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玉秋专利>正文

一种吸湿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6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湿体,包括相粘接的上层面料、下层面料,所述下层面料上设置有导流纤维层,所述导流纤维层包括多个纤维带,所述的多个纤维带平行间隔分布,所述纤维带为长条形结构,且所述纤维带沿所述下层面料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面料上位于所述导流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所述吸湿单体是由若干个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构成的吸湿块,所述吸湿单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相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纤维层,能起到导流作用,进而提高吸湿效果,且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在保证吸湿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吸湿单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相重叠,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体
本技术涉及吸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体。
技术介绍
目前,一次性吸湿用品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中以婴儿尿裤、成人尿片,卫生巾等为主要代表。吸湿体是吸湿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市场上的吸湿体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吸湿效果差的问题,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湿体,以解决现有吸湿体结构复杂、成本高、吸湿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湿体,包括相粘接的上层面料、下层面料,所述下层面料上设置有导流纤维层,所述导流纤维层包括多个纤维带,所述的多个纤维带平行间隔分布,所述纤维带为长条形结构,且所述纤维带沿所述下层面料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面料上位于所述导流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所述吸湿单体是由若干个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构成的吸湿块,所述吸湿单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相重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单体与所述纤维带的重叠面积为所述吸湿单体面积的50%~8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单体与所述纤维带的重叠面积为所述吸湿单体面积的6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带为木浆纤维带或ES纤维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层面料上位于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向上翻折后与所述上层面料相粘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单体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层包括平行间隔分布的多排吸湿单体组,每排吸湿单体组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吸湿单体。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若干个吸湿单体呈矩阵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吸湿体通过设置纤维层,能起到导流作用,进而提高吸湿效果,且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在保证吸湿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吸湿单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相重叠,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湿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吸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一种吸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吸湿体,包括通过胶层相粘接的上层面料1、下层面料2,所述下层面料2上位于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包边21,所述包边21向上翻折后与所述上层面料1相粘接,所述下层面料2上设置有导流纤维层,所述导流纤维层包括多个纤维带3,所述的多个纤维带3平行间隔分布,所述纤维带3为木浆纤维带,呈长条形结构,且所述纤维带3沿所述下层面料2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面料2上位于所述导流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平行间隔分布的多排吸湿单体组,每排吸湿单体组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吸湿单体4,所述吸湿单体4是由若干个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构成的吸湿块,且所述吸湿单体4为椭圆形,所述吸湿单体4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3相重叠,所述吸湿单体4与所述纤维带3的重叠面积为所述吸湿单体4面积的6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湿单体4与所述纤维带3的重叠面积为所述吸湿单体4面积的60%,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所述吸湿单体4与所述纤维带的3重叠面积可以为所述吸湿单体4面积的50%或80%或位于两者之间的任意数值,本实施例是结合成本及吸湿效果后的优选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纤维带3为木浆纤维带,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纤维带3亦可以为ES纤维带。值得一提是,虽然本实施例中,吸湿单体4为椭圆形,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吸湿单体4亦可以为圆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此外,吸湿单体4的排布也不限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若干个吸湿单体4可以呈矩阵分布。上述一种吸湿体通过设置纤维层,能起到导流作用,进而提高吸湿效果,且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4,在保证吸湿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吸湿单体4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3相重叠,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湿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体,包括相粘接的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面料上设置有导流纤维层,所述导流纤维层包括多个纤维带,所述的多个纤维带平行间隔分布,所述纤维带为长条形结构,且所述纤维带沿所述下层面料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面料上位于所述导流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所述吸湿单体是由若干个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构成的吸湿块,所述吸湿单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相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体,包括相粘接的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面料上设置有导流纤维层,所述导流纤维层包括多个纤维带,所述的多个纤维带平行间隔分布,所述纤维带为长条形结构,且所述纤维带沿所述下层面料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面料上位于所述导流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若干个吸湿单体,所述吸湿单体是由若干个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构成的吸湿块,所述吸湿单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纤维带相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单体与所述纤维带的重叠面积为所述吸湿单体面积的5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单体与所述纤维带的重叠面积为所述吸湿单体面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秋
申请(专利权)人:杨玉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