所述收集槽(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4)连接;/n所述清水罐(3)固定安装在所述污水罐(4)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护理尿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喷头(1)、双腔管(2)、清水罐(3)和污水罐(4);所述双腔管(2)包括:清洗腔(21)和排污腔(22);
所述清洗喷头(1)包括:清洗控制舱(12)和收集槽(11);
所述清洗腔(21)一端与所述清洗控制舱(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清水罐(3)连接;
所述排污腔(22)一端与所述收集槽(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罐(4)连接;
所述清水罐(3)固定安装在所述污水罐(4)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护理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喷头(1),还包括:漏斗状壳体(13);
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窄端与所述双腔管(2)连接;
所述清洗控制舱(12)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内壁;
所述收集槽(11)嵌套设置在所述清洗控制舱(12)内,并与所述清洗控制舱(12)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护理尿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控制舱(12),包括:控制舱壳体(121)、喷雾装置、烘干装置(122)、供电装置(123)和液体传感器(124);
所述控制舱壳体(121)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内壁,并与所述漏斗状壳体(13)内壁之间形成腔室;
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清洗腔(21)贯通连接;
所述烘干装置(122)设置于所述控制舱壳体(121)内部;
所述供电装置(123)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壳体(13)的内壁上,与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122)电连接,并与所述液体传感器(124)有线通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体传感器(124)的液流信号控制所述喷雾装置和烘干装置(122)的启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震,王锡林,曲峻欣,沈泓昱,
申请(专利权)人:曲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