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和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260528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完成泊车前,在车载系统中显示对应泊车过程的第一虚拟场景;其中,第一虚拟场景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上环境;响应于用户对车载系统的交互指令,在车载系统中将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其中,第二虚拟场景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下环境。通过响应于用户的交互指令,在车载系统中对显示的虚拟场景进行切换,以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下环境以及给予用户正确的交互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在泊车过程中的泊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和一种泊车显示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车辆中人机交互,逐渐从传统的“按键式”操作界面,升级至通过中央触控屏(中控屏幕)来代替传统按键,完成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人机交互。例如,一种典型的中控屏幕的设计示例为,一块中控屏幕位列在车身的主驾与副驾之间,驾驶员可以通过这块屏幕对车辆进行操控,比如通过这块屏幕进行人脸识别、手势操作以及其他的一些人机交互。自动泊车系统(AutomatedParkingSystem,APS)可以通过车辆周身搭载的传感器测量车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收集传感器数据计算出操作流程,同时调整方向盘的转动实现停车入位。该技术为停车带来的便利性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车辆的自动泊车功能的关注点往往只是自动泊车功能的实现,用户泊车过程中与泊车界面的互动性较弱,影响用户对自动泊车的泊车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在车辆行驶完成泊车前,在车载系统中显示对应泊车过程的第一虚拟场景;其中,第一虚拟场景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上环境;/n响应于用户对车载系统的交互指令,在车载系统中将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其中,第二虚拟场景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下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车辆行驶完成泊车前,在车载系统中显示对应泊车过程的第一虚拟场景;其中,第一虚拟场景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上环境;
响应于用户对车载系统的交互指令,在车载系统中将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其中,第二虚拟场景呈现泊车过程的虚拟地下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指令包括触控操作;所述第一虚拟场景包括用于呈现地上虚拟环境的特定区域,以及所述特定区域包括虚拟地面;所述特定区域的显示视角基于所述触控操作调整;所述响应于用户对车载系统的交互指令,在车载系统中将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包括:
在响应于用户对车载系统的触控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所述触控操作映射于所述特定区域的显示视角的调整角度和调整方向;
若所述调整方向为按照所述虚拟地面向上的方向,且所述调整角度达到预设阈值,则在车载系统中将所述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场景包括虚拟车辆;所述响应于用户对车载系统的交互指令,在车载系统中将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次数;
若所述触控次数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达到预设次数值,在车载系统中将第一虚拟场景切换为第二虚拟场景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地面具有特定位置,还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映射于所述特定区域的显示视角的调整角度,调整在车载系统中显示的所述特定区域的虚拟地面;
当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结束时,若所述调整角度未达到预设阈值,则在车载系统中将调整后的虚拟地面恢复至所述特定位置进行显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观祺饶恒闫祯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