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器、容器组件和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43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隔离器、容器组件和烹饪设备,其中,隔离器内限定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隔离器限定有排汽口,排汽口供第一腔室排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隔离器构造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可保证隔离器内部蒸汽产生效率,进而加快食物的加热进程,同时可配合多个加热部使用,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满足多种不同的使用情况,有效提升隔离器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器、容器组件和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离器、一种容器组件和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部分烹饪设备采用蒸汽加热食物。具体地,锅体内部的液体受热变为蒸汽,由于蒸汽的密度较低,因此会迅速上浮与食物接触,进而加热食物。但现有蒸汽加热方式,其加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器。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器,隔离器内限定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隔离器限定有排汽口,排汽口供第一腔室排汽。本技术提出的隔离器,限定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腔室和排汽口。其中,第一腔室在受热状态下可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可通过排汽口排出,进而对隔离器外部的食物进行加热;此外,第一腔室的数量至少有两个,可保证隔离器内部产生足够的蒸汽,保证蒸汽排出速率和单位时间内蒸汽的排出量,加快食物的加热进程,保证隔离器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第一腔室可配合不同的加热部使用,进而实现不同位置的排汽加热,以及不同时间段的排汽加热,有效提升隔离器的适用性,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满足多种不同的使用情况。本技术提出的隔离器构造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可保证隔离器内部蒸汽产生效率,进而加快食物的加热进程,同时可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满足多种不同的使用情况,有效提升隔离器的适用性。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隔离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第一腔室之间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第一腔室之间相连通。也即,在隔离器使用过程中,至少两个第一腔室内的蒸汽可相互流通,保证蒸汽在隔离器内部的均匀性,同时保证蒸汽的排出效率。特别是某一加热部因故障无法工作的情况下,由于至少两个第一腔室之间相连通,可保证至少两个第一腔室均可正常排汽,保证加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排汽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每个第一腔室分别配置有排汽口。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汽口的数量与第一腔室的数量相匹配,为至少两个,并保证每一个第一腔室均配置有排汽口。也即,在隔离器使用过程中,每一个腔室均可通过与之配合使用的排汽口进行排汽,进而从多个位置进行排汽,以保证多个位置同时排汽,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或保证局部区域加强加热,提升隔离器的适应性,或改变隔离器的排汽位置,保证蒸汽仅作用于食物所在的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离器包括:至少两个导流筒,每个导流筒内分别形成第一腔室;连接部,与至少两个导流筒分别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离器包括导流筒和连接部。其中,导流筒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每一个导流筒的内部均形成有第一腔室,保证隔离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连接部与至少两个导流筒同时连接,一方面保证至少两个导流筒之间相互连接,保证隔离器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保证隔离器的平稳性,保证隔离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位置,不会倾覆,特别是不会在蒸汽的作用力下倾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导流筒之间分散布置;和/或至少两个导流筒之间嵌套布置。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导流筒的分布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至少两个导流筒之间分散布置、至少两个导流筒之间嵌套布置。上述分布方式均可保证至少两个导流筒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至少两个导流筒的设置位置合理,不会出现结构干涉的问题,同时保证各导流筒内部第一腔室的排汽效果,避免多个排汽口的排汽相互影响,以加快排汽速度,缩短食物加热耗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流筒具有开口,开口与第一腔室连通;连接部包括隔离板,隔离板分布于开口的周围。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流筒具有开口,且开口与第一腔室连通,保证第一腔室与隔离板所围成的空间相连通,保证为第一腔室内部一直可产生蒸汽;连接部包括隔离板,且隔离板分布于开口的周围,朝向开口的侧方延伸设置,保证隔离器的安装放置面积,保证隔离器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离板与开口的边缘过渡衔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离板与开口的边缘过渡衔接。过渡衔接可以保证隔离板与导流筒的稳定连接,也可以保证隔离板与导流筒连接处的流畅性,使得隔离板与导流筒的连接处具有一定的导流功能,保证蒸汽流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流筒位于隔离板的一侧;隔离板设有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隔离板背离导流筒的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离板还包括有支撑部。其中,导流筒位于隔离板的一侧,以在隔离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腔室和排汽口;支撑部设置于隔离板背离导流筒的一侧,以保证对隔离板的支撑效果,保证隔离器的稳定安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与隔离板共同围成至少一个第二腔室,任一第二腔室与至少两个第一腔室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与隔离板共同围成至少一个第二腔室,且任一第二腔室与至少两个第一腔室连通。也即,在隔离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开口相连通。在隔离器使用过程中,第二腔室内的液体受热变为蒸汽,而后通过第二腔室和排汽口排出。具体地,第二腔室至少设置有一个,且该第二腔室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一腔室相连通,以保证至少两个第一腔室的排汽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与隔离板共同围成多个第三腔室,第三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一对一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与隔离板之间共同围成了多个第三腔室,且第三腔室的数量与第一腔室相同,并一对一连通。也即,每一个第一腔室均配置有一个第三腔室,以保证两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隔离器使用过程中,相互连通的第三腔室和第一腔室之间配合使用,保证一个位置的蒸汽排出;而多个相互连通的第三腔室和第一腔室之间彼此配合,实现多个位置的出汽。特别地,多个位置的排汽相互独立,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加热特定位置的食物,改变蒸汽的配出方向,提升隔离器的适用性,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上设有缺口,缺口导通相邻的第三腔室。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上设有缺口,且缺口导通相邻的第三腔室。也即,通过缺口的设置,保证相邻第三腔室之间相互导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离板上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沿周向设置,且第一支撑部围成的区域与多个导流筒的开口位置相对并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离板上设有第一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撑部沿周向设置,以围成了沸腾区域(即第二腔室),该沸腾区域用于存储液体;第一支撑部沸腾区域与多个导流筒的开口位置相对并连通第一腔室,保证该沸腾区域与至少两个第一腔室相连通,保证第一腔室内可产生蒸汽,或该沸腾区域内产生的蒸汽可进入到第一腔室内,而后通过隔离器的排汽口排汽,保证对食物的加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部设置在隔离板的边缘。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部设置在隔离板的边缘。也即,第一支撑部在隔离板的底部形成了一个沸腾区域,该区域同时与至少两个导流筒相连通,保证至少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隔离器内限定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n所述隔离器限定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供所述第一腔室排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器内限定有至少两个第一腔室;
所述隔离器限定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供所述第一腔室排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汽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腔室分别配置有所述排汽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包括:
至少两个导流筒,每个所述导流筒内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连接部,与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筒分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筒之间分散布置;和/或
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筒之间嵌套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筒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所述连接部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分布于所述开口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开口的边缘过渡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一侧;
所述隔离板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隔离板背离所述导流筒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隔离板共同围成至少一个第二腔室腔,任一所述第二腔室腔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隔离板共同围成多个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一对一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导通相邻的所述第三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板上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周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围成的区域与多个所述导流筒的所述开口位置相对并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隔离板的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部,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沿周向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围成的区域与相应的所述导流筒的所述开口位置相对并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筒之间嵌套布置;
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支撑部,每个所述第三支撑部分别沿周向设置,且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形成内外嵌套位置关系;
其中,最内侧的所述第三支撑部围成的区域与最内侧的所述导流筒的开口位置相对并连通;
相邻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太阳王帅罗绍生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