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7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所述散索鞍总成至少包括:鞍体和底座,所述鞍体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鞍体底部设置有底块;所述底块与底座之间设有上承板、下承板和限位键,所述上承板卡接于所述底块的底部,所述下承板卡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上承板与所述下承板相接,且所述上承板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下承板的顶面为弧面结构;所述限位键分别与所述底块和底座相卡接,且位于所述底块和底座的端部。通过本散索鞍的结构设计,省去了传统结构中的若干圆柱销子结构,也即是,省去了圆柱销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通过将限位组件由隐藏式安装改为可见式,也便于日常维护及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
本专利技术属于悬索桥
,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
技术介绍
散索鞍设于悬索桥边跨与锚跨之间的散索鞍墩上,对主缆起到支承和转向的作用。悬索桥成桥后,由于温度、活载而产生的主缆缆力的变化会造成主缆线形发生变化,中跨侧可以通过索塔、主缆、吊索等结构的变形协调来解决,边跨侧只能依靠散索鞍的移动摩擦副来解决。因此,散索鞍下设置的移动摩擦副是一个永久性结构。现有结构的散索鞍采用摆轴式结构、滚轴式或滑动式等移动摩擦副结构。其中摆轴式散索鞍结构如图1至3所示,主要由散索鞍鞍体、底座、底板、上承板、下承板和销子等结构组成。鞍体最下方的底块开槽放置上承板,与下承板的圆弧顶面接触形成摆轴,上、下承板接触面上全长度上均布销子。现有摆轴式散索鞍的摆动结构装配复杂,散索鞍鞍体结构呈倒锥形,重心位于上部的鞍头,上重下轻,安装时必须采用吊装,平衡难以控制。上承板装配于鞍体底块的底面槽体内,安装时,上承板需要先与下承板通过销子定位连接,然后再与鞍体装配,由于上承板是通过间隙配合完全内嵌在底块内部,安装时底座又无对位标记,在无法看见上承板的情况下,几乎属于盲装。从受力情况来讲,摆动接触位置应力集中,对材料要求高,然而现有结构却在接触面的全长度上开设一排销孔,即是,摆动接触位置的接触面积就非常小,开孔后更加削弱了结构的强度。并且,为保证上承板能够在下承板顶部弧面上进行滚动,各销子与上承板件需设有一定的间隙空间或间隙角度。也即是,在销子的装配过程中,各个销子的装配必须保证处于同一直线上,相互间不能出现一点左右偏差。否则,即会造成因为各个销子的位置偏差,使得上承板与销子间的间隙空间被卡死,从而不能实现滚动的目的。也即是,现有装置的销子在转配过程的中装配精度要求极高。考虑到散索鞍下设的移动摩擦副是一个永久性结构,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摆动结构,不仅便于安装同时解决摆轴接触面强度被削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通过本散索鞍的结构设计,省去了传统结构中的若干圆柱销子结构,也即是,省去了圆柱销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通过将限位组件由隐藏式安装改为可见式,也便于日常维护及保养。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所述散索鞍总成至少包括:鞍体和底座,所述鞍体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鞍体底部设置有底块;所述底块与底座之间设有上承板、下承板和限位键,所述上承板卡接于所述底块的底部,所述下承板卡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上承板与所述下承板相接,且所述上承板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下承板的顶面为弧面结构;所述限位键分别与所述底块和底座相卡接,且位于所述底块和底座的端部。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键与所述底块间设有间隙空间。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键的侧壁与底块上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键的第二限位键槽的侧壁间设有夹角θ。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键的顶部截面为等腰梯形状结构,所述限位键底部截面为矩形状结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键为渐开线齿轮的齿形渐开线齿轮的齿形结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键槽,所述限位键的底部装配于所述第一限位键槽内;第一限位键槽从底座的两端最外沿对称开设或在距离底座两端外沿对称开设,槽深为限位键总高的0.5-1倍。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键焊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键槽内。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块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置上承板的上承板安装槽,所述上承板卡接于上承板安装槽内。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下承板的下承板安装槽,所述下承板卡接于下承板安装槽内。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块与底座之间还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柔性结构,设置于下承板四周,并分别与底块和底座相接。前述本专利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专利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散索鞍的结构设计,省去了传统结构中的若干圆柱销子结构,从而在上承板及下承板上不再需要设置多个通孔结构,提高了上承板和下承板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省去了传统结构中各销子的高精度安装过程,从而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通过将限位组件由隐藏式安装改为可见式,也便于日常维护及保养。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摆轴式散索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摆轴式散索鞍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摆轴式散索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上承板与下承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中限位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的一种限位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索鞍的一种底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鞍体,102-底座,102a-第一限位键槽,102b-下承板安装槽,103-底板,104-底块,104a-第二限位键槽,104b-上承板安装槽,105-上承板,106-下承板,107-限位键,108-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索鞍总成至少包括:鞍体(101)和底座(102),所述鞍体(101)与所述底座(102)活动连接,所述鞍体(101)底部设置有底块(104);/n所述底块(104)与底座(102)之间设有上承板(105)、下承板(106)和限位键(107),/n所述上承板(105)卡接于所述底块(104)的底部,所述下承板(106)卡接于所述底座(102)的顶部,所述上承板(105)与所述下承板(106)相接,且所述上承板(105)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下承板(106)的顶面为弧面结构;/n所述限位键(107)分别与所述底块(104)和底座(102)相卡接,且位于所述底块(104)和底座(102)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索鞍总成至少包括:鞍体(101)和底座(102),所述鞍体(101)与所述底座(102)活动连接,所述鞍体(101)底部设置有底块(104);
所述底块(104)与底座(102)之间设有上承板(105)、下承板(106)和限位键(107),
所述上承板(105)卡接于所述底块(104)的底部,所述下承板(106)卡接于所述底座(102)的顶部,所述上承板(105)与所述下承板(106)相接,且所述上承板(105)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下承板(106)的顶面为弧面结构;
所述限位键(107)分别与所述底块(104)和底座(102)相卡接,且位于所述底块(104)和底座(102)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键(107)与所述底块(104)间设有间隙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键(107)的侧壁与底块(104)上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键(107)的第二限位键槽(104a)的侧壁间设有夹角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键(107)的顶部截面为等腰梯形状结构,所述限位键(107)底部截面为矩形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摆动式散索鞍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明谢俊陈龙付超然杨芙蓉陈锟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