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其制备方法及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技术

技术编号:260556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性能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包括所述低介电聚酰亚胺、含氟硅氧烷、多孔壳聚糖;其中,含氟硅氧烷的质量为低介电聚酰亚胺质量的1‑2%,多孔壳聚糖为低介电聚酰亚胺质量的0.5‑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特殊的聚酰亚胺大大降低了介电常数,兼具优良的耐热稳定性、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高透明性以及优异的阻燃性能,同时通过添加含氟硅氧烷、多孔壳聚糖,获得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高耐水性的聚酰亚胺薄膜,并且在改善上述性能的同时不会损伤聚酰亚胺薄膜自身的绝缘性能及各项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其制备方法及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H-CO-)的一类聚合物,其中以含有酞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最为重要。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耐腐蚀等优点,其耐高温性能达到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200~300℃,具有很高的绝缘性能。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并成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性材料。聚酰亚胺(PI)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良好的机械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优良的介电性能、无毒、耐辐照等性能,而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综合性能优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制备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一、引入含氟基团或以氟取代氢合成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即利用含氟二酐和二胺反应生成预聚物(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酯),再通过化学亚胺化或热处理得到含氟聚酰亚胺。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部分氟代聚酰亚胺,因为全氟代聚酰亚胺单体种类较少,毒性较大,且很难合成,成本很高。二、含芴基团的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由于芴基具有庞大的自由体积及稠环结构,使得含芴基的聚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热氧化稳定性能、机械性能、低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等。广泛应用在微电子、分离膜及先进显示屏等高新技术产业。三、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将SiO2前驱体与水的混合溶液加入到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得到SiO2和聚酰胺酸的混合溶液,再通过适当的方法制膜。最后,经过亚胺化热处理制得聚酰亚胺和纳米SiO2复合材料。四、纳孔化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如上文所述,利用空气的低介电常数(接近1),在聚酰亚胺薄膜材料中引入纳米级的孔洞,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显然,在制备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四种方法中,以第四种即纳孔化最为简单易行,适用范围最广。借鉴其他领域纳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二次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热分解法、超临界发泡法等手段在聚酰亚胺薄膜中构建纳孔结构。但所得纳孔孔径往往分布较宽(均匀性差),使得材料的应用性能变差。如在微电子领域,含有大量孔径不均匀纳孔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往往耐电击穿性能很差,而此性能显然是电介质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有鉴于此,需要提供新方法在聚酰亚胺薄膜中构建均匀的纳孔结构,并进而制备出具有超低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薄膜。然而,目前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仍然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其结构式如式V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性能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2)VIII所示的中间体反应,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式如下:优选地,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2)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VIII所示的中间体于一定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清洗,过滤,烘干,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25℃。步骤(2)中,所述脱水剂为三氟乙酸酐、乙酸酐、氯化亚砜或有机硅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脱水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3:1~5:1。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或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催化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2:1~4:1。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40~6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低介电聚酰亚胺在柔性AMOLED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包括所述低介电聚酰亚胺、含氟硅氧烷、多孔壳聚糖;其中,含氟硅氧烷的质量为低介电聚酰亚胺质量的1-2%,多孔壳聚糖为低介电聚酰亚胺质量的0.5-1%。优选地,所述含氟硅氧烷为七氟戊基三乙氧基硅烷、七氟戊基三甲氧基硅烷、七氟戊基三氯硅烷、全氟辛基乙基三氯硅烷、全氟辛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辛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氯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氟硅氧烷和壳聚糖分别加入有机溶剂中,得到含氟硅氧烷溶液和壳聚糖溶液;(2)将所述低介电聚酰亚胺加热至50-60℃,恒温搅拌;再滴加含氟硅氧烷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搅拌并自然降温至30-40℃,降温同时滴加壳聚糖溶液;(3)将步骤(2)的产物制成薄膜,即为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低介电聚酰亚胺在高频通讯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特殊的聚酰亚胺大大降低了介电常数,兼具优良的耐热稳定性、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高透明性以及优异的阻燃性能,同时通过添加含氟硅氧烷、多孔壳聚糖,获得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高耐水性的聚酰亚胺薄膜,并且在改善上述性能的同时不会损伤聚酰亚胺薄膜自身的绝缘性能及各项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中,反应式如下:实施例1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温度为15℃;(2)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VIII所示的中间体于一定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清洗,过滤,烘干,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所述脱水剂为三氟乙酸酐;脱水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4:1;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催化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50℃。聚合物分子结构评价方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将制备的PI薄膜在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Tensor-27)进行;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聚合度为1的聚酰亚胺红外光谱图显示:波数1781cm-1和1702cm-1处分别出现了聚酰亚胺环上羰基C=O不对称和对称伸展峰,1355cm-1归属于酰亚胺环上C-N伸展峰,738cm-1归属于酰亚胺环上C=O弯曲振动吸收峰,1607cm-1对应于苯环的特征峰。实施例2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反应温度为5℃;(2)加入脱水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其结构式如式V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其结构式如式V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
(2)VIII所示的中间体反应,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和一定温度条件下,式V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V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式VIII所示的中间体;
(2)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VIII所示的中间体于一定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清洗,过滤,烘干,得式V所示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脱水剂为三氟乙酸酐、乙酸酐、氯化亚砜或有机硅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脱水剂与化合物VII的摩尔比为3:1~5:1;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或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陈坚汤学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鸿润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