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72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可通过记忆脉络的状态判断面料受力情况的织物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针织针行业制作面料,为了增加面料的多样性,通常是在面料表层的设计上做出改动。通过改变面料内层的编织结构,达到改变面料多样性的方法却很少被使用。因此通过改变面料内层的编织结构,以增加针织面料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再者一些没办法自行表述自身穿着物是否合适的使用者,其穿着物是否合适需要他人通过观察判断,又由于现有的针织面料的静止状态和受力状态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人们不能直观的观察并确认使用者穿着物是否合适,由此存在不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且可通过记忆脉络的状态判断面料受力情况的织物面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采用该面料制造的鞋面,以及该面料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该加工方法制造出的面料具有结构稳定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呈直线结构,所述浮动段呈弯曲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段小于所述浮动段。进一步地,所述记忆脉络为有色绳体或者带体。进一步地,所述记忆脉络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的颜色均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记忆脉络为绳体,所述绳体为多条,所述绳体整体沿横向延伸,多条所述绳体整体沿纵向排布。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鞋面,包括与鞋底配合的鞋面本体,鞋面本体由面料本体围成,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的制作方法,该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该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采用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的针织编织机器一体编织,编织面料本体的结合区过程中,将固定段连接在结合区上,遇到需要编织面料本体的中空区的位置,在前针床的一部分织针上成圈或集圈编织底层,在后针床的一部分织针上成圈或集圈编织面层,采用单独一把沙嘴携带所述记忆脉络在对应中空区的位置移动形成所述浮动段。进一步地,第1织针行的第1至第6织针列是面层的密针编织,第7至第12织针列是采用隔针的面层底层交叉编织;第2织针行的第1至第6织针列是底层的密针面编织,第7至第12织针列是采用隔针的面层底层交叉编织;第1和2织针行的第1至第6织针列形成的面层部分和底层部分相互之间没有干涉,形成中空区;第1和2织针行的第7至第9织针列形成的面层部分和底层部分则相互交叉,所以面层和底层编织在一起,与第1织针行共同组成一个去程编织;第3织针行为密针面编织,第4织针行为密针底编织,第3、4织针行是第1、2织针行的回程编织;第5至第8织针行、第9至第12织针行和第1至第4织针行编织动作和作用一致;第13织针行是记忆脉络的浮线编织,第26织针行是它的回程编织,第13和26织针行形成记忆脉络;第14至第25织针行与第1至第12织针行,形成的中空区和结合区的位置相反,编织动作和作用相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透过可透视的底层和/或面层可以看到内置记忆脉络。面料本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将力传递到内置在底层和面层间的记忆脉络上,记忆脉络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当外力消失时记忆脉络恢复至原先状态,因此当面料本体的受力发生变化时记忆脉络会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通过观察记忆脉络的变化能够确认面料的受力情况,进一步的判断面料受力情况。本专利技术还提出采用该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制作的鞋面,其具有透气性好,装饰性佳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该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的制作方法,通过针织编织机器将底层、面层以及编织物一体成型,其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织物面料未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织物面料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制作方法的编织方式的编织原理图。标号说明:面料本体-1底层-11面层-12结合区-101中空区-102记忆脉络-13固定段-131浮动段-132鞋面本体-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如图1至3所示,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11和面层12,面料本体1包括结合区101和中空区102,结合区101中,底层11与面层12连接在一起,中空区102中底层11与面层12分离设置,底层11和面层12经过编织形成能够进行变形拉伸的编织体。结合区101和中空区102错落布置,底层11与面层12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在实施例中面层12为可透视层,底层11为非可透视层,底层11与面层12间设置有记忆脉络13,记忆脉络13包括固定连接于结合区101的固定段131和可浮动于中空区102的浮动段132,浮动段132能够在底层11与面层12间自由移动,且浮动段132的长度大于其所在中空区102的横向长度。本申请的横向指面料中,线圈的延伸方向,纵向指面料中线圈的窜套方向,横向与纵向垂直。浮动段132与底层11和面层12均分离设置。固定段131和浮动段132对应结合区101和中空区102也呈错落布置。在底层11与面层12间设置记忆脉络13增加了面料本体1的拉伸阻力;底层11与面层12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能够体现出面料本体1的轻薄。在实施例中,底层11与面层12至少有一层采用透明的TPU纱线,使底层11和/或面层12具有强耐磨性、强压缩性和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呈直线结构,所述浮动段呈弯曲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长度小于所述浮动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脉络为有色绳体或者带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脉络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的颜色均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脉络为绳体,所述绳体为多条,所述绳体整体沿横向延伸,多条所述绳体整体沿纵向排布。


7.一种鞋面,包括与鞋底配合的鞋面本体,鞋面本体由面料本体围成,面料本体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底层和面层,面料本体包括结合区和中空区,结合区中,底层与面层连接在一起,中空区中底层与面层分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区和所述中空区错落布置,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可透视层,所述底层与所述面层间设置有记忆脉络,所述记忆脉络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结合区的固定段和可浮动于所述中空区的浮动段,浮动段与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分离设置。


8.具有可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李颖泉李代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