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旭专利>正文

一种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3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口、除杂网、隔臭帽和浮动球,所述地漏口的上边缘设有台阶,所述除杂网搭置在台阶上并与地面衔接齐平,所述隔臭帽设于地漏口内且其顶端与除杂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地漏口的底部垂直贯通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从地漏口的底部突出并伸入隔臭帽内,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与地漏口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存水槽,所述隔臭帽的底部伸入所述存水槽内,所述浮动球活动安装在隔臭帽的内部且设置在排水管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备水封的功能,同时在存水槽干涸时,也能通过内置的浮动球有效阻挡气味上返,不会对居住环境造成影响,并且隔臭帽和球体之间可以轻松拆开,利于随时清洁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臭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漏
,具体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地漏最基本的功能是漏水,但是,地漏如果仅仅具有漏水功能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由于排水管道内的异味容易通过地漏反流至卫浴间等,异味反流将严重影响卫浴间的空气质量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现有的地漏一般都是利用地漏里的存水槽以达到水封气味的目的,在蓄水状态下,水封可以阻隔从排水管道反流的异味,但是如果存水槽内的水体干涸,则地漏将会失去水封功能,此时异味可以直接通过地漏反流至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地漏,不仅具备水封的功能,同时在存水槽干涸时,也能通过内置的浮动球有效阻挡气味上返,不会对居住环境造成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口、除杂网、隔臭帽和浮动球,所述地漏口的上边缘设有台阶,所述除杂网搭置在台阶上并与地面衔接齐平,所述隔臭帽设于地漏口内且其顶端与除杂网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地漏口的底部垂直贯通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从地漏口的底部突出并伸入隔臭帽内,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与地漏口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存水槽,所述隔臭帽的底部伸入所述存水槽内,所述浮动球活动安装在隔臭帽的内部且设置在排水管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浮动球的直径小于隔臭帽的内径,且大于排水管的直径。优选地,当排水时,所述浮动球受到浮力作用在隔臭帽内向上浮动,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口呈打开状态。优选地,当不排水时,所述浮动球受到重力作用搭置在排水管的顶部,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口呈封闭状态。优选地,所述浮动球与隔臭帽之间为可拆式结构。优选地,所述除杂网上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隔臭帽扣入存水槽内,使本装置具有正常水封的功能,同时通过在隔臭帽内设置可以自动上浮的浮动球,在排水时不会影响正常排水,排水后浮球自动下落,将排水管端口封闭,在存水槽干涸时也能实现有效阻封气味的功能,并且隔臭帽和球体之间可以轻松拆开,而隔臭帽和除杂网整体可以从地漏口取出,利于随时清洁清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臭地漏排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臭地漏不排水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地漏口1、除杂网2、隔臭帽3、浮动球4、排水管5、存水槽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口1、除杂网2、隔臭帽3和浮动球4,地漏口1的上边缘设有台阶,除杂网2搭置在台阶上并与地面衔接齐平,隔臭帽3设于地漏口1内且其顶端与除杂网2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地漏口1的底部垂直贯通设有排水管5,排水管5从地漏口1的底部突出并伸入隔臭帽3内,排水管5的外侧壁与地漏口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存水槽6,隔臭帽3的底部伸入存水槽6内,浮动球4活动安装在隔臭帽3的内部且设置在排水管5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浮动球4的直径小于隔臭帽3的内径,且大于排水管5的直径。这样设计既可以保证浮动球4在隔臭帽3内能够自由上下浮动,同时也使得浮动球4不会落入排水管5内。由于浮动球4要实现自由浮动的功能,这就要求浮动球4的质量不能过高,浮动球4可以采用铝制、不锈钢、塑料等材料,其结构可以采用中空结构或者实心结构,需注意,浮动球4必须能够在排水时漂浮于水面,才不会影响排水。如图2所示,当排水时,浮动球4受到浮力作用在隔臭帽3内向上浮动,排水管5的上端口呈打开状态,此时排水管5与存水槽6之间形成通路,能够正常进行排水。如图3所示,当不排水时,浮动球4受到重力作用搭置在排水管5的顶部,排水管5的上端口呈封闭状态,此时排水管5与存水槽6之间被浮动球4阻隔,当存水槽6内的水量不足以形成水封时,也能有效阻挡气味的上返。本实施例中,浮动球4与隔臭帽3之间为可拆式结构,浮动球4可以从隔臭帽3内简单方便的移开,利于随时清洁清理。本实施例中,除杂网2上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孔,同时除杂网2搭置在台阶上并与地面衔接齐平,能有效将杂物阻挡在地漏外部,防止堵塞。工作原理:将隔臭帽3扣入存水槽6内,使专利技术具有正常水封的功能,同时通过在隔臭帽3内设置可以自动上浮的浮动球4,当排水时,浮动球4受到浮力作用在隔臭帽3内向上浮动,排水管5的上端口呈打开状态,此时排水管5与存水槽6之间形成通路,能够正常进行排水;当不排水时,浮动球4受到重力作用搭置在排水管5的顶部,排水管5的上端口呈封闭状态,此时排水管5与存水槽6之间被浮动球4阻隔,当存水槽6内的水量不足以形成水封时,也能有效阻挡气味的上返,并且隔臭帽3和球体之间可以轻松拆开,利于随时清洁清理。综上,本专利技术不仅具备水封的功能,同时在存水槽干涸时,也能通过内置的浮动球有效阻挡气味上返,不会对居住环境造成影响。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口(1)、除杂网(2)、隔臭帽(3)和浮动球(4),所述地漏口(1)的上边缘设有台阶,所述除杂网(2)搭置在台阶上并与地面衔接齐平,所述隔臭帽(3)设于地漏口(1)内且其顶端与除杂网(2)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地漏口(1)的底部垂直贯通设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从地漏口(1)的底部突出并伸入隔臭帽(3)内,所述排水管(5)的外侧壁与地漏口(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存水槽(6),所述隔臭帽(3)的底部伸入所述存水槽(6)内,所述浮动球(4)活动安装在隔臭帽(3)的内部且设置在排水管(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口(1)、除杂网(2)、隔臭帽(3)和浮动球(4),所述地漏口(1)的上边缘设有台阶,所述除杂网(2)搭置在台阶上并与地面衔接齐平,所述隔臭帽(3)设于地漏口(1)内且其顶端与除杂网(2)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地漏口(1)的底部垂直贯通设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从地漏口(1)的底部突出并伸入隔臭帽(3)内,所述排水管(5)的外侧壁与地漏口(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存水槽(6),所述隔臭帽(3)的底部伸入所述存水槽(6)内,所述浮动球(4)活动安装在隔臭帽(3)的内部且设置在排水管(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球(4)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张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