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310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货架,包括有一个座架体及一个放置架体,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部,第一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呈弧形,放置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部及一个放置面,第二滑移部滑设于第一滑移部,第二滑移部能够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移,该第二滑移部滑移时能以对应该第一滑移部弧形的弧形滑移轨迹滑移,放置面相对座架体的角度能够在放置架体相对座架体移动时改变,通过上述结构使货架能够适用多种车架尺寸与角度的自行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货架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自行车货架,尤指可适用不同尺寸与角度车架的自行车货架。
技术介绍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I239924号的「可调角度之货架」专利案,其为一种可调角度的货架,该调整装置枢设于结合件与架体间,该调整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调整装置可与结合件及架体产生相对的枢摆,使用者可依需求来调整架体的倾仰角度及位置高低,该调整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调整装置可有效的将架体定位,由于调整装置系枢设于结合件与架体间,故架体的倾仰角度及架体的位置高低都可被自由的调整。一般来说,自行车货架需依照车架的型态设计为特殊的尺寸规格,才能使货架装设在自行车上时保持水平,但常有买不到适当尺寸货架的情形,故通过上述可调整角度的货架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式车架。然而,上述货架是通过枢接结构达成可调整角度的效果,当货架载重过重时、路面凹凸不平时,枢接结构容易因荷重过重而使货架下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货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货架,包括有一个座架体及一个放置架体的货架,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部,该第一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呈弧形,该放置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部及一个放置面,该第二滑移部滑设于该第一滑移部,该第二滑移部能够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移,该第二滑移部滑移时能以对应该第一滑移部弧形的弧形滑移轨迹滑移,该放置面相对该座架体的角度能够在该放置架体相对该座架体移动时改变,通过上述结构使该货架能够适用多种车架尺寸与角度的自行车。该第一滑移部的曲率中心位于该第一滑移部相反于该放置架体的一侧。该第一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一管件及一个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滑设于该第一管件内,该第二滑移部连接于该第一滑块。该第一滑移部连接有一个第一安装件,该第一安装件设置有一个第一扣件及一个第一束带,该第一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扣件且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扣环,该第一扣环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扣件。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安装件,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安装件且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端。该第一扣件及该第一束带邻近该第一端,该第一安装件设置有一个第二扣件及一个第二束带,该第二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扣件且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二扣环,该第二扣环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二扣件。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三滑移部,该第三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三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的第四端,该第三端与该第四端之间呈弧形,该第三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二管件及一个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滑设于该第二管件内,该第三滑移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件,该第二安装件设置有一个第三扣件及一个第三束带,该第三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三扣件且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三扣环,该第三扣环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三扣件,该第三端连接于该第二安装件,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二支撑杆,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安装件且另一端连接于该第四端,该第三扣件及该第三束带邻近该第三端,该第二安装件设置有一个第四扣件及一个第四束带,该第四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第四扣件且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四扣环,该第四扣环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四扣件,该放置架体设置有一个第四滑移部,该第四滑移部连接于该第二滑块,该第四滑移部能够在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滑移,该第三滑移部的曲率中心位于该第三滑移部相反于该放置架体的一侧。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呈U字形结构,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端且另一端连接于该第四端。该第一安装件与该第二安装件在一个第一虚拟基准面上,该放置面在一个第二虚拟基准面上,该第一虚拟基准面与该第二虚拟基准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65度以上且为90度以下。该第一安装件与该第二安装件在一个第一虚拟基准面上,该放置面在一个第二虚拟基准面上,该第一虚拟基准面与该第二虚拟基准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30度以上且为70度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上述结构使该货架能够适用多种车架尺寸与角度的自行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第一滑移部的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第三滑移部的剖面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第一束带的剖面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第二束带的剖面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第一扣环脱离该第一扣件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第二扣环脱离第二扣件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安装于自行车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第一滑移部的剖面结构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第三滑移部的剖面结构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第一束带的剖面结构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第二束带的剖面结构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二个实施例安装于自行车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0货架;20座架体;21第一滑移部;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13第一管件;214第一滑块;22第一安装件;221第一扣件;222第一束带;223第一扣环;224第二扣件;225第二束带;226第二扣环;23第一支撑杆;24第三滑移部;241第三端;242第四端;243第二管件;244第二滑块;25第二安装件;251第三扣件;252第三束带;253第三扣环;254第四扣件;255第四束带;256第四扣环;26第二支撑杆;27连接杆;30放置架体;31第二滑移部;32放置面;33第四滑移部;10a货架;20a座架体;21a第一滑移部;211a第一端;212a第二端;213a第一管件;214a第一滑块;22a第一安装件;221a第一扣件;222a第一束带;223a第一扣环;224a第二扣件;225a第二束带;226a第二扣环;23a第一支撑杆;24a第三滑移部;241a第三端;242a第四端;243a第二管件;244a第二滑块;25a第二安装件;251a第三扣件;252a第三束带;253a第三扣环;254a第四扣件;255a第四束带;256a第四扣环;26a第二支撑杆;27a连接杆;30a放置架体;31a第二滑移部;32a放置面;33a第四滑移部;90前叉;91后上叉;A夹角;A′夹角;P1第一虚拟基准面;P1a第一虚拟基准面;P2第二虚拟基准面;P2a第二虚拟基准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货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本专利技术货架10包括有一个座架体20及一个放置架体30;其中:请继续参照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个座架体,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部,该第一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呈弧形;/n一个放置架体,该放置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部及一个放置面,该第二滑移部滑设于该第一滑移部,该第二滑移部能够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移,该第二滑移部滑移时能以对应该第一滑移部弧形的弧形滑移轨迹滑移,该放置面相对该座架体的角度能够在该放置架体相对该座架体移动时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5 TW 1081130251.一种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座架体,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部,该第一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呈弧形;
一个放置架体,该放置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部及一个放置面,该第二滑移部滑设于该第一滑移部,该第二滑移部能够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移,该第二滑移部滑移时能以对应该第一滑移部弧形的弧形滑移轨迹滑移,该放置面相对该座架体的角度能够在该放置架体相对该座架体移动时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移部的曲率中心位于该第一滑移部相反于该放置架体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移部包括有一个第一管件及一个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滑设于该第一管件内,该第二滑移部连接于该第一滑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移部连接有一个第一安装件,该第一安装件设置有一个第一扣件及一个第一束带,该第一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扣件且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扣环,该第一扣环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一扣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安装件,该座架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安装件且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货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件及该第一束带邻近该第一端,该第一安装件设置有一个第二扣件及一个第二束带,该第二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扣件且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二扣环,该第二扣环可脱离地连接于该第二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文
申请(专利权)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