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结构和吸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62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导流层、芯体和底膜;导流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导流层;第一导流层贴近面层,既能对液体横向和纵向导流,又能与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第二导流层贴近芯体,用于将第一导流层导流的液体快速导流至芯体;第二导流层和第一导流层重叠设置。该导流结构中,面层和芯体之间设置多层结构的导流层,第一导流层和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能在大量液体到达导流结构时暂时存储液体,防止导流结构因无法快速吸收导致液体堆积在导流结构表面而发生泄露,还能增大吸收量;第二导流层配合芯体形成吸收区,快速吸收液体暂存区的液体,防止液体反渗回面层,确保干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吸收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结构和吸收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产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流结构,还涉及一种吸收制品。
技术介绍
现有吸收制品多种多样,如婴儿尿片、婴儿拉拉裤、卫生巾等,各种吸收制品均设置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包括依次布置的面层、芯体和底膜。现有导流结构简单,使用时干爽性不足,且在大量液体突然到达导流结构时易发生泄露。因此,如何提高导流结构的干爽性,并避免泄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流结构,其额外设置了多层结构的导流层,能形成液体暂存区和吸收区,既增大吸收量、防止泄露,又避免液体反渗回表面层,确保干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吸收制品,其应用上述导流结构,既防泄露,又具备干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导流层、芯体和底膜;其中,所述导流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导流层,所述第一导流层贴近所述面层,既能对液体横向和纵向导流,又能与所述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第二导流层,所述第二导流层贴近所述芯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层导流的液体快速导流至所述芯体;所述第二导流层和所述第一导流层重叠设置。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第一导流层是经过3D压制的第一导流层,包括一体的凹陷部和凸起部,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面层并与面层配合形成所述液体暂存区。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分别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相互平行,并交叉排布。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凸起部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凸起部凸向所述面层;所述凹陷部为平板状。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凹陷部为多个,并分散布置在平板状的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凹陷部的内壁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凹陷部由其开口到深度最大处逐渐远离所述面层。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面层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弧形部,各弧形部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弧形部的母线垂直。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凸起部为圆形凸起部,其凸向所述面层,并且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呈多排分布在所述凹陷部上。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面层和/或所述导流层设有开孔。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中,所述面层的外轮廓边沿超出所述导流层和所述芯体外;所述底模的外轮廓边沿超出所述面层外。一种吸收制品,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结构;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隔边,所述隔边覆盖所述面层的边沿和所述底膜上超出所述面层的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导流层、芯体和底膜;其中,导流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导流层和第二导流层;第一导流层贴近面层,既能对液体横向和纵向导流,又能与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第二导流层贴近芯体,用于将第一导流层导流的液体快速导流至芯体;第二导流层和第一导流层重叠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流结构中,面层和芯体之间设置多层结构的导流层,其中,第一导流层和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能在大量液体到达导流结构时暂时存储液体,防止导流结构因无法快速吸收导致液体堆积在导流结构表面而发生泄露,还能增大吸收量;第二导流层配合芯体形成吸收区,快速吸收液体暂存区的液体,防止液体反渗回面层,确保干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吸收制品,其应用上述导流结构,既防泄露,又具备干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导流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导流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导流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其中,图1-图9中:第一导流层1;第二导流层2;面层3;隔边4;芯体5;底膜6。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流结构,其额外设置了多层结构的导流层,能形成液体暂存区和吸收区,既增大吸收量,防止泄露,又避免液体反渗回表面层3,确保干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吸收制品,其应用上述导流结构,既防泄露,又具备干爽性。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3、导流层、芯体5和底膜6;其中,导流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导流层1和第二导流层2;第一导流层1贴近面层3,既能对液体横向和纵向导流,又能与面层3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第二导流层2贴近芯体5,用于将第一导流层1导流的液体快速导流至芯体5;第二导流层2和第一导流层1重叠设置。上述导流结构中,面层3和芯体5之间设置多层结构的导流层,其中,第一导流层1和面层3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能在大量液体到达导流结构时暂时存储液体,防止导流结构因无法快速吸收导致液体堆积在导流结构表面而发生泄露,还能增大吸收量;第二导流层2配合芯体5形成吸收区,快速吸收液体暂存区的液体,防止液体反渗回面层3,确保干爽。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中,第一导流层1包括一体的凹陷部和凸起部,凹陷部远离面层3并与面层3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另外,液体暂存区也可由面层向上凸起并远离第一导流层而形成,本实施例不做限定。第一导流层1优选设置为经过3D压制形成凸起部和凹陷部,增大传导面积;3D压制后第一导流层1形成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高密度区能够快速横向导流,使液体到达更大的面积,低密度区能够快速向第二导流层2的方向导流。第二导流层2是亲水材料制成的第二导流层2,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液体传导给芯体5。第一导流层1可设置为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制成。第二导流层2采用平纹亲水无纺布制成,能实现快速沿纵向和横向第二次传导液体。第一导流层1和第二导流层2都可进行打孔处理,以提高吸收速率。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介绍导流结构: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中,第一导流层1中凹陷部和凸起部分别为长条状结构,且凹陷部和凸起部相互平行;凹陷部和凸起部分别为多个,两者交叉排布。凸起部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为弧形,并且凸起部凸向面层3;凹陷部为平板状。本实施例中,凹陷部处配合面层形成渠道状的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导流层、芯体和底膜;其中,所述导流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n第一导流层,所述第一导流层贴近所述面层,既能对液体横向和纵向导流,又能与所述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n第二导流层,所述第二导流层贴近所述芯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层导流的液体快速导流至所述芯体;所述第二导流层和所述第一导流层重叠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面层、导流层、芯体和底膜;其中,所述导流层为多层结构,至少包括:
第一导流层,所述第一导流层贴近所述面层,既能对液体横向和纵向导流,又能与所述面层配合形成液体暂存区;
第二导流层,所述第二导流层贴近所述芯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层导流的液体快速导流至所述芯体;所述第二导流层和所述第一导流层重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层是经过3D压制的第一导流层,包括一体的凹陷部和凸起部,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面层并与面层配合形成所述液体暂存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分别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相互平行,并交叉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凸起部凸向所述面层;所述凹陷部为平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素芳李银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丝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