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体组件和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45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装置,包括杯体;加热膜,喷涂在杯体的侧壁上;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杯体上,液位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液位信号;控制装置,分别与液位检测装置、加热膜相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液位信号控制加热膜工作。控制单元根据液位信号,控制该液位以下的部分或全部加热膜开始加热,提高加热膜的使用寿命,减少杯体组件的能耗,控制装置接收到液位信号时,由于该液位以下没有能够控制启动的加热膜,故杯体组件无法加热,彻底避免干烧现象的发生,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体组件和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杯体组件和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烹饪产品中主要加热方式为电磁加热、热盘加热或者红外加热。目前烹饪产品均通过控制装置直接控制加热,另外设置防干烧区,根据温度的升高判断是否干烧进而控制烹饪产品停止加热,此时只有液体全部烧干,防干烧区才能开始工作,防干烧检测不智能,并不能彻底防止烹饪产品干烧现象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杯体组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装置。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加热膜,至少设置在杯体的侧壁上;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杯体中的液位并生成液位信号;控制装置,分别与液位检测装置、加热膜相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液位信号控制加热膜工作。本技术提供的杯体组件,包括喷涂在杯体侧壁上的加热膜,液位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通过至少设置在杯体上的加热膜对杯体进行加热,进而加热杯体内的食材,通常加热膜为薄膜状,占用空间小,热传递效率高,在杯体组件加热时,加热膜能够提高热能的传递,减少杯体组件的加热时间,提高杯体组件的烹饪效率,加热膜设置于杯体的侧壁上,避免直接对杯体的底壁直接加热,导致食材沉淀后糊底现象的产生;控制装置分别与液位检测装置和加热膜相连接,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杯体内的液体的位置,生成液位信号,将该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该液位信号,控制加热膜开始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液位会逐渐降低,在一个预设时间内重新检测液位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新的液位信号,控制加热膜加热,逐渐地改变加热膜的使用状态或使用面积,实现杯体组件的智能加热控制,提高加热膜的使用寿命,减少杯体组件的能耗。当液位降到最低处的液位检测装置以下时,停止加热膜对液体进行加热,也就是此时杯体组件自动停止加热,避免相关技术中液体要全部烧干后才能够停止加热的技术,彻底避免干烧现象的发生,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寿命,避免火灾及漏电现象的发生,提高用户的使用安全性。加热膜可以直接喷涂在杯体上,或者采用贴合、印刷或蚀刻的方式设置在杯体上。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杯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膜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加热膜沿杯体的周向设置;多个加热膜沿杯体的高度方向分布。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膜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加热膜沿杯体的周向设置,实现加热膜对杯体的均匀加热,提高杯体组件内食材的加热效果;当加热膜为多个时,多个加热膜沿杯体的高度方向分布,能够实现多个加热膜分开加热的目的,液位在某一个加热膜附近时,控制装置接收到液位信号,则控制该液位以下的至少一个加热膜加热,提高杯体组件的加热效率,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液位会逐渐降低,在一个预设时间内重新检测液位信号,控制装置根据新的液位信号,控制加热膜加热,逐渐的自动减少加热膜的使用数量,实现杯体组件的智能加热控制,提高加热膜的使用寿命,减少杯体组件的能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液位检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探头,至少一个探头中的任一个距离杯体底部的距离不相等;至少一个探头中的每一个探头与每个加热膜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一个探头中的每一个探头相较于与其具有对应关系的加热膜更远离杯体的底壁;控制装置根据至少一个探头中的每一个探头生成的液位信号控制与其具有对应关系的加热膜工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每个探头与每个加热膜之间均具有对应关系,控制装置根据探头生成的液位信号控制多个加热膜工作,控制单元根据探头检测到的液位信号,控制该液位以下的多个加热膜开始加热,多个加热膜同时加热,能够提高杯体组件的加热效率,减少食材制备的时间。每个探头相较于与其有对应关系的加热膜远离杯体的底壁,当探头无法检测到相应的液位位置时,也就无法发出液位信号,进而控制装置就无法控制加热膜加热,彻底避免干烧现象的发生,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喷涂在侧壁上;电热层,喷涂在第一绝缘层的外部;导电组件,与电热层及控制装置连接;第二绝缘层,喷涂在电热层的外部并覆盖电热层,导电组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绝缘层。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膜包括第一绝缘层、电热层、导电组件和第二绝缘层,杯体的外壁和/或底壁依次喷涂第一绝缘层、电热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导电组件与电热层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绝缘层。导电组件用于将电热层与外部输入电源相连接,导电组件将接收到的电流传递给电热层,电热层将电流转化成热能,对杯体的底壁和/或侧壁进行加热,进而加热杯体内的食材,达到快速加热食材的目的,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电热层的外部并覆盖电热层,能够保证杯体的外部绝缘,避免用户使用时产生触电的危险,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安全性,第一绝缘层能够防止杯体的底壁和/或侧壁与电热层之间直接接触,一方面在加热过程中能够避免损坏杯体组件,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电能的损失,提高杯体组件的加热效率。第一绝缘层、电热层、第二绝缘层均采用喷涂的方式依次覆盖于杯体的外壁面上,通过在高压下将材料涂覆与杯体的底壁和/或侧壁上,一次喷涂就能够将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杯体组件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提高了第一绝缘层和电热层、电热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结合力,避免各涂层之间的剥落,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采用喷涂的第一绝缘层、电热层和第二绝缘层材料利用率更高,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降低杯体组件的生产成本,材料的分布更加均匀,使电热层的结构更为规则,有利于热传递的均匀性。需要说明的是,电热层与导电组件的接触面处相互耦合,部分电热层嵌入到导电组件中,能够增加电热层和导电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将外部电流导入电热层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热层包括至少一条电热条;其中,一条电热条在第一绝缘层上折弯设置,电热条的各个部分相互避让;或多条电热条相互避让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条电热条折弯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折弯处杯体组件的加热效率,避免折弯的地方没有设置电热条,而影响杯体组件整体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弯折的方式将电热条均匀地铺设在第一绝缘层上,无需将电热条全部设置在整个杯体组件的底壁和/或侧壁上,由于电热条一般为金属材质,减少电热条的使用,能够极大的降低杯体组件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性;多条电热条相互避让设置,多个电热条的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杯体组件的加热效率,由于采用本杯体组件的食物处理装置上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多条电热条电连接,相互避让设置可以使控制装置分别单独控制每一条电热条工作,根据用户需要加热一条或多条电热条,使杯体组件适用于各种功率的烹饪情况,提高杯体组件的使用率,提高用户体验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电件,每个导电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电热层相连接,连接件为非发热件;触点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杯体;/n加热膜,至少设置在所述杯体的侧壁上;/n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所述杯体中的液位并生成液位信号;/n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所述加热膜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液位信号控制所述加热膜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
加热膜,至少设置在所述杯体的侧壁上;
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所述杯体中的液位并生成液位信号;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所述加热膜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液位信号控制所述加热膜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膜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每个所述加热膜沿所述杯体的周向设置;
多个所述加热膜沿所述杯体的高度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探头,所述至少一个探头中的任一个距离所述杯体底部的距离不相等;
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探头中的每一个探头与每个所述加热膜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探头中的每一个探头相较于与其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加热膜更远离所述杯体的底壁;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探头中的每一个探头生成的液位信号控制与其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加热膜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包括:
第一绝缘层,喷涂在所述侧壁上;
电热层,喷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
导电组件,与所述电热层及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第二绝缘层,喷涂在所述电热层的外部并覆盖所述电热层,所述导电组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层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春来万鹏罗金柳生马向阳曹江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