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66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至少包括针头(1)、积液管(3)和排气组件(5),针头(1)、积液管(3)和排气组件(5)彼此通过软管(2)连接,积液管(3)包括呈三通结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和进液管(33),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存在夹角,第一端与针头通过软管连接,第二端与排气组件通过软管连接,进液管(3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速的调速器(4),调速器(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定位端(31),排气组件(5)包括设置在活塞(52)、和封盖(56)之间的杆体(54)上的回复组件(53),活塞(52)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且仅供气体排向外界的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的稳定针体,并且控制内分泌液的取液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
技术介绍
内分泌是指机体某些腺体或散在的特化细胞,能合成并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其他部位的靶器官、靶细胞、传递细胞间信息,调节这些器官或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的过程。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称激素。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调节机体的各种正常代谢和功能的两个既互相影响又协调的主要系统。体内的各种激素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节机制,保持在与机体发育阶段及功能状态相适应的水平。有关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生化检查主要用做:①确定病人是否存在某一内分泌功能紊乱;②若存在紊乱,则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现有的内分泌取液针,存在以下问题:在面对大量取液的过程中,普通取液器是通过一次性针筒来取液的,不能够调节取液的流速,更不能够在取液容器不足的时候方便更换取液容器,而是更换针筒。更换针筒的过程中,需要重复扎针而带来痛苦。即使通过软管连接而不重复扎针,针筒的更换也会通过软管的晃动来间接晃动针体,导致针体的不稳定。特别在面对肿瘤等不平整的部位进行取液的过程中,针头更容易晃动和脱出,重复扎入针头会使得患者多次疼痛。不仅如此,更换针筒的过程中,软管和针头失去了负压的作用,内分泌液可能会出现回流的现象。在更换针筒后,再次抽取需要先抽空软管内的部分空气,也会减少一次能够抽取内分泌液的体积。而且,针筒是需要双手操作的,在需要处理针头晃动的问题时,就需要停止抽取来处理,这对护士和患者来说无疑都不方便,耗时也多。因此,如何既能够稳定针头又能够单手操作抽取液体,方便更换集液装置一直是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209253827U公开了一种内分泌科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左端开设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通过出液通孔连通针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槽口处放置涂抹片,所述涂抹片包括中空管和涂抹棉片,所述中空管与涂抹棉片一体连接,所述中空管与第一槽口匹配契合放置,所述针管内安装推杆,所述推杆的内端一体连接管塞,所述管塞活动安装在针管内,所述推杆的外端一体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开设第二槽口,所述推杆内开设连通第二槽口的收纳槽,所述限位块处安装针头,所述针头包括外螺纹管和针体,所述外螺纹管与针体一体连接,所述外螺纹管与第二槽口螺纹连接,所述针体插入收纳槽内。虽然该专利能够将针头与针管拆卸,将针头收纳于针管内,节省包装空间,同时安全性高。但是该专利依然无法解决稳定针头位置等技术问题。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针至少包括针头、积液管和排气组件,所述针头、积液管和排气组件彼此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积液管包括呈三通结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和进液管,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端与针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排气组件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速的调速器,所述调速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定位端,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活塞和封盖之间的杆体上的回复组件,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且仅供气体排向外界的单向阀。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速器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置有控制腔,至少一个滚轮通过滚轴与调流槽连接并沿所述调流槽设定的方向滑动,其中,所述调流槽与进液管的延伸方向存在倾斜角度使得至少一个所述滚轮沿所述调流槽滑动过程中挤压或远离所述进液管。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滚轮沿所述调流槽向所述进液管移动的位移范围大于所述进液管的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所述进液管的直径的四分之三。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针头至少包括由稳板与壳体一体式成型的外壳,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将针体固定位置的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端口并且以嵌入的方式封住所述壳体,所述端盖上的定针孔能够与所述稳板上的孔洞在同一直线上以允许所述针体能够穿过端盖(和所述稳板。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与稳板接触的一端设置有定针组件,所述定针组件与所述端盖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具有弹性力的驱动件连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针组件包括设置有瓶颈腔的移动套,所述瓶颈腔的扩张部的直径沿所述针体的针尖方向逐渐增大,并且所述移动套与所述驱动件接触并弹性抵压。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瓶颈腔的扩张部设置有与扩张部内侧形状相契合的定针套,所述定针套呈锲形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扩张部契合,所述定针套的直径较大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瓶颈腔并与所述稳板接触。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针套上允许所述针体通过的定针孔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凹陷的防滑槽,所述凹陷的防滑槽之间的凸起沿限定角度向针尖方向倾斜,从而使得针体能够单向移动。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针套的定针孔的入口部分设置有直径大于定针孔直径的导向口,从而便于所述针体进入所述定针孔。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针至少包括针头、积液管和排气组件,所述针头、积液管和排气组件彼此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积液管包括呈三通结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和进液管,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端与针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排气组件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速的调速器,所述调速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定位端,所述第一端流体通量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流体通量,所述进液管的流体通量大于所述第一端的流体通量,所述第二端的流体通量大于所述进液管流体通量的二分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改进针头的具体结构,能够在取液的过程中稳定针头,避免针头移位。同时,通过对管体结构进行改进,设置了调速器,从而能够调节取液时的液体流速,避免流速太快或者太慢。不仅如此,针头和调速器互相配合,只有在针头稳定的情况下内分泌液才能够稳定抽取且流速稳定调节。本技术的排气组件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调节负压大小,从而护理人员腾出另一只手调节流速并提取分泌液。甚至在需要抽取全部分泌液的情况下,在集液瓶容量不足时能够通过排气组件调节负压和调速器来将流速降到最低,从而方便更换集液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调速器的调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针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针体结构中放大区域C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针体结构中放大区域D的结构示意图;和图7是针体结构中放大区域C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针头;2:软管;3:积液管;4:调速器;5:排气组件;11:稳板;12:针体;13:固定带;14:定针套;15:移动套;16:端盖;17: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针至少包括针头(1)、积液管(3)和排气组件(5),所述针头(1)、积液管(3)和排气组件(5)彼此通过软管(2)连接,所述积液管(3)包括呈三通结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和进液管(33),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端与针头通过软管(2)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排气组件(5)通过软管(2)连接,/n所述进液管(3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速的调速器(4),所述调速器(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定位端(31),/n所述排气组件(5)包括设置在活塞(52)和封盖(56)之间的杆体(54)上的回复组件(53),/n所述活塞(52)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且仅供气体排向外界的单向阀(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针至少包括针头(1)、积液管(3)和排气组件(5),所述针头(1)、积液管(3)和排气组件(5)彼此通过软管(2)连接,所述积液管(3)包括呈三通结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和进液管(33),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端与针头通过软管(2)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排气组件(5)通过软管(2)连接,
所述进液管(3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速的调速器(4),所述调速器(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定位端(31),
所述排气组件(5)包括设置在活塞(52)和封盖(56)之间的杆体(54)上的回复组件(53),
所述活塞(52)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且仅供气体排向外界的单向阀(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器(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置有控制腔(401),至少一个滚轮(41)通过滚轴(411)与调流槽(402)连接并沿所述调流槽(402)设定的方向滑动,其中,所述调流槽(402)与进液管(33)的延伸方向存在倾斜角度使得至少一个所述滚轮(41)沿所述调流槽(402)滑动过程中挤压或远离所述进液管(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1)沿所述调流槽(402)向所述进液管(33)移动的位移范围大于所述进液管(33)的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所述进液管(33)的直径的四分之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至少包括由稳板(11)与壳体(18)一体式成型的外壳,所述壳体(8)的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将针体(12)固定位置的端盖(16),所述端盖(16)设置于所述壳体(18)的端口并且以嵌入的方式封住所述壳体(18),
所述端盖(16)上的定针孔能够与所述稳板(11)上的孔洞在同一直线上以允许所述针体(12)能够穿过所述端盖(16)和所述稳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分泌科用取液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丹邹均柴方秀江薇张厚芬杨娟
申请(专利权)人:贵航安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