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30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其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其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位、所述座位两侧的扶手和所述座位端部的靠背,所述座位上开设有若干条形孔,若干所述条形孔分别沿所述靠背长度方向开设,两个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穿设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条形孔内,并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条形孔滑动连接。当使用者使用座椅的时候,能够根据身材的大小调节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即通过支撑杆在条形孔中移动,从而能够相对或者相反移动扶手,从而能够减少或者增大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从而扩大改座椅的适用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是涉及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
技术介绍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公告号为CN20431808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动式靠背办公椅,它包括有椅架,椅架底部设有滑轮,椅架顶部设有坐垫,坐垫两侧的椅架向上延伸形成扶手架,扶手架上设有扶手,扶手表面包覆有海绵垫;扶手架后部向坐垫后方延伸形成靠背铰座,靠背下部通过铰轴安装在两个靠背铰座之间,靠背铰座上设有与靠背相配合的挡块,挡块由靠背铰座后侧延伸形成的阶梯状;所述的靠背包括有由金属制成的边框,边框底部通过铰轴安装在两个靠背铰座之间,边框上部向后上方倾斜成弧状;边框内设有呈扇形的背靠,靠背表面包覆有透气网格布。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若座椅两侧的扶手是固定不动的,适用于正常体型的人就坐,但是人的体型的不同,当座椅两侧的扶手固定不动时,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具有扶手可调节,适用范围更广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位、所述座位两侧的扶手和所述座位端部的靠背,所述座位上开设有若干条形孔,若干所述条形孔分别沿所述靠背长度方向开设,两个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穿设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条形孔内,并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条形孔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使用座椅的时候,能够根据身材的大小调节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即通过支撑杆在条形孔中移动,从而能够相对或者相反移动扶手,从而能够减少或者增大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从而扩大改座椅的适用范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同侧的所述支撑杆伸出所述条形孔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座位的底面,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座位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运动连接块,连接块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第一杆和第二杆运动,第一杆和第二杆能够带动两个杆运动,连接杆能够沿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从而使两个扶手相对或者相反运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座位的底面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靠近所述靠背的边缘设置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块远离所述靠背的一面均布有若干连接齿,所述座位的底面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若干所述连接杆啮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与弧形面的最高点相连时,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最长,随着推杆与弧形面之间的连接逐渐移动的时候,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将由最远距离逐渐减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凹槽滚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能够将推杆与凹槽之间的滑动连接转换成滚珠与凹槽之间的滚动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扶手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侧壁上铰接有压盖,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放置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扬声器,所述座位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所述扬声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重力感应器长时间感应到重力不发生改变,或者重力的变大起伏较小的时候,控制箱将控制扬声器的开启。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设置不同的铃声,振动或者响铃,从而能够提醒使用者久坐,需要站起来运动一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定时器,所述定时器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还能够自己通过定时器设定扬声器开启的时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远离所述压盖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条相互磁吸的第二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的设置,能够对压盖进行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靠背上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上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所述靠背之间连接有一组电磁铁,一组两个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放置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储放物品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条形孔的设置,能够起到扶手可调节,适用范围更广的效果;2.通过连接杆、连接块、第一杆、第二杆和滑槽的设置,能够起到便于调节扶手位置的效果;3.通过重力感应器、控制箱和扬声器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醒使用者久坐,需要站起来运动一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座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座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座椅本体;11、座位;111、条形孔;112、滑槽;12、扶手;121、第一放置槽;122、压盖;123、第一磁条;124、第二磁条;13、靠背;2、支撑杆;21、连接杆;22、连接块;221、第一杆;222、第二杆;23、推块;231、弧形面;232、连接齿;233、凹槽;234、滚珠;24、推杆;25、齿轮;3、控制箱;4、扬声器;5、重力感应器;6、定时器;7、第二放置槽;71、密封门;72、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包括座位11,在座位11两侧设置有扶手12,在座位11的端部设置有靠背13。为了能够便于体型较胖或者体型较瘦的使用者能够适用座椅本体1,在座位11上开设有若干条形孔111,若干条形孔111分别沿靠背13长度方向开设,两个扶手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分别穿设于对应位置的条形孔111内,并且支撑杆2与条形孔111滑动连接。当体型较胖的使用者使用座椅本体1的时候,移动支撑杆2,使两个扶手12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能够增大两个扶手12之间的距离,即可适用于体型较胖的人。当体型较小的使用座椅本体1的时候,沿着条形孔111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支撑杆2,从而能够使两个扶手12朝相对的方向运动,从而能够减小两个扶手12之间的距离,便于体型较小的使用者使用座椅本体1。参照图2和图3,为了能够便于两个扶手12的移动,在同侧的支撑杆2伸出条形孔11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21,两个连接杆21位于座位11的底面,移动连接杆21的时候,即可控制扶手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座位(11)、位于所述座位(11)两侧的扶手(12)和所述座位(11)端部的靠背(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11)上开设有若干条形孔(111),若干所述条形孔(111)分别沿所述靠背(13)长度方向开设,两个所述扶手(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分别穿设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条形孔(111)内,并且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条形孔(11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座位(11)、位于所述座位(11)两侧的扶手(12)和所述座位(11)端部的靠背(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11)上开设有若干条形孔(111),若干所述条形孔(111)分别沿所述靠背(13)长度方向开设,两个所述扶手(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分别穿设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条形孔(111)内,并且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条形孔(1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所述支撑杆(2)伸出所述条形孔(11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21),两个所述连接杆(21)位于所述座位(11)的底面,两个所述连接杆(21)之间设置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杆(2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杆(221)和第二杆(222),所述第一杆(221)和所述第二杆(222)远离所述连接块(2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所述连接杆(21)铰接,所述座位(11)的底面开设有滑槽(112),所述连接块(22)与所述滑槽(11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可调节的智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11)的底面设置有推块(23),所述推块(23)靠近所述靠背(13)的边缘设置为弧形面(231),所述弧形面(231)与所述连接块(22)之间设置有推杆(24),所述推杆(2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2)固定连接,所述推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面(231)滑动连接,所述推块(23)远离所述靠背(13)的一面均布有若干连接齿(23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静鲁梦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润元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