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00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扶手座椅,其由椅背部、坐部、固定于所述坐部和所述椅背部两侧的扶手部组成;扶手部包括扶手板、带中空内腔的扶手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扶手座底部的支脚;扶手座的顶端设有平直状的顶板,顶板开设有多个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扶手板的底面对应所述卡入口设有多个卡块,卡块由呈倒L形的连接部和呈倒V形的卡接部一体组成,连接部固定于扶手板底面,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相连;卡接部卡进所述卡入口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抵接时,扶手板的底面与所述顶板的顶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扶手座设置成内里中空,且采用卡扣连接设计,将扶手板卡扣于扶手座上,易于拆装,整体结构轻巧稳定,大大节省材料,美观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座椅
本技术属于办公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扶手座椅。
技术介绍
礼堂椅,基本都是由椅座、椅背、扶手和站脚构成,广泛应用于礼堂、影剧院、会堂、报告厅等场所。一般的,站脚和扶手一体成型,构成牢固安装的扶手架,组成结构为钢木结构或钢塑结构。目前,大部分的礼堂椅的扶手重量较大,结构复杂,而且,扶手板(或称扶手盖板)一般是采用榉木制成,且外部涂有高级聚酯漆,若是固定于扶手座上的扶手板表面受损,需要拆卸更换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维护非常不便。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座椅,易于拆装,整体结构轻巧稳定,大大节省材料,美观耐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扶手座椅,由椅背部、坐部、固定于所述坐部和所述椅背部两侧的扶手部组成,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板、带中空内腔的扶手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扶手座底部的支脚;所述扶手座的顶端设有平直状的顶板,所述顶板开设有多个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所述扶手板的底面对应所述卡入口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由呈倒L形的连接部和呈倒V形的卡接部一体组成,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扶手板底面,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相连;所述卡接部卡进所述卡入口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抵接时,所述扶手板的底面与所述顶板的顶面相贴合。所述的扶手座椅中,所述支脚呈U形,且支脚设有适于螺栓连接于地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的扶手座椅中,所述椅背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座的内侧面;所述坐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座的内侧面。所述的扶手座椅中,所述扶手座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螺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扶手座椅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侧设有插入部,所述扶手座的内侧面开设有适于所述插入部插入的插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座椅,易于拆装,整体结构轻巧稳定,大大节省材料,美观耐用。本技术将扶手座设计成内里中空,大大节省材料且稳定可靠,并且在扶手座顶面设有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对应的将扶手板所设的卡块插入卡入口,实现扶手板卡接于扶手座上,便于拆装,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座椅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座椅中,扶手部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座椅中,扶手板与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座椅中,扶手座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座椅中,卡块的工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扶手座椅中,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扶手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扶手座椅,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扶手座椅,其结构由椅背部1、坐部2、固定连接于所述坐部2和所述椅背部1两侧的扶手部3组成。如图1、图2、图4所示,其中,所述扶手部3包括扶手板31、带中空内腔325的扶手座32以及固定于所述扶手座32底部的支脚33。所述支脚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于扶手座32。所述扶手座32的顶端设有平直状的顶板321,所述顶板与扶手座32一体成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其中,所述顶板321开设有多个与扶手座32的内腔325相通的卡入口。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卡入口,分别是卡入口322和卡入口323。所述扶手板31的底面对应所述卡入口设有多个卡块4,所述卡块4由呈倒L形的连接部41和呈倒V形的卡接部42一体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卡块4采用金属弹片制成。所述连接部41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扶手板31的底面,所述卡接部4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41的底端相连。当所述卡接部42卡进所述卡入口并与所述顶板321的底面相抵接时,所述扶手板31的底面与所述顶板321的顶面相贴合。扶手板31卡接于扶手座32后,顶板321与扶手板实现面接触,有效支撑着扶手板,促使扶手板保持平稳状态。如图3、图5所示,卡接部42的内角范围在90°至120°,而且从俯视角度看,卡接部42的投影长度比卡入口的大,如此设计的目的是:即使将扶手板31右移到位后不能直接竖直抽出扶手板,避免其他人员随意拆卸扶手板。以图5的角度看,在扶手板31安装于扶手座32时,将扶手板31往左下移动并使卡接部42对应插入卡入口,过程中卡接部42因顶板321的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变形,以致卡接部的内角增大,从而可使扶手板31通过卡块4与顶板321的卡接作用而固定于扶手座32上。此时,卡接部回复至原来的形状,而且由于顶板321的底面与卡接部42的顶端相抵接,无法轻易将扶手板直接往上提起而将扶手板从扶手座上分离。如图3、图5所示,当需要拆卸扶手板31时,则将扶手板31往上移动,上移过程中卡接部42会因顶板321的压力而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将扶手板往右移动,便能将卡接部42从卡入口内抽出,从而简便完成了扶手板的拆卸工作。本技术将扶手座设计成内里中空,不仅大大节省材料,达到质轻高强度、稳定可靠,并且在扶手座顶面设有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对应的将扶手板所设的卡块插入卡入口,实现扶手板卡接于扶手座上,便于拆装,易于维护。在本实施例中,扶手座32由横截面呈U形的左安装32a和右安装板32b通过焊接拼合而成,顶板32由左板321a和右板321b拼合而成,其中,左板321a与左安装板32a一体成型,右板321b与右安装板32b一体成型。如图2、图4、图5所示,具体地,所述支脚33呈U形,且支脚33设有适于螺栓连接于地面的第一连接孔331。在将该扶手座椅安装于地面时,使用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331,将支脚33紧紧固定于地面。如图6所示,具体地,所述椅背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座32的内侧面;所述坐部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座32的内侧面,因此,由扶手部3来有力支撑起椅背部1和坐部2。如图4、图6所示,更具体地,所述扶手座32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螺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324。所述第二连接板21的外侧设有插入部211,其中,插入部211与第二连接板21一体成型。所述扶手座32的内侧面开设有适于所述插入部211插入的插孔32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座椅,易于拆装,整体结构轻巧稳定,大大节省材料,美观耐用。本技术将扶手座设计成内里中空,大大节省材料且稳定可靠,并且在扶手座顶面设有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对应的将扶手板所设的卡块插入卡入口,实现扶手板卡接于扶手座上,便于拆装,易于维护。可以理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座椅,由椅背部、坐部、固定于所述坐部和所述椅背部两侧的扶手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板、带中空内腔的扶手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扶手座底部的支脚;所述扶手座的顶端设有平直状的顶板,所述顶板开设有多个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所述扶手板的底面对应所述卡入口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由呈倒L形的连接部和呈倒V形的卡接部一体组成,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扶手板底面,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相连;所述卡接部卡进所述卡入口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抵接时,所述扶手板的底面与所述顶板的顶面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座椅,由椅背部、坐部、固定于所述坐部和所述椅背部两侧的扶手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板、带中空内腔的扶手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扶手座底部的支脚;所述扶手座的顶端设有平直状的顶板,所述顶板开设有多个与扶手座内腔相通的卡入口,所述扶手板的底面对应所述卡入口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由呈倒L形的连接部和呈倒V形的卡接部一体组成,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扶手板底面,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相连;所述卡接部卡进所述卡入口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抵接时,所述扶手板的底面与所述顶板的顶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丽江椅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