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46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包括:进水端,曝气设备,喷气设备,增氧设备,垂向支架,沉淀渣处理设备,回水分配器,升降臂,水射流器;位于左侧的进水端,待处理水从进水端进入箱体,其与位于箱体右端的出水端连通;水箱被隔板自左向右依次分为曝气区、喷气区、增氧区、沉渣区,且相互贯通,在箱体右侧设有回水分配器,通过回水分配器一部分水体回流进入进水端,再次从左端进入箱体,另一部分上升进入上部的喷淋管;所述回水分配器从箱体上部1/3处取水,喷淋管与水射流器软管连通;在曝气区设有曝气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结构新颖合理,工作效率高效,设备适用范围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设施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中,比较成熟的工艺原理是工程上常用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包括A2O、多段AO、各种型式氧化沟、SBR及其变形工艺、MUCT工艺和前置内碳源反硝化的JHB工艺等,这些工艺都有一个共同的优势就是原理清晰、运行控制容易,水质稳定,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但在低碳氮比情况下,一般指碳氮比小于3的情况,脱氮除磷会受到极大限制,往往需要外加碳源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包括葡萄糖、甲醇、醋酸等有机物添加,大大增加了污水的处理成本。而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工艺中,包括一碳两用的反硝化聚磷工艺、节约曝气和碳源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以及不需要碳源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分别在各自适宜的低碳氮比污水处理中发挥着作用,但都具有局限性。反硝化聚磷工艺是利用反硝化聚磷菌释磷后吸收的碳源,利用硝态氮为电子受体,代替氧气,在进行反硝化的同时完成生物吸磷,起到一碳两用的效果,从而节约碳源的消耗,但该工艺的一般需要双污泥系统来实现,硝化系统一般采用接触氧化工艺,也可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增加中间沉淀池,自成一个污泥系统,该系统只完成硝化,而另一个污泥系统释磷后的反硝化聚磷污泥则不经过曝气直接超越至后置缺氧段,与完成硝化作用的上清液进行作用,完成反硝化聚磷反应,由于需要严格的工艺过程控制和双污泥系统,工艺控制复杂,参数多,在国内尚没有发现运行成功的工程案例。而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仅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碳源的不足,且在进水浓度波动时易导致出水水质恶化的风险,因此在污水处理工程上应用不多。厌氧氨氧化anaerobicammoniumoxidation,ANAMMOX工艺,是一种新型高效生物脱氮工艺,需要控制部分氨氧化至亚硝态氮阶段,在此基础上亚硝态氮与未氧化的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直接生成氮气,从而实现无碳源的脱氮,但在实际工程中在一个反应池内控制半氨氧化非常困难,特别对氨氮不高的生活污水处理几乎没有应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该领域设备的技术尚未发展成熟,主要体现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进水端,曝气设备,喷气设备,增氧设备,垂向支架,沉淀渣处理设备,回水分配器,升降臂,水射流器机构。由于缺乏或上述机构不成熟,导致工艺老旧、处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工艺流程长、控制复杂、占地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包括:进水端1,曝气设备2,喷气设备3,增氧设备4,垂向支架5,沉淀渣处理设备6,回水分配器7,升降臂8,水射流器9;位于左侧的进水端1,待处理水从进水端1进入箱体,其与位于箱体右端的出水端连通;水箱被隔板自左向右依次分为曝气区、喷气区、增氧区、沉渣区,且相互贯通,在箱体右侧设有回水分配器7,通过回水分配器7一部分水体回流进入进水端1,再次从左端进入箱体,另一部分上升进入上部的喷淋管;所述回水分配器7从箱体上部1/3处取水,喷淋管与水射流器9软管连通;在曝气区设有曝气设备2,在喷气区设有喷气设备,在增氧区设有增氧设备4,在沉渣区设有沉淀渣处理设备6;其中沉淀渣处理设备6将沉淀物底泥挤出水分离后外排;所述水射流器9坐落在升降臂8上部,随升降臂8上下移动;所述垂向支架5位于增氧区中部,承接来自水射流器9的喷淋水,喷淋水溅落其表面,增加喷淋水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沉淀渣处理设备6在水箱沉渣区的外部;所述垂向支架5包括:展开臂控制51,透气孔52,水平转动轴53,折叠面54,斜拉支撑55;位于上部的折叠面54半圆面积造型、铝片拼接制成、可折叠,折叠面54根部与水平转动轴53连接,折叠面54端部与斜拉支撑55连接;水平转动轴53与下部的展开臂控制51连接,展开臂控制51控制水平转动轴53上下移动;同时,水平转动轴53带动折叠面54、斜拉支撑55低速水平转动;所述斜拉支撑55数量为多个、等角度分布,斜拉支撑55一端与折叠面54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展开臂控制51上部的套管连接,套管与展开臂控制51相对转动,展开臂控制51带动套管移动;斜拉支撑55控制折叠面54折叠与展开;在折叠面54表面设有大量透气孔52,有利于水体向下分散跌落。进一步的,所述展开臂控制51包括:套接微调511,移动柱套接装置512,重载惯性摆轮513,垂向移动齿轮514,斜拉驱动515,斜拉固定板516,控制器517;水平转动轴53,斜拉支撑55;位于中部竖直状态的水平转动轴53与垂向移动齿轮514啮合连接,垂向移动齿轮514带动水平转动轴53上下移动;在垂向移动齿轮514一侧设有重载惯性摆轮513,重载惯性摆轮513与垂向移动齿轮514中心轴不对称连接,垂向移动齿轮514带动重载惯性摆轮513转动时产生摆动震动;在水平转动轴53上部设有斜拉驱动515、斜拉固定板516、两者连接;斜拉固定板516另一端与斜拉支撑55连接;斜拉驱动515通过带动斜拉固定板516、进而带动斜拉支撑55左右移动;在水平转动轴53下部设有移动柱套接装置512,两者上下滑动套接,同时,移动柱套接装置512带动水平转动轴53、重载惯性摆轮513、垂向移动齿轮514、斜拉驱动515、斜拉固定板516、斜拉支撑55水平面小幅转动;在移动柱套接装置512一侧设有套接微调511,另一侧设有控制器517;套接微调511对移动柱套接装置512进行小幅调整,控制器517对展开臂控制51各工件的动作实施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柱套接装置512包括:站立柱5121,站立柱转盘5122,带涧槽通孔5123,喷水器5124,出气孔5125;水平转动轴53;设在站立柱转盘5122中部的带涧槽通孔5123上下贯通、内壁四周设有可使凸台上下滑动的凹槽,其与水平转动轴53表面设有的凸台相吻合,使得水平转动轴53能够自由插入带涧槽通孔5123内部,并且站立柱转盘5122能够带动水平转动轴53在水平面转动;站立柱转盘5122上表面固定设有站立柱5121、数量为多个,围绕站立柱转盘5122等角度排列,多个站立柱5121顶端向外展开、底部在站立柱转盘5122面上收缩;在站立柱转盘5122外围间隔设有多个喷水器5124、出气孔5125,其中喷水器5124喷出待处理水,出气孔5125与外部气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器5124包括:进水口51241,外部环形水箱51242,出水装置51243,内部环形水箱51244,摆动板51245;位于中部的进水口51241,待处理水从此进入,在其外围设有内部环形水箱51244,两者连通;在内部环形水箱51244外围设有外部环形水箱51242,两者贯通;外部环形水箱51242内部设有摆动板51245,多个摆动板51245在外部环形水箱51242内部上下运动;外部环形水箱51242内部还设有出水装置51243,两者贯通,水从出水装置51243喷出。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装置51243包括:增压水泵512431,喷水嘴512432,超压移动塞512433,回流管512434,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包括:进水端(1),曝气设备(2),喷气设备(3),增氧设备(4),垂向支架(5),沉淀渣处理设备(6),回水分配器(7),升降臂(8),水射流器(9);/n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进水端(1),待处理水从进水端(1)进入箱体,其与位于箱体右端的出水端连通;水箱被隔板自左向右依次分为曝气区、喷气区、增氧区、沉渣区,且相互贯通,在箱体右侧设有回水分配器(7),通过回水分配器(7)一部分水体回流进入进水端(1),再次从左端进入箱体,另一部分上升进入上部的喷淋管;所述回水分配器(7)从箱体上部1/3处取水,喷淋管与水射流器(9)软管连通;在曝气区设有曝气设备(2),在喷气区设有喷气设备,在增氧区设有增氧设备(4),在沉渣区设有沉淀渣处理设备(6);其中沉淀渣处理设备(6)将沉淀物底泥挤出水分离后外排;所述水射流器(9)坐落在升降臂(8)上部,随升降臂(8)上下移动;所述垂向支架(5)位于增氧区中部,承接来自水射流器(9)的喷淋水,喷淋水溅落其表面,增加喷淋水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沉淀渣处理设备(6)在水箱沉渣区的外部;/n所述垂向支架(5)包括:展开臂控制(51),透气孔(52),水平转动轴(53),折叠面(54),斜拉支撑(55);/n位于上部的折叠面(54)半圆面积造型、铝片拼接制成、可折叠,折叠面(54)根部与水平转动轴(53)连接,折叠面(54)端部与斜拉支撑(55)连接;水平转动轴(53)与下部的展开臂控制(51)连接,展开臂控制(51)控制水平转动轴(53)上下移动;同时,水平转动轴(53)带动折叠面(54)、斜拉支撑(55)低速水平转动;所述斜拉支撑(55)数量为多个、等角度分布,斜拉支撑(55)一端与折叠面(54)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展开臂控制(51)上部的套管连接,套管与展开臂控制(51)相对转动,展开臂控制(51)带动套管移动;斜拉支撑(55)控制折叠面(54)折叠与展开;在折叠面(54)表面设有大量透气孔(52),有利于水体向下分散跌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包括:进水端(1),曝气设备(2),喷气设备(3),增氧设备(4),垂向支架(5),沉淀渣处理设备(6),回水分配器(7),升降臂(8),水射流器(9);
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进水端(1),待处理水从进水端(1)进入箱体,其与位于箱体右端的出水端连通;水箱被隔板自左向右依次分为曝气区、喷气区、增氧区、沉渣区,且相互贯通,在箱体右侧设有回水分配器(7),通过回水分配器(7)一部分水体回流进入进水端(1),再次从左端进入箱体,另一部分上升进入上部的喷淋管;所述回水分配器(7)从箱体上部1/3处取水,喷淋管与水射流器(9)软管连通;在曝气区设有曝气设备(2),在喷气区设有喷气设备,在增氧区设有增氧设备(4),在沉渣区设有沉淀渣处理设备(6);其中沉淀渣处理设备(6)将沉淀物底泥挤出水分离后外排;所述水射流器(9)坐落在升降臂(8)上部,随升降臂(8)上下移动;所述垂向支架(5)位于增氧区中部,承接来自水射流器(9)的喷淋水,喷淋水溅落其表面,增加喷淋水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沉淀渣处理设备(6)在水箱沉渣区的外部;
所述垂向支架(5)包括:展开臂控制(51),透气孔(52),水平转动轴(53),折叠面(54),斜拉支撑(55);
位于上部的折叠面(54)半圆面积造型、铝片拼接制成、可折叠,折叠面(54)根部与水平转动轴(53)连接,折叠面(54)端部与斜拉支撑(55)连接;水平转动轴(53)与下部的展开臂控制(51)连接,展开臂控制(51)控制水平转动轴(53)上下移动;同时,水平转动轴(53)带动折叠面(54)、斜拉支撑(55)低速水平转动;所述斜拉支撑(55)数量为多个、等角度分布,斜拉支撑(55)一端与折叠面(54)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展开臂控制(51)上部的套管连接,套管与展开臂控制(51)相对转动,展开臂控制(51)带动套管移动;斜拉支撑(55)控制折叠面(54)折叠与展开;在折叠面(54)表面设有大量透气孔(52),有利于水体向下分散跌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臂控制(51)包括:套接微调(511),移动柱套接装置(512),重载惯性摆轮(513),垂向移动齿轮(514),斜拉驱动(515),斜拉固定板(516),控制器(517);水平转动轴(53),斜拉支撑(55);
位于中部竖直状态的水平转动轴(53)与垂向移动齿轮(514)啮合连接,垂向移动齿轮(514)带动水平转动轴(53)上下移动;在垂向移动齿轮(514)一侧设有重载惯性摆轮(513),重载惯性摆轮(513)与垂向移动齿轮(514)中心轴不对称连接,垂向移动齿轮(514)带动重载惯性摆轮(513)转动时产生摆动震动;在水平转动轴(53)上部设有斜拉驱动(515)、斜拉固定板(516)、两者连接;斜拉固定板(516)另一端与斜拉支撑(55)连接;斜拉驱动(515)通过带动斜拉固定板(516)、进而带动斜拉支撑(55)左右移动;在水平转动轴(53)下部设有移动柱套接装置(512),两者上下滑动套接,同时,移动柱套接装置(512)带动水平转动轴(53)、重载惯性摆轮(513)、垂向移动齿轮(514)、斜拉驱动(515)、斜拉固定板(516)、斜拉支撑(55)水平面小幅转动;在移动柱套接装置(512)一侧设有套接微调(511),另一侧设有控制器(517);套接微调(511)对移动柱套接装置(512)进行小幅调整,控制器(517)对展开臂控制(51)各工件的动作实施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套接装置(512)包括:站立柱(5121),站立柱转盘(5122),带涧槽通孔(5123),喷水器(5124),出气孔(5125);水平转动轴(53);
设在站立柱转盘(5122)中部的带涧槽通孔(5123)上下贯通、内壁四周设有可使凸台上下滑动的凹槽,其与水平转动轴(53)表面设有的凸台相吻合,使得水平转动轴(53)能够自由插入带涧槽通孔(5123)内部,并且站立柱转盘(5122)能够带动水平转动轴(53)在水平面转动;站立柱转盘(5122)上表面固定设有站立柱(5121)、数量为多个,围绕站立柱转盘(5122)等角度排列,多个站立柱(5121)顶端向外展开、底部在站立柱转盘(5122)面上收缩;在站立柱转盘(5122)外围间隔设有多个喷水器(5124)、出气孔(5125),其中喷水器(5124)喷出待处理水,出气孔(5125)与外部气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器(5124)包括:进水口(51241),外部环形水箱(51242),出水装置(51243),内部环形水箱(51244),摆动板(51245);
位于中部的进水口(51241),待处理水从此进入,在其外围设有内部环形水箱(51244),两者连通;在内部环形水箱(51244)外围设有外部环形水箱(51242),两者贯通;外部环形水箱(51242)内部设有摆动板(51245),多个摆动板(51245)在外部环形水箱(51242)内部上下运动;外部环形水箱(51242)内部还设有出水装置(51243),两者贯通,水从出水装置(51243)喷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51243)包括:增压水泵(512431),喷水嘴(512432),超压移动塞(512433),回流管(512434),耐压储水箱体(512435),水流调节(512436),连接管(512437);
位于一侧的增压水泵(512431)其中一端通过连接管(512437)与耐压储水箱体(512435)连通,耐压储水箱体(512435)厚钢板制成、密封、耐高水压,在耐压储水箱体(512435)一侧设有回流管(512434),其中回流管(512434)右端与耐压储水箱体(512435)侧壁连通,回流管(512434)的另一端通过单向回止阀与连接管(512437)连通,单向回止阀保证回流管(512434)中的溶液只能由右端向左端流动,同时在回流管(512434)上设有泄压阀;在耐压储水箱体(512435)内部右端设有超压移动塞(512433),超压移动塞(512433)在耐压储水箱体(512435)内部滑动;超压移动塞(512433)右端设有顶推弹簧,其保证超压移动塞(512433)只有在超出设定压力值时向右移动,顶推弹簧对超压移动塞(512433)产生向左推力,保证耐压储水箱体(512435)内部存有一定压力;在耐压储水箱体(512435)上部设有喷水嘴(512432),两者贯通;在喷水嘴(512432)外围设有水流调节(512436),水流调节(512436)用于调节其出水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嘴(512432)包括:进水端口(5124321),栅栏调节(5124322),栅栏柱(5124323),孔径手柄(5124324),螺纹距调节(5124325),螺旋出水口(5124326),缩口栓(5124327),栅栏(5124328);
位于上部的进水端口(5124321)与下部的螺旋出水口(5124326)贯通;进水端口(5124321)下部设有栅栏(5124328),栅栏(5124328)由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板组成,水穿过栅栏(51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峙肖扬陈翀王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