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包括毛细管和细软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同所述细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细软管的半径小于所述毛细管的半径,注射针的针头端插入毛细管内,细软管伸入后半规管内,药物从注射针中注射到毛细管内,并经细软管流入后半规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注射装置作为普通注射针给后半规管给药的过渡段,既可以保证药物可以定时、定量、匀速且无漏地注入后半规管内,又可以避免注射针对后半规管造成创伤,从而保证每次注射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注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耳内后半规管进行药物注射的微量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耳聋不仅使患者言语交流障碍,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危害人类健康,更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因耳聋导致的经济损失达7500亿美元。听觉通路复杂,致病因素较多,聋病个体差异大,且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防治困难,目前除了人工听觉植入,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聋病研究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耳聋的基础研究。药物治疗、基因治疗、毛细胞再生等针对病因的小鼠试验治疗一直处于研究探索中,但是均缺乏安全有效的内耳给药途径。目前对小鼠内耳注射药物的传统径路有:圆窗注射、耳蜗注射和后半规管注射。前两种注射方法都会对听力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后半规管因位置靠后,解剖位置相对于其他两个半规管比较表浅,药物可以沿着后半规管先到前庭再到耳蜗,故后半规管注射本身是用以治疗前庭功能障碍有效的手术径路。但是后半规管骨质坚硬、管道较细、结构完整,因现有的注射针体积大、针头粗硬,容易造成后半规管创伤,因此,目前缺少用于对后半规管直接进行注射的注射针。针对以上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作为普通注射针给后半规管给药的过渡段,既可以保证药物可以定时、定量、匀速且无漏地注入后半规管内,又可以避免注射针对后半规管造成创伤,从而保证每次注射的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包括毛细管和细软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同所述细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细软管的半径小于所述毛细管的半径,注射针的针头端插入毛细管内,细软管伸入后半规管内,药物从注射针中注射到毛细管内,并经细软管流入后半规管内;相应的,所述毛细管包括玻璃毛细管,采用玻璃毛细管可以清楚看到注射的药物量;相应的,所述毛细管长度5-6cm、外径1.14mm,对应的所述细软管长度6-7cm、内径0.1mm;相应的,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中空管,在所述毛细管和所述细软管之间接入所述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分别同所述毛细管和所述细软管密封连接,所述毛细管、所述中空管和所述细软管形成一个密封的管道,或者所述细软管贯穿所述中空管,所述中空管一端同所述毛细管密封连接,另一端同所述细软管密封连接,所述毛细管、所述中空管和所述细软管形成一个密封的管道;相应的,所述毛细管、所述中空管和所述细软管任意两者间采用聚羧酸锌水门汀(牙科水泥)进行密封连接;相应的,所述中空管的直径小于所述毛细管直径且大于所述细软管直径,中空管可以作为毛细管和细软管间内径的过渡管,避免毛细管和细软管两者间内径相差过大,影响两者的密封连接性;相应的,所述中空管包括金属中空管,金属中空管可选取注射针头,方便取材;相应的,所述中空管长度16mm、外径0.45mm、内径0.2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注射装置作为普通注射针给后半规管给药的过渡段,既可以保证药物可以定时、定量、匀速且无漏地注入后半规管内,又可以避免注射针对后半规管造成创伤,从而保证每次注射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微量注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微量注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微量注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毛细管;2、金属中空管;3、细软管;4、聚羧酸锌水门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微量注射装置包括毛细管和细软管,为了便于观察注射的药物量,本实施例中,将毛细管设置为玻璃毛细管1,玻璃毛细管1的一端同细软管3的一端密封连接,玻璃毛细管1和细软管3形成一个密封的管道,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玻璃毛细管1和细软管3通过聚羧酸锌水门汀4进行密封连接,细软管3的半径小于玻璃毛细管1的半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玻璃毛细管1的长度为5-6cm、外径1.14mm、内径0.53mm,对应的细软管3长度为6-7cm、内径0.1mm。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微量注射装置包括毛细管、中空管和细软管,为了便于观察注射的药物量,本实施例中,将毛细管设置为玻璃毛细管1,为了方便取材,将中空管设置为金属中空管2(可以直接取用注射针头),在玻璃毛细管1和细软管3之间接入金属中空管2,金属中空管2的两端分别同玻璃毛细管1和细软管3密封连接,玻璃毛细管1、金属中空管2和细软管3形成一个密封的管道,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玻璃毛细管1、金属中空管2和细软管3任意两者间采用聚羧酸锌水门汀4进行密封连接,金属中空管2的直径小于玻璃毛细管1的直径且大于细软管3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玻璃毛细管1的长度为5-6cm、外径1.14mm、内径0.53mm,金属中空管2的长度16mm、外径0.45mm、内径0.25mm,细软管3的长度为6-7cm、内径0.1mm。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微量注射装置包括毛细管、中空管和细软管,为了便于观察注射的药物量,本实施例中,将毛细管设置为玻璃毛细管1,为了方便取材,将中空管设置为金属中空管2(可以直接取用注射针头),细软管3贯穿金属中空管2,金属中空管2一端同玻璃毛细管1密封连接,另一端同细软管3密封连接,玻璃毛细管1、金属中空管2和细软管3形成一个密封的管道,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玻璃毛细管1和金属中空管2之间以及金属中空管2和细软管3之间均采用聚羧酸锌水门汀4进行密封连接,金属中空管2的直径小于玻璃毛细管1的直径且大于细软管3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玻璃毛细管1的长度为5-6cm、外径1.14mm、内径0.53mm,金属中空管2的长度16mm、外径0.45mm、内径0.25mm,细软管3的长度为6-7cm、内径0.1mm。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动物或者人的内耳给药,可根据使用者,对本注射装置的管径大小和长度做相应的调整即可。根据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结构,可以得到如下实施方式:利用探针在后半规管上钻开一个通道,该通道的大小只要能满足细软管3的伸入即可,在玻璃毛细管1的开口端伸入注射针,将需注射的药物注射到玻璃毛细管1内,或者玻璃毛细管1直接作为针筒,其内倒入需注射的药物,利用与之适配的活塞式推杆推压,药物经金属中空管2和细软管3流入后半规管内,药物可以沿着后半规管先到前庭再到耳蜗,实现对内耳的给药。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管和细软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同所述细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细软管的半径小于所述毛细管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管和细软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同所述细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细软管的半径小于所述毛细管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包括玻璃毛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长度5-6cm、外径1.14mm,对应的所述细软管长度6-7cm、内径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中空管,在所述毛细管和所述细软管之间接入所述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分别同所述毛细管和所述细软管密封连接,所述毛细管、所述中空管和所述细软管形成一个密封的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量注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赵幸乐,孙卓尔,康文,汪雪玲,於得红,吴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