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纺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1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融纺丝设备,抑制长丝附近的气流紊乱。熔融纺丝设备(1)具备:纺丝单元(2),纺出长丝;冷却单元(3),冷却长丝;以及排气单元(4),形成有将从长丝产生的气体吸引排出的排出流路(30)。排气单元(4)具有:吸引部(31),形成有气体的吸引口;管道(32),在气体排出方向上配置在吸引部(31)的下游侧;吸气器(33),配置在管道(32)的下游侧,将气体吸引排出;连接管(34),配置在吸气器(33)的下游侧,与固定设置的固定管(100)的中途部连接;以及流入抑制部(70),抑制气体从固定管(100)向连接管(34)流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融纺丝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融纺丝设备。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熔融纺丝装置为,使熔融了的聚合物成为长丝而从纺丝喷丝头纺出。通过经由配置在纺丝喷丝头下方的冷却筒而供给的冷却风,对所纺出的长丝进行冷却。此处,从纺出紧后的长丝产生作为聚合物的原料的单体的气体。当气体固化而附着于纺丝喷丝头、冷却筒等时,有可能会产生由于冷却风紊乱而使长丝摆动所引起的丝线品质恶化、产生断丝、设备不良等问题。因此,上述熔融纺丝装置构成为能够排出上述气体。具体而言,在纺丝喷丝头与冷却筒之间配置有在壁面上形成有吸引口的环状的吸引部件。此外,一般情况下,熔融纺丝装置具有通过产生负压而经由吸引口将气体吸引排出的排气装置。由排气装置吸引的气体,通过与排气装置连接的连接管,朝气体所排出的方向(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流动。专利文献1:DE102013012869A1然而,在丝线的生产工厂中,一般情况下,设置有分别具有排气装置的多个熔融纺丝装置,且构成为一个较大的熔融纺丝设备。此外,一般情况下,与多个排气装置分别连接的多个连接管被配置为,与固定设置于生产工厂的固定管合流。即,连接管与固定管的中途部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当在固定管与连接管的合流地点处气流紊乱时,一部分的气体有可能从固定管向连接管(即,向气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流入。当由此导致气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空间的压力发生变动时,在纺出紧后的长丝附近气流紊乱而使长丝摆动,丝线品质有可能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长丝附近的气流紊乱。第1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纺丝单元,具有用于纺出长丝的纺丝喷丝头;冷却单元,具有配置在上述纺丝喷丝头下方的冷却筒,对从上述纺丝喷丝头纺出的上述长丝进行冷却;以及排气单元,在上述长丝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纺丝单元与上述冷却单元之间,形成有用于对从上述长丝产生的气体进行吸引并排出的排出流路,上述排气单元具有:吸引部,配置在上述纺丝喷丝头与上述冷却筒之间,形成有用于吸引上述气体的吸引口;管道部,在上述气体被排出的气体排出方向上,配置在上述吸引部的下游侧;排气装置,配置在上述管道部的上述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将上述气体吸引排出;连接管,与固定设置的固定管的中途部连接,配置在上述排气装置的上述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以及流入抑制部,抑制上述气体从上述固定管向上述连接管流入。在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管与固定管的中途部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固定管与连接管的合流地点处气流紊乱,一部分的气体有可能从固定管向连接管以倒流的方式流入。其结果,在气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由于长丝附近的气流紊乱而长丝变得容易摆动,有可能产生丝线品质恶化、产生断丝这样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流入抑制部来抑制气体从固定管向连接管流入。因而,能够抑制长丝附近的气流紊乱。第2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专利技术中,上述排气装置构成为能够变更输出,且具有用于使上述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部,在上述气体流入部以及上述管道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使上述排出流路与上述排出流路外侧的空间连通的外部气体取入口,上述流入抑制部包括上述排气装置以及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增强排气装置的输出,由此能够增加在连接管中流动的气体流量,抑制气体从固定管向连接管流入。但是,在仅增强排气装置的输出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比排气装置靠气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空间的负压变强,长丝附近的气体的排出速度变得过大而长丝附近的气流变得容易紊乱。因此,作为进一步的对策,例如可以考虑,在气体排出方向上在吸引部与排气装置之间设置阀来增大流路阻力,将上游侧的气体流量抑制得较小。但是,在该方法中存在如下的问题:气体的排出流路由于阀而变窄,在单体的气体固化了的情况下流路变得容易堵塞。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在气体流入部以及管道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外部气体取入口。由此,在排气装置动作时,能够经由外部气体取入口向排出流路中取入外部气体,因此能够通过使在排出流路中流过来的气体与外部气体合流而减弱吸引压力(负压)。因此,与未形成外部气体取入口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从比外部气体取入口靠气体排出方向的上游侧流过来的气体的流速。因而,即便在排气装置的输出较强的情况下,也不会缩窄气体的排出流路,能够抑制长丝附近的气体的排出速度变大,且能够抑制长丝f附近的气流紊乱。第3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专利技术中,上述排气单元具有用于对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的调节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想要对经由外部气体取入口而取入的外部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利用调节部对外部气体取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来调节上述流量。第4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专利技术中,上述调节部具有用于覆盖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一部分的罩部,上述罩部通过沿着包括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边缘的面移动,由此能够变更覆盖着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部分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罩部沿着包括外部气体取入口的边缘的面移动这样简单的作业,就能够容易地调节外部气体取入口的开度。第5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或者第4专利技术中,具备多个上述排气单元。在设置有多个排气单元(即,多个连接管与固定管连接)的构成中,经由外部气体取入口取入的外部气体的最佳流量有可能对于每个排气单元都不同。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本专利技术那样在各排气单元中分别设置有调节部的情况,是特别有效的。第6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至第5的任一项专利技术中,作为上述纺丝单元,具备第1纺丝单元以及与上述第1纺丝单元不同的第2纺丝单元,上述排气单元为,作为上述吸引部而具有与上述第1纺丝单元对应的第1吸引部以及与上述第2纺丝单元对应的第2吸引部,作为上述管道部而具有与上述第1吸引部对应的第1管道部以及与上述第2吸引部对应的第2管道部,上述排气装置为,作为上述气体流入部而具有与上述第1管道部对应的第1气体流入部以及与上述第2管道部对应的第2气体流入部,作为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而形成有与上述第1管道部和上述第1气体流入部对应的第1外部气体取入口以及与上述第2管道部和上述第2气体流入部对应的第2外部气体取入口,作为上述调节部而设置有用于对上述第1外部气体取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的第1调节部以及用于对上述第2外部气体取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的第2调节部。在对一个排气装置设置有第1气体流入部以及第2气体流入部的构成中,对于每个气体流入部,经由外部气体取入口取入的外部气体的最佳流量都有可能不同。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本专利技术那样设置有第1调节部以及第2调节部的情况,是特别有效的。第7专利技术的熔融纺丝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至第6的任一项专利技术中,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形成于上述排气装置的上述气体流入部。当所排出的气体与外部气体进行合流的外部气体取入口在气体排出方向上配置在吸引部附近时,在吸引口附近气流变得容易紊乱,长丝有可能变得容易摆动。在本专利技术中,外部气体取入口形成于排气装置的气体流入部,配置在离吸引部较远的位置。因而,能够抑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n纺丝单元,具有用于纺出长丝的纺丝喷丝头;/n冷却单元,具有配置在上述纺丝喷丝头下方的冷却筒,对从上述纺丝喷丝头纺出的上述长丝进行冷却;以及/n排气单元,在上述长丝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纺丝单元与上述冷却单元之间,形成有用于对从上述长丝产生的气体进行吸引并排出的排出流路,/n上述排气单元具有:/n吸引部,配置在上述纺丝喷丝头与上述冷却筒之间,形成有用于吸引上述气体的吸引口;/n管道部,在上述气体被排出的气体排出方向上,配置在上述吸引部的下游侧;/n排气装置,配置在上述管道部的上述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将上述气体吸引排出;/n连接管,与固定设置的固定管的中途部连接,配置在上述排气装置的上述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以及/n流入抑制部,抑制上述气体从上述固定管向上述连接管流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3 JP 2019-0814801.一种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纺丝单元,具有用于纺出长丝的纺丝喷丝头;
冷却单元,具有配置在上述纺丝喷丝头下方的冷却筒,对从上述纺丝喷丝头纺出的上述长丝进行冷却;以及
排气单元,在上述长丝的行进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纺丝单元与上述冷却单元之间,形成有用于对从上述长丝产生的气体进行吸引并排出的排出流路,
上述排气单元具有:
吸引部,配置在上述纺丝喷丝头与上述冷却筒之间,形成有用于吸引上述气体的吸引口;
管道部,在上述气体被排出的气体排出方向上,配置在上述吸引部的下游侧;
排气装置,配置在上述管道部的上述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将上述气体吸引排出;
连接管,与固定设置的固定管的中途部连接,配置在上述排气装置的上述气体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以及
流入抑制部,抑制上述气体从上述固定管向上述连接管流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装置构成为能够变更输出,且具有用于使上述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部,
在上述气体流入部以及上述管道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使上述排出流路与上述排出流路外侧的空间连通的外部气体取入口,
上述流入抑制部包括上述排气装置以及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单元具有用于对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开度进行调节的调节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节部具有罩部,该罩部用于覆盖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一部分,
上述罩部通过沿着包括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边缘在内的面移动,由此能够变更覆盖着上述外部气体取入口的部分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排气单元。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纺丝单元,具备第1纺丝单元以及不同于上述第1纺丝单元的第2纺丝单元,
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淳平川本和弘水谷光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