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85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由两块砼制的横板、两块砼制的侧板、两个钢制的封板以及若干个角钢装配安装得到,两侧还可以安装连接件。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包括步骤一、第一块横板与两侧板的连接,步骤二、角钢的铺设,步骤三、第二块横板与两块侧板的连接,步骤四、封板的安装,步骤五,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发泡成型。还可以包括步骤六:连接件的安装。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装配性能好,且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效果;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步骤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节能建筑是一类新兴的建筑种类,建造时能够节约建筑构件,建造完成后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故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简称,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使用BIM技术对建筑构件进行辅助设计,能够减少在设计阶段不必要的试产,以达到节约设计时间和设计成本的功效。另外,BIM技术还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用于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BIM的数据库是动态变化的,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在更新、丰富和充实;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协同工作的平台。现有技术中,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71334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包括:里夹芯板、钢混墙体和外夹芯板;所述钢混墙体的内部嵌设有钢筋架,且钢筋架为回字形密封结构,所述钢混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石棉层和砂浆层,所述里夹芯板和外夹芯板分别位于石棉层和砂浆层的外侧。该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的连接板,包括连接块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设在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位于连接槽的两侧。通过上的技术方案,该建筑墙体及其连接板采用多层的混装结构,可以根据建筑墙体的实际建筑需求,选择不同的装配层进行自由的拆装操作,同时配合对应卡接结构的连接板,能够对混装结构的建筑墙体起到高度的吻合效果,增强建筑墙体的使用安全性。<br>现有技术中还有专利公开号为CN10785920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及其连接板,该技术方案通过一些支撑件和支撑件相互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两块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这样的空腔结构使得该建筑墙体获得较好的隔音效果和隔热效果,并且还能够保证建筑墙体的支撑效果。专利公开号为CN107859203A记载的建筑墙板,相较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713349U记载的建筑墙板,具有更好的隔音隔热效果,但是装配性能却较差,不能够适应不同建筑的需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及其制作方法,装配性能能够满足要求,且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好地满足节能建筑隔音隔热性能以及装配性能的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使用BIM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好节能建筑墙板的大小,所述节能建筑墙板包括两块砼制的横板、两块砼制的侧板、两个钢制的封板以及若干个角钢,其中,两块所述横板与两块所述侧板合围形成内部中空的板状墙体结构,若干所述角钢设置在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处,且中空部分填充满聚氨酯发泡材料;两个封板分别设置在墙体结构的上下两端面位置处,用于使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发泡材料较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中空结构,具有更加优异的隔音隔热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吸水效果,提高墙体结构的抗渗能力。角钢能够增强墙体结构的结构强度,封板能够使墙体结构的中间部分封闭。该种结构下得到的节能建筑墙板在用于建造建筑物时,使用BIM技术确定各个节能建筑墙板的安装位置和各个节能建筑墙板的大小,使得装配过程更加迅速,装配性能好。优选的,节能建筑墙板还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不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一侧面设置有榫头/榫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的设置,能够使多块节能建筑墙板之间更好地连接在一起。榫头和榫槽之间的榫卯连接的方式一种牢固的连接方式。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能够便于机械手将墙体结构夹持。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均设置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安装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块与安装孔的配合,能够使连接件劳固地连接在侧板上。优选的,所述侧板与所述横板通过榫卯结构和水泥砂浆实现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砂浆是实现两个砼基材质较好连接的常用材料,榫卯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横板和侧板更好地实现固定连接。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角钢在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位置处相互抵靠,形成波浪形结构,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被若干个所述角钢分隔成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种结构设置,有利于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成型,并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角钢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沿角钢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能够聚氨酯发泡液流过,有利于墙体结构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成型。优选的,所述封板设置有环形凸沿,墙体结构上下两端部均设置有与环形凸沿相配合的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与环形凸沿相配合,能够是封板更好地安装,并达到更好的封闭效果。优选的,所述封板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灌注孔,每个灌注孔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孔能够便于聚氨酯发泡液灌注到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一块横板水平放置于操作台上,在其左右两侧用于与侧板连接的位置处涂抹水泥砂浆,并将两个侧板安装在该横板上;步骤二、在步骤一中的横板上方铺设角钢,使得角钢与角钢之间两两抵靠,多个角钢在两个侧板之间形成波浪形结构;步骤三、在两个侧板顶部位置处涂抹水泥砂浆,并将另一块横板盖合在两个侧板之上,形成内部中空的板状墙体结构;步骤四、将板状墙体结构立起,将一个封板通过敲击安装在墙体结构顶端的环形槽位置处,再将板状墙体结构倒转,并将另一个封板敲击安装在墙体结构的另一端部;步骤五,将墙体结构再度平铺,在封板的灌注孔位置处灌注发泡A液与发泡B液,灌注完毕后用密封塞封堵灌注孔,然后使墙体结构沿中心轴反复翻转,5分钟后停止翻转使料液充分混合,将墙体结构静置,自然发泡;上述步骤四与步骤五中,均是使用机械手与侧板上的安装孔配合,实现墙体结构的立起或翻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一至步骤五,得到的节能建筑墙板隔音隔热效果好,其中,步骤五的翻转过程能够使得发泡A液与发泡B液充分混合,最终形成的聚氨酯发泡材料能够将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完全充满。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六,将两个连接件分别安装在墙体结构的左右两侧,连接界面需要涂抹水泥砂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有助于两块节能建筑墙板进行拼接。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其一、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装配性能好;其二、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效果;其三、本申请的节能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步骤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步骤一的装配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使用BIM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好节能建筑墙板的大小,所述节能建筑墙板包括两块砼制的横板(1)、两块砼制的侧板(2)、两个钢制的封板(7)以及若干个角钢(6),其中,/n两块所述横板(1)与两块所述侧板(2)合围形成内部中空的板状墙体结构,若干所述角钢(6)设置在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处,且中空部分填充满聚氨酯发泡材料;/n两个封板(7)分别设置在墙体结构的上下两端面位置处,用于使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使用BIM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好节能建筑墙板的大小,所述节能建筑墙板包括两块砼制的横板(1)、两块砼制的侧板(2)、两个钢制的封板(7)以及若干个角钢(6),其中,
两块所述横板(1)与两块所述侧板(2)合围形成内部中空的板状墙体结构,若干所述角钢(6)设置在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处,且中空部分填充满聚氨酯发泡材料;
两个封板(7)分别设置在墙体结构的上下两端面位置处,用于使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连接件(8),两个所述连接件(8)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8)不与所述侧板(2)连接的一侧面设置有榫头(3)/榫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2)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8)均设置有与安装孔(21)相配合的安装块(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角钢(6)在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位置处相互抵靠,形成波浪形结构,墙体结构的中空部分被若干个所述角钢(6)分隔成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角钢(6)均设置有通孔(61),所述通孔(61)沿角钢(6)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军丁良英刘艳文志强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欣禄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