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47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道清洁器,包括保护外壳、端盖、硅胶发泡自粘膜、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和自限温伴热带,所述保护外壳一端设置有挂环,所述保护外壳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一端设置有硅胶球体,所述硅胶球体外侧设置有硅胶发泡自粘膜,所述保护外壳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一端设置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器,所述电机正反转控制器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螺钉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套筒外侧套设有自限温伴热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经久耐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适合普遍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道清洁器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耳道清洁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耳道清理中,通常是采用硬质的挖耳勺,通过将挖耳勺插入到耳道中将排泄物挖出,但是耳道内的皮肤很薄并且布满神经,人员通过挖耳勺清理耳道中的排泄物时,容易出现因用力过大而将耳道内的皮肤挖破,导致现有技术中采用挖耳勺清理耳道的安全性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道清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道清洁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耳道清洁器,包括保护外壳、端盖、硅胶发泡自粘膜、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和自限温伴热带,所述保护外壳一端设置有挂环,所述保护外壳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一端设置有硅胶球体,所述硅胶球体外侧设置有硅胶发泡自粘膜,所述保护外壳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一端设置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器,所述电机正反转控制器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螺钉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套筒外侧套设有自限温伴热带。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一端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挂环贯穿预留孔。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外侧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端盖和保护外壳螺纹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螺钉和硅胶球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采用压铸型钢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微型马达和电机正反转控制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缓震弹簧,所述端盖和纽扣电池之间设置有第二缓震弹簧。进一步地,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和微型马达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人员将保护外壳和端盖对向拧松,使保护外壳和端盖分离,将保护外壳取走,开启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和微型马达,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可以对微型马达的转速、角度等参数进行控制,使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可以带动套筒和连接杆进行平稳的移动和转动。2.当环境温度较低或本新型耳道清洁器本身的温度较低时,人员将自限温伴热带和电源接通,自限温伴热带开始发热,当温度值到达一定的数值之后,随即停止加热并保温,通过热传导使人员的耳道内部和本新型耳道清洁器自身保持合适的温度,避免冰冷的耳道清洁器进入人员耳道内部,防止给人员带来不适。3.随着套筒和连接杆的前后移动以及旋转,硅胶球体可以带动硅胶发泡自粘膜边转边移动,可以将直径较大的耳道排泄物打碎,并利用硅胶发泡自粘膜的粘黏性将打碎的耳道排泄物进行吸附,可以快速有效对耳道内部进行清洁,避免了传统的挖耳勺等物品产生清理不完全的问题。4.采用压铸型钢材料制成的保护外壳质地较为坚硬,当本新型耳道清洁器被外力撞击时,保护外壳能够避免本新型耳道清洁器因受外力碰撞而变形,保证本新型耳道清洁器的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耳道清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耳道清洁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耳道清洁器的保护外壳和端盖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耳道清洁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保护外壳;2、端盖;3、挂环;4、硅胶发泡自粘膜;5、硅胶球体;6、连接杆;7、微型马达;8、电机正反转控制器;9、纽扣电池;10、第一缓震弹簧;11、第二缓震弹簧;12、套筒;13、自限温伴热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耳道清洁器,包括保护外壳1、端盖2、硅胶发泡自粘膜4、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和自限温伴热带13,所述保护外壳1一端设置有挂环3,所述保护外壳1另一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一端设置有硅胶球体5,所述硅胶球体5外侧设置有硅胶发泡自粘膜4,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纽扣电池9,所述纽扣电池9一端设置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所述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7,所述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螺钉设置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套筒12外侧套设有自限温伴热带13。其中,所述保护外壳1一端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挂环3贯穿预留孔。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挂环3可以牢固的被安装在保护外壳1一端。其中,所述保护外壳1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2外侧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端盖2和保护外壳1螺纹相连。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人员将保护外壳1和端盖2对向拧紧,可以使保护外壳1和端盖2紧密连接,将保护外壳1和端盖2对向拧松,可以将保护外壳1和端盖2分离。其中,所述连接杆6一端通过螺钉和硅胶球体5相连。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6可以带动硅胶球体5进行前后移动或转动。其中,所述保护外壳1采用压铸型钢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微型马达7和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之间设置有第一缓震弹簧10,所述端盖2和纽扣电池9之间设置有第二缓震弹簧1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缓震弹簧10和第二缓震弹簧11能够为本新型耳道清洁器内提供缓震消能的作用。其中,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和微型马达7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耳道清洁器,工作时,人员将本新型装置接通电源,人员将保护外壳1和端盖2对向拧松,使保护外壳1和端盖2分离,将保护外壳1取走,开启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成都爱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和微型马达7,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可以对微型马达7的转速、角度等参数进行控制,使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可以带动套筒12和连接杆6平稳的进行移动和转动,当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或本新型耳道清洁器本身的温度较低时,人员将自限温伴热带和电源接通,自限温伴热带13(合肥华尔特电热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开始发热,当温度值到达一定的数值之后,随即停止加热并保温,通过热传导使人员的耳道内部和本新型耳道清洁器自身保持合适的温度,避免冰冷的耳道清洁器进入人员耳道内部,防止给人员带来不适,随着套筒12和连接杆6的前后移动以及旋转,硅胶球体5可以带动硅胶发泡自粘膜4边转边移动,可以将直径较大的耳道排泄物打碎,并利用硅胶发泡自粘膜4的粘黏性将打碎的耳道排泄物进行吸附,可以快速有效对耳道内部进行清洁,避免了传统的挖耳勺等物品产生清理不完全的问题,采用压铸型钢材料制成的保护外壳1质地较为坚硬,当本新型耳道清洁器被外力撞击时,保护外壳1能够避免本新型耳道清洁器因受外力碰撞而变形,保证本新型耳道清洁器的整体质量,当无需使用本新型耳道清洁器时,人员可以利用挂环3将本新型耳道清洁器挂起,或将其它装饰物连接在挂环3上,提高本新型耳道清洁器的美观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道清洁器,包括保护外壳(1)、端盖(2)、硅胶发泡自粘膜(4)、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和自限温伴热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一端设置有挂环(3),所述保护外壳(1)另一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一端设置有硅胶球体(5),所述硅胶球体(5)外侧设置有硅胶发泡自粘膜(4),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纽扣电池(9),所述纽扣电池(9)一端设置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所述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7),所述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螺钉设置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套筒(12)外侧套设有自限温伴热带(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清洁器,包括保护外壳(1)、端盖(2)、硅胶发泡自粘膜(4)、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和自限温伴热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一端设置有挂环(3),所述保护外壳(1)另一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一端设置有硅胶球体(5),所述硅胶球体(5)外侧设置有硅胶发泡自粘膜(4),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纽扣电池(9),所述纽扣电池(9)一端设置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所述电机正反转控制器(8)一端设置有微型马达(7),所述微型马达(7)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螺钉设置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套筒(12)外侧套设有自限温伴热带(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道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一端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挂环(3)贯穿预留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惠霞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上杭县宏亿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