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80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属于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方法工期短、造价低,施工难度小,能改变深层饱和黏性土的土性,提高软弱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可以实现地基的浅层降水;再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插入料管,对土体实现地基土的深层挤压降水;之后利用入土的料管内灌入泥砂料对地基深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地基深层回填置换,达到改变黏性土土性的效果,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地基表层松土进行加固处理,可以解决在深层降水、回填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表层松土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加固
,特别涉及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软弱地基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目前,沿海地区多采用吹填的方法围海造地,达到建设所需标高。由于新吹填淤泥地况复杂,且无法上人及机械设备,常规吹填后需等待一年或若干年后,在场地形成软弱地基后,机械、人员才能进入施工,进行加固处理。围海造地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静力排水固结法和动力排水固结法,其中静力排水固结法有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真空堆载联合堆载预压法等,其特点是处理效果好,影响深度大,但工期长(一般需6个月以上),造价偏高、施工难度大。而排水动力固结法有轻型井点降水强夯法、人工降排水强夯法、轻井塑排加固法等,其特点是浅层效果好,工期短,造价低,但其能加固的深度有限(加固深度一般小于6m),对地基深部的饱和黏性土,特别是淤泥和淤泥质土没有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方法工期短、造价低,施工难度小,能改变深层饱和黏性土的土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基深层降水: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将地下水排出井外;当地下水位深度不再下降后,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的土体内插入料管,利用插入料管时对地基内部产生的挤压作用将土体结合水排出井外;(2)地基深层回填置换:使用泥砂料对地基深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地基深层回填置换;(3)地基表层加固:对地基表层松土进行加固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深井降水管包括滤管和包裹在滤管外侧的滤网,所述滤管管壁上设置有滤孔。优选的,所述滤管的内径为22.5~60cm;所述滤管为铁管、砂滤管或PVC管。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深井降水管的插入深度为15~30m,所述深井降水管的横纵间距为8.0~15.0m。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排水用设备包括潜水泵、连接在潜水泵机体上的吊绳、连接在潜水泵出水口的排水管和连接在潜水泵电机上的电缆线;或包括真空泵、连接在真空泵吸水口的吸水管、连接在真空泵电机上的电缆线。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料管的插入深度为15~30m。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固处理的方法具体为:重复灌入泥砂料、夯实和向上移动料管的步骤,直至料管底端达到地基表层,拔出料管;在此期间,将产生的土体结合水排出井外。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泥砂料的渗透系数为0.5~1.0m/d;所述泥砂料的每次灌入量为0.7~1.0m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每次向上移动料管的距离为2~3m。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加固处理的方式为满夯、振动碾压或点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方法包括软弱地基深层降水、深层置换、深层处理,可简称为“3S加固法”。本专利技术先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将地下水排出井外,可以使地下水位深度下降4~6m,实现地基的浅层降水;再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的土体内插入料管,料管入土时会对土体产生的挤压和振扰,从而迫使黏性土体发生裂变,形成土体结合水排入相邻的管井中,可以使地下水位深度下降20m以下,能够实现地基的深层降水。地基深层降水后,本专利技术使用泥砂料对地基深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地基深层回填置换,达到改变黏性土土性的效果,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同时,透水性较小的黏性土因掺入了砂石料,会形成渗透系数较好的砂性土,能够进一步提高降水效果;最后,本专利技术对地基表层松土进行加固处理,可以解决在深层降水、回填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表层松土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插入料管,并重复灌入泥砂料、夯实和向上移动料管,还达到了改变传统的强夯工艺,使“以点带面”的强夯方法变异为“以纵带面”的管夯加固法,将强夯工艺由面层夯实变成了由纵向深层夯起,由深到浅的加固,这样做可以达到深层加固的效果,地基的加固层厚度可达20~30m,在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深井降水管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插入料管操作的示意图;图3为料管内灌入泥砂料、夯实操作的示意图;图4为多点插入料管操作的示意图;图1~4中,1为潜水泵吊绳、排水管和电缆线;2为滤孔;3为深井降水管;4为潜水泵;5为中孔激振锤;6为振动砂桩机;7为料管;8为活页瓣;9为柱状锤;图1~4中,表示侧向挤土效果示意;表示土体自由水和结合水挤压排水效果示意;表示地基表层的吹填土;表示地基深处黏性土。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层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基深层降水: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将地下水排出井外;当地下水位深度不再下降后,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的土体内插入料管,利用插入料管时对地基内部产生的挤压作用将土体结合水排出井外;(2)地基深层回填置换:使用泥砂料对地基深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地基深层回填置换;(3)地基表层加固:对地基表层松土进行加固处理。本专利技术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将地下水排出井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深井降水管包括滤管和包裹在滤管外侧的滤网,所述滤管管壁上设置有滤孔;所述滤管的内径优选为22.5~60cm,更优选为30~50cm;所述滤管优选为铁管、砂滤管或PVC管。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滤孔的直径、滤孔的横纵间距可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对渗透系数≥0.1m/d的土质滤孔的直径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10cm,滤孔的横纵间距优选为50cm;对渗透系数<0.1m/d的土质滤孔的直径优选为10~20cm,更优选为20cm,滤孔的横纵间距优选为20cm。所述滤孔的横纵间距通过测量相邻圆孔的圆心来确定。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滤网优选为尼龙滤网和/或土工布袋,所述滤网的规格优选为80~100目,更优选为100目;所述滤网的层数优选为2~3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深井降水管的插入深度优选为15~30m,更优选为20~28cm;所述深井降水管的横纵间距优选为8.0~15.0m,更优选为10m。所述深井降水管的横纵间距通过测量相邻管口的圆心来确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先在需要加固的软弱地基边缘设置深井降水管,然后在按照间距依次设置,保证所述深井降水管覆盖需要加固的软弱地基的全部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排水用设备优选包括潜水泵、连接在潜水泵机体上的吊绳、连接在潜水泵出水口的排水管和连接在潜水泵电机上的电缆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潜水泵抽出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井外,所述电缆线用于为潜水泵提供电源,所述潜水泵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地基深层降水:/n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将地下水排出井外;/n当地下水位深度不再下降后,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的土体内插入料管,利用插入料管时对地基内部产生的挤压作用将土体结合水排出井外;/n(2)地基深层回填置换:/n使用泥砂料对地基深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地基深层回填置换;/n(3)地基表层加固:/n对地基表层松土进行加固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地基深层降水:
在软弱地基内布置若干深井降水管,将地下水排出井外;
当地下水位深度不再下降后,在两深井降水管之间的土体内插入料管,利用插入料管时对地基内部产生的挤压作用将土体结合水排出井外;
(2)地基深层回填置换:
使用泥砂料对地基深层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地基深层回填置换;
(3)地基表层加固:
对地基表层松土进行加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深井降水管包括滤管和包裹在滤管外侧的滤网,所述滤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的内径为22.5~60cm;所述滤管为铁管、砂滤管或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深井降水管的插入深度为15~30m,所述深井降水管的横纵间距为8.0~15.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吉叶凝雯陆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澄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